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2025年04月05日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中山兄长孙眉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庭院;楼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楼房内部设计则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庭院。楼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楼房内部设计则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厅后是孙母住房。左右两个耳房,右耳房是哥哥孙眉住房,左耳房是孙中山卧室。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划白砖线。窗户在正梁下。居室四面均有门通向街外。</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当年他所用的书桌、台椅、铁床仍旧摆放在故居内[3] ;正门上挂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说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1] 。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正厅按1895年前后孙中山在此生活时的情景布置。长台上放着1883年孙中山从擅香山带回来的一盏煤油灯。在孙中山卧室,有他当年用过的大木床、梳妆台和椅等。1892至1895年、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书房,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庭院左边有一水井,水井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孙家的旧房所在地。庭院左边一株酸子树,系庭院四周绕以围墙。庭院前有大榕树头。距故居不远的金槟榔山及山腰古井、山下小溪,是孙中山少年时挑水和捉鱼、游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