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明万历所立《敕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p><p class="ql-block">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净山地区开采朱砂与金矿,派有官员督办。由于梵净山风光神奇,佛教于是兴盛起来,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明初在梵净山重修西岩寺外,还修建了天马寺等寺庙。</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10845'55"—1084830”,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梵净山总面积为775.14平方干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新金顶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达百米,是三座金顶中最险的一座。晨间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因此也被称为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有鸿运当头的的寓意。新金顶上半部分被“金刀峡”隔成两座孤峰——南面建有释迦殿,供奉释迦佛:北面建有弥勒殿供奉弥勒佛。中间由天桥连接,状若飞龙。红云金顶从不同角度观看,分别似佛手二指禅,也像生命的图腾,因此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是中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梵净山地块主体变质岩于10亿年前梵净—武陵运动形成,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喀斯特逐步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穹隆状变自然孤岛和放射性河流,新构造运动彻底使梵净山巍巍屹立于周边喀斯特地区,成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穹隆状孤岛,且至今仍在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其核心地区于四周、山上和山下的地貌景观都形成了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地区地层主要由中新元古界梵净山群、青白口系板溪群两套火山一沉积岩系地层组成,其间被角度不整合面分开。</p><p class="ql-block"> 板溪群主要分布于梵净山的山麓前缘以及穹窿构造核部的凤凰山、金顶、斗篷山和牛头山一带、出露变质砾岩、变余砂岩和干枚岩等,梵净群几乎全部分布于山区主体梵净山穹隆的核部,广泛出露典型的基性一超基性熔岩和少量的中酸性熔岩。梵净山地区地序列是认识新元古代早期沉积盆地演化的钥匙,梵净群共分7个岩性组,总厚度逾9400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盆地沉积记录。</p> <p class="ql-block"> 承恩寺---建于明万历46年。明清两朝被皇家封为“古佛道场”的“镇山之印”,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庄严肃穆,是一座闻名古今的皇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 红云金顶最险之处90º垂直且只能一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有4.2平方千米原始森林,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为中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是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国丹霞”——赤水、“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后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贵州省首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至此,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p> <p class="ql-block">永恒的自然史诗</p><p class="ql-block"> 站在梵净山巅,天风浩荡,云海翻涌,目之所及是十四亿年地质变迁的雄浑交响,是亿万生灵在此繁衍生息的生命礼赞。当阳光穿透云层,将蘑菇石的影子投射在万卷书崖上,当黔金丝猴的啼鸣在原始森林中回荡,人类终于明白: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的神山,不仅是自然伟力的见证,更是人类敬畏生命、守护净土的永恒象征。梵净山,以其壮阔与秀美,向世界宣告:地球最珍贵的宝藏,永远藏在那些未被征服的原始秘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之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也让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我与自然亲密接触,与信仰悄然邂逅。它就像一场美丽的梦境,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当我离开梵净山的那一刻,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这片神奇的土地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成为了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摄影/撰文/编辑:聆听</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介绍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