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2025.4.23

韩庆芳

<p class="ql-block">每日文摘21:</p><p class="ql-block"> 父母和孩子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做出回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的抱怨她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她的语气回应她,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对自身做评价时,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他,而是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的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海姆.G.吉诺特 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