<p class="ql-block"> e堡旅游部队,南路军16人,八点从醴陵出发,西路军3人,八点半,从湘潭北出发,九点会师长沙南。许久不见,哥们姐们思念,那场面,有点中央红军到陕北会师的场景,男士握手,女土拥抱,欢喜跃雀,兴奋不己,只是没有长征的艰险,没有陕北的信天歌谣。</p><p class="ql-block"> 九点半,复兴号,一路北奔,一路春风,过洞庭,跨长江,风驰电掣,四个小时到郑州。动车跑马穿州跨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岳到中岳,从湘江到黄河,看到山山岭岭绿,看到江河条条清。</span>没有李太白的才气的三哥,却有诗人的情思动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p><p class="ql-block"> 除诗情,亦饭欲,尚营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这二百多分钟里,吃了一顿神仙午餐,方便面自热饭面包“粉墨登场”,刘姐的艾粑粑,老猫的黄瓜,萍萍的萝卜腊肉,…让复兴号上的午餐更具动感更扇味蕾,舌头上的体验更丰富更浓香。电波超越动车,我们在高速前进中,抛弃了中国神华,买入浙江东方,涨涨跌跌,股市如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span></p> <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文化,九千年沉淀,中原大地,大䂊无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下动车,地陪导游就问:你们来自湖南,对河南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印象就是闻到一股异味,虽不很臭,却也难闻。不熟之人,不想扫面,大家以沉默作了回答。因为实在看不出什么,谈不上什么美感??导游又说,河南最多的是人多,一个多亿,另一个粮多,产量占全国的70%,这个应该是口误,他不觉得,我认如此,河南产粮不错,再怎么也占不到70%,令东北三省,让四川等省情何以堪,东北哥们闻此,怕是要卷袖子,掀桌子了。</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 河南人口多,又没有好大学,孩子们读书之卷,全国第一。河南没有985,没有211,河南大学不如郑州大学,郑大也就双一流。他简单介绍了河南大学没落的根源,49年时,许多知分子随国民政府去了台湾,导致今日河南无强大学校。</p><p class="ql-block"> 70余年建不成名校,这个比较迁强附会。大省无名校,只能说明是大而不强,怪不得当年的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 他又说了多年前的河南艾兹病,早二年的郑州水灾,我不知他为什么要说这些,想告诉我们什么?我只知道导游很重要,我们的童童是不会讲这些负面的东西,让我们去思考,让大家不愉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导指着窗外“玉米”(郑州地标建筑):河南人民很怀念李克强。说前总理在河南任书记时,为河南人民特别是在郑州办了不少实事如郑州的…让河南人民好怀念他,他走时,许多自愿送去鲜花,送去祝福,愿天堂没有病疼没有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只道当时有个李克强指教,由煤炭开採量,火车转运量,机组发电编成的指数,衡量国民经济运行走势,精准又科学且简便,不知后来何解取消了。也知道“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口号,也曾时兴一阵子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有人怀念就是好总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趁时间早,导游说:送大家一个景点一一参观河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原计划河南游,没有博物馆一说,今安排到,心中蛮感谢的。客观说,王导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在车上,他重点介绍了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等10个镇馆之宝。很遗憾的是,入馆后,没有请到讲解,没有耳慢,我们只能按图索骥,寻找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一楼到二楼三楼,从远古到明清扫码一趟,见证了贾湖骨笛,杜岭方鼎…,见证夏商周,见证了秦王汉祖,见证了…。( 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800~9000年 ,出土地: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中国最早的乐器,用鹤类尺骨制成,可演奏七声音阶,被誉为“中华音乐文明的源头)望着用鹤音制成的笛子,冥想苦想久久不得其解,没有文字,没有乐谱的先人,如何能制出鸟笛?不知鸟笛吹奏出的又是哪种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 为的弥补遗憾,在三楼买了《夏王朝》《简读中原》两本书,回家后好好的读读,细品中原文化,因为中原文明太悠久的太深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分庆幸的是,我们有个萍萍老师,有个高级历史教师,让我们从萍萍嘴中了解到河南九千年中原文明史,更重要的是,她告诉我们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博物馆的历史,她说:历史就少女的裙装,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份。不愧为高级历史教师,能透过历史风尘,看清历史真象,看清发展轨迹,高!实在是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