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震撼邂逅—宁波天一阁游记

人在香江(香港)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0日我们山东美食团一行18人在段伟经理的带领下 ,在当地导游的引导下向宁波天一阁进发。</p> <p class="ql-block">在行进的路上。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在天一阁假山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穿过宁波的繁华街巷,一座古朴的大门映入眼帘。大门上方《南国书城》四字由宁波籍国画大师潘天寿于1962年题写‌1,两侧匾额上“天一阁”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是范钦所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范钦铜像</p><p class="ql-block">范钦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初任湖北随州知州,后历任工部员外郎、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等职,最终官至兵部右侍郎。</p> <p class="ql-block">范钦酷爱典籍,宦游各地时广泛搜集文献,尤其重视当代地方志、政书、实录等“内部资料”,形成“厚今薄古”的特色。其藏书来源包括购买、抄录(如抄写邻居丰坊的“万卷楼”珍本)。</p> <p class="ql-block">窗棱刻着寿字。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间,范钦在宁波月湖西岸宅邸东侧建天一阁,取“天一生水”之意以防火,并凿池蓄水、放置英石防潮,书中夹芸草防虫。</p> <p class="ql-block">藏书达七万余卷,以明刻本为主,曾为浙东藏书之首。建筑采用“六开间”布局,二楼藏书,设计科学。</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被誉为“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家族图书馆”,与意大利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藏书楼之一。其保存的方志等文献为后世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对联为郭沫若题写:“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p> <p class="ql-block">“天一遗形源长垂远,</p> <p class="ql-block">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这副甲骨文对联是著名古籍版本学家、目录学家、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1506—1585),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天一阁是明代范钦所建藏书楼,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5A级旅游景区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10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p> <p class="ql-block">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29日,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明永历十九年(1665年),范钦曾孙范光文在天一池增构池亭,环植竹木,堆“九狮一象”假山。</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p> <p class="ql-block">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砖木结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两层之间上下挑沿,</p> <p class="ql-block">1841年,宁波府城鸦片战争爆发后陷落,天一阁《大明一统志》等舆地书数十种被英军掠夺。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天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p> <p class="ql-block">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天一阁藏书被盗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购回。据薛福成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清光绪十年,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p> <p class="ql-block">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有宅六栋: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周围的徽派建筑主要包括范氏故居、东园、秦氏支祠和戏台‌。</p> <p class="ql-block">坡屋顶与飞檐‌ 坡屋顶设计兼具节能与排水功能,飞檐上翘如飞鸟展翅,轻盈灵动,增强建筑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围合式院落‌ 以天井为中心的多进院落布局,体现“四水归堂”的聚财理念。院落空间兼具私密性与社交功能,通过虚实对比营造安全感与归属感,同时优化通风和采光。</p> <p class="ql-block">眺望远方</p> <p class="ql-block">直播实况</p> <p class="ql-block">亭内外惬意</p> <p class="ql-block">  亭檐高高耸立,宛如凌空飞起的巨龙之首,昂然挺立于天地之间,气势非凡,仿佛要直冲云霄,展现出一种雄伟壮丽的姿态,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仰望。</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同游天一阁。</p> <p class="ql-block">  那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身穿古装的女子在天一阁亮相,更给天一阁带来更为美好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在天一阁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女孩子在天一阁观看</p> <p class="ql-block">拍下天一阁的精彩画面</p> <p class="ql-block">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中的麻将博物馆——平和堂。天一阁的麻将馆起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宁波人陈政钥(字鱼门)创立‌。作为当时精通纸牌的宁波人,陈政钥对传统博戏进行了改良,将纸牌改为可竖立的竹骨制作,形成了流行的麻将牌。</p> <p class="ql-block">平和堂的门前铺的是麻将石,听说有历史传说。以麻将的发展史为线索,考证了陈鱼门先生的生平、中国博戏的发展史、麻将的产生演变史,是中国首家以麻将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内的花轿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作品,采用朱金漆木雕工艺,雕刻了大量的图案,包括2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92只狮子等,四周悬挂着金银彩绣精品,如凤戏牡丹、喜上眉梢等题材。</p> <p class="ql-block">我来凑个数</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前凿有“天一池”引月湖水,寓意“以水克火”;园林布局以“福、禄、寿”为主题,山石堆砌“九狮一象”等景观。体现了江南庭院式园林雅致。</p> <p class="ql-block">修亭建桥、种花植草,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范氏后人范永祺在故居门前书写:“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下联出于唐许浑《寄桐江隐者》诗:“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严陵台下同江水,解钓鲈鱼能几人。”此联中的自豪、自足、自得其乐、自我陶醉,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一对情侣手牵手经过天一阁院内。</p> <p class="ql-block">游客向志愿者求助</p> <p class="ql-block">“松罅尚闻舂药杵,柳荫深护读书堂。”此联挂于范氏余屋东廊柱,为近现代书画名家任堇所题</p> <p class="ql-block">秦氏支祠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一对新人在天一阁内拍照</p> <p class="ql-block">情侣互相拍照</p> <p class="ql-block">后院</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p> <p class="ql-block">月湖亭阁</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前厅</p> <p class="ql-block">外宾游览</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与天一阁共同构成了天一阁景区,保留了浓郁的江南特色,部分建筑风格还受到了徽派建筑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其功能为防火隔离,造型酷似马头,寓意“万马奔腾”的宗族兴旺</p> <p class="ql-block">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p><p class="ql-block">徽派建筑装饰以精细的“三雕”著称。</p> <p class="ql-block">古今同框(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同在一个框架中。</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不仅是藏书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缩影。其历史、建筑与修复技艺共同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空间,值得深入探索与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