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机场有点<b>特色</b></p> <p class="ql-block"><b>酒店</b>环境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游,<b>出发</b>!</p> <p class="ql-block">生平第一次<b>练瑜伽</b></p> <p class="ql-block">导游一再强调<b>不能单独外出</b></p> <p class="ql-block">马路宽的路段和旅游景点的环境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周边,确实比较<b>脏乱差</b>。</p> <p class="ql-block"><b>阿格拉古堡</b></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位于印度北方联邦亚穆纳河畔的阿格拉市的小山丘上,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名阿格拉红堡,是印度三大红堡之一,与首都新德里的红堡齐名。</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是个浪漫地方,与有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白色唯美建筑泰姬玛哈陵隔河相望,共同诉说着一段千古永垂不朽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是阿巴克大帝花费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其孙子沙·贾汗继位后,又增建了一些殿宇,使阿格拉堡成为一座无比壮丽的皇家首都。</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建筑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p> <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沙杰汗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是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似乎在倾诉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的建筑物,因为由历任莫卧尔君王所建,形成许多不同风格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三世王建造时为红色,四世王爱白色,故部份城墙以石膏敷上,年久剥落则不及红色美观。五世王沙·贾汗大兴土木,多半采用白色大理石建材,比较注重雕刻和装饰,墙壁花纹不少以宝石镶嵌,细腻别致。</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便有了不同风格的宫殿、集市、居民区和大清真寺,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繁华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贾汗吉尔正是传说中阿克巴在西格里村向圣人求得的儿子,当年圣人预言他将继承王位,也或许阿克巴大帝的另两个儿子都先他而逝,因此对贾汗吉尔更是疼爱,可惜这位王子却总是伤害自己的父亲,先勾结葡萄牙人自立为王,又设下圈套谋害父亲的重臣,阿克巴虽悲伤却还是原谅了儿子。</p> <p class="ql-block">可王子不思悔改企图再次夺位,于是重臣们密谋要剥夺王子的继承权,但阿克巴再次原谅了儿子仅处以10天禁闭作为处罚。两年后即1605年,疾病缠身的阿克巴为王子举行了授位仪式后孤独的去世。</p> <p class="ql-block">贾汗吉尔继位5个月后遭其父亲同样命运,他的长子胡斯劳在拉合尔举兵谋叛,他只得亲征并打败了自己的儿子,只是贾汗吉尔却没有阿克巴的慈父胸怀,他弄瞎儿子的眼睛并将他囚禁,17年后这位倒霉的王子终于出狱却被弟弟即后来的帝王沙贾汗毒死。</p> <p class="ql-block">贾汗吉尔和皇后努尔贾汗的爱情故事充满曲折、阴谋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努尔的父母都是波斯人,因为贫穷从波斯来到印度,其父亲在阿克巴军队服役。两人相恋遭阿克巴反对,努尔被迫嫁给一波斯人并跟随去孟加拉。</p> <p class="ql-block">贾汗吉尔即位后,将努尔的夫君—那个倒霉的波斯人安了个图谋反叛的罪名,并命孟加拉总督处治他,结果这位总督反而被波斯人刺死,而波斯人也被总督随从所杀。</p> <p class="ql-block">沙贾汗很偏爱大理石,1637年他用纯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了他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宫殿旁是著名的八角堡楼,是沙贾汗为自己的皇后所建,采用大理石建造并饰以雕花,房顶呈拱形,四周走廊环绕,中心有雕花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1658年,沙贾汗被三儿子奥朗则布篡位后囚禁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九年,孤独寂寞中,和他相守的惟有故去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整个古堡约有500座建筑,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之大成,庄严而华丽。古堡之内有威严的觐见宫、恬静的观鱼院、精巧的珍珠清真寺等,亭台楼阁,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古堡由两层城墙,两条地沟及大大小小16座城堡,完全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p> <p class="ql-block"><b>阿格拉古堡</b>虽经历漫长的岁月,多已失修,但仍旧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是印度当地著名的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b>泰姬陵</b></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全称泰姬·马哈尔陵,位于印度共和国北方邦阿格拉市郊。</p> <p class="ql-block"><b>泰姬陵</b>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王后蒙泰姬·玛哈尔而建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b>泰姬陵,</b>始建于1632年,于1648年主体竣工。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有“完美建筑”和“印度明珠”之美誉。1983年,泰姬陵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德里门</b></p> <p class="ql-block"><b>德里门</b>,印度首都最著名的建筑物,一个城市地标。</p> <p class="ql-block"><b>德里门</b>是新德里和旧德里的分界线,左面古城,右面新都。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被标注、被放大。一个城市,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的沙贾汗国王把首都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德里城(老德里)。</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期,英国将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p> <p class="ql-block">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都从加尔各答迁回德里,并旧城以南兴建新城,称为新德里,从1931年起,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p> <p class="ql-block">1947年印度独立,新德里仍被宣布为首都。</p> <p class="ql-block">虽然新老德里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般认为德里门是一个人们通常认可的界限,德里门以南是新德里,以北是老德里。因为老德里是古都所在地,也有一种说法,不到老德里就不能算来过德里。</p> <p class="ql-block"><b>甘地陵园</b></p> <p class="ql-block"><b>甘地陵</b>位于新德里东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陵墓没有任何装饰,极其普通、简朴。</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里却像一方圣地,一块心灵的磁石,每逢节假日,便吸引无数身着白色民族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p> <p class="ql-block">他们脱掉鞋子,赤脚走进陵园,深切地悼念陵园的主人、印度的国父——甘地。</p> <p class="ql-block"><b>莲花庙</b></p> <p class="ql-block">莲花庙又名巴哈伊寺,这座全部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寺庙座落在德里南郊。</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由3层花瓣组成,每层9片,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采用莲花的形状,据说与印度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莲花不仅是佛教神物,也是印度人的国花。</p> <p class="ql-block">莲花寺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巴哈伊教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庙内,整个建筑无一根柱子,宽畅明亮,空气清新。大殿内也没有崇拜物,只有光滑地板上的一排排白色大石长椅。只要拥有一颗大同之心,无论种族,不分教派,不同肤色,都可以来此静心祈祷,闭上眼睛,只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b>比拉庙</b></p> <p class="ql-block">比拉庙全称为“比拉·拉克希米·纳拉扬庙”,是一座现代化的大理石建筑,1986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b>比拉庙</b>是印度第二大财团比拉家族的私家庙宇</p> <p class="ql-block"><b>比拉庙</b>是一座不分种姓的寺庙,也就是说印度人不论身份贵贱,都可来此参拜祈祷。</p> <p class="ql-block"><b>比拉庙</b>是印度首批没有种姓限制的庙宇之一,因此,一贯反对排斥低种姓的圣雄甘地曾出席该庙建成后的第一场礼拜活动。</p> <p class="ql-block">庙里供奉的是神灵毗瑟奴(一个印度教的三位一体的神)和他的妃子拉克希米(财富和好运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b>城市宫殿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城市宫殿是1728年兴建的宫殿,宫殿中的一部分已改建成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当时斋浦尔国王使用的用品和珍宝。</p> <p class="ql-block">城市宫殿博物馆的建筑群规模宏大,由众多宫殿相连,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单是它的城门就令人叹为观止,多达8座,每一座都彰显着昔日皇家的荣耀和奢华。</p> <p class="ql-block">宫殿本身的占地面积更是惊人,几乎占据了旧市街四分之一的广阔土地,每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建筑奇迹,更是历史与文化的活生生见证。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拉贾斯坦邦的历史变迁,以及莫卧儿帝国时期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乌代普尔城市宫殿博物馆,这座别称"城市皇宫"的珍贵遗产坐落在印度的旧城心脏地带。</p> <p class="ql-block">目前,斋浦尔国王依然居住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宫中,它在城市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风之宫殿</b></p> <p class="ql-block"><b>风宫</b>采用传统伊斯兰式建筑,是哈普尔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b>风宫</b>建于1799年,位于皇宫后方。风宫的墙壁上开了很多窗户,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都有风吹入。如果有狂风来袭,只要把窗户都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户而不会把宫殿吹倒。风宫据说含有屹立不倒的意思,它是印度建筑史上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琥珀堡</b></p> <p class="ql-block"><b>琥珀堡</b>是拉贾斯坦邦斋浦尔的古迹,位于斋浦尔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于1592年。</p> <p class="ql-block">由于<b>城堡</b>建在一座叫<b>琥珀</b>的小山上,故称之为<b>琥珀堡</b>。</p> <p class="ql-block"><b>琥珀堡</b>于1592年始建。堡内的建筑物,由多个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是最典型的拉杰普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b>琥珀城堡</b>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普尔城。</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莫卧儿建筑风格影响。</p> <p class="ql-block"><b>水宫</b></p> <p class="ql-block"><b>印度水宫</b>,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城的曼萨加尔湖中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水宫建于1596年,原本是一座五层的方形建筑,四面建有门楼,四角有塔,塔顶有亭子,专供王室夏天避暑居住。由于十六世纪的一场严重旱灾,当地居民修建了大坝,使之成为一个人工水库,将水宫淹没。现在可以看到两层在水面之上,三层在水下。</p> <p class="ql-block">水宫用粉红色的砂岩建造,坚硬的石墙可以挡住几百万公升的水,而特殊设计的石灰砂浆可以防止渗水长达250年以上。宫殿的浅沙色石墙与深蓝色的湖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部则长满了茂密的植物。尤其是在夜间,水宫的景色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虽然未能进入宫殿参观,但远观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b>天文台</b></p> <p class="ql-block">印度德里天文台是印度建于公元1724年的天文台,有十几件巨型灰石或金属结构的天文仪器</p> <p class="ql-block">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里的天文学起源很早。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早在大约3000年前,印度人就创立了自己的历法,并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宇宙理论。</p> <p class="ql-block">但他们不重视对天体的实际观测,因而忽视天文仪器的使用和制造,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仅有平板日晷和圭表等简单的仪器,直到十八世纪才在德里等地建立了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简塔·曼塔天文台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2010年,简塔·曼塔天文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该天文台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是由十九部以固定装置为主体的天文仪器组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在中世纪设计的伟大天文台,证明了科学和技术概念的最高潮。它见证了非常古老的宇宙学、天文学和科学传统,这些传统被西方、中东、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宗教共享了超过1500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这些天文仪器是已知古代观测装置中的不朽杰作,并在许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天文台中的萨穆拉日晷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日晷。</p> <p class="ql-block">简塔·曼塔天文台为用肉眼进行天文观测而设计,其建筑和装置都采用了不少创新设计。它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展现了印度莫卧儿时代末期对宇宙的认知以及探究天文学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简塔·曼塔天文台建于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统治时期,于1738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该天文台展现了莫卧儿时代末期印度人对宇宙的认知以及探究天文学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该天文台建筑为砖石结构,而天文仪器以砖石和铜器制成。这些天文观测仪器的原理来自于古代印度梵文典籍,并辅以莫卧儿时期获得的伊斯兰天文学数据。</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草坪上,散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砖砌建筑,每个都有特别的用途,精准的观测设施体现出古代印度人民的聪明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以前每年雨季前的月圆之日,当地人会汇集于此,通过这些仪器推测当年的雨量和庄稼收成</p> <p class="ql-block">简塔·曼塔天文台的名字来自于梵语词汇“jantar”( 梵语: यन्त्र,意为“装置,机器”)和“mantar”(梵语: मन्त्रण,意为“咨询,计算”)。因此“简塔·曼塔”的字面意思是“计算的机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