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南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973578</p> <p class="ql-block">黑水古城位于额济纳黑城弱水胡杨林景区内。它是根据黑城遗址1:1的尺寸比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异地复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而真正的黑城遗址则位于额济纳居延地区。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西夏王朝政权时期,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遭废弃。</p> <p class="ql-block">🌺复建后的黑水古城里有城楼、城门、街道、饭馆、商铺,还有驼队、骑兵等雕塑,看起来喧嚣热闹,再现了西夏时期古镇作为中原到漠北交通枢纽的繁荣景象。走在古镇里,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黑水古城镇的位置及来历</b></p><p class="ql-block">黑水古城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的东南方大概3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西边是纳林河。这里在秦汉时期就有我国最早的居延文明。黑水古城建于西夏时期,设有"黑水镇燕军司"为西夏王朝设置在北边的军事城堡和戍防要塞。到了元朝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将黑水城扩建了一倍之多。并将此地设为"亦集乃路总管府"后在十四世纪中期突遇变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北方边境地区少有的古城镇</b></p><p class="ql-block">蒙古人叫此地为哈拉浩特,西夏人叫此地为额济纳,同为黑水城的意思。黑水城距今700多年的历史了,总占地18万平方米,东西长约470米,南北宽380多米。城墙高10米,登城马道7条,东西两个城门宽约6米,城门外修建有瓮城。城墙上还有马面、角台防御工事。是中国"丝绸之路上"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这是古时曾有700平方公里的古居延海。原是有绿洲的城镇。很多影视作品都拍摄于此,被大家熟知的《鬼吹灯》曾拍摄于此。神秘的黑水城也因此被现在的年轻人熟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曾繁华一时的黑水古城</b></p><p class="ql-block">黑水古城曾经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在此生活,最繁荣的时候已经有近8000多的人口,由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组成。在古城中还有有学校,驿站,寺庙,杂货店、钱庄、客栈、农牧产品交互市场和民宅官邸。这里曾有道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众多庙宇最具代表性的还数城墙上的佛塔,形式宝瓶,高约13米左右,用土坯堆砌而成,近百年饱经风霜,禁止违背沙漠吞噬。也是黑水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黑水城的珍贵文献</b></p><p class="ql-block">建国以前,黑水城盗墓活动猖獗,许多重要文献流失海外。比如流失到俄国较完整的"著名的塔"的重要文献。建国以后还出土了大量西夏、宋、元、金时期的重要文献,大多由西夏文、汉文、藏文、回鹘文、叙利亚文以及波斯文撰写,有八千多部之举。不过多位残卷。如此多的重要历史文献足见当时黑水古城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黑水城神秘消失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风沙填埋一座城市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在当地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隋朝时,有一天天气显得十分怪异,忙碌的人们虽然在心里嘀咕,但都无暇深究,在 沉闷的城中往返穿梭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并高声叫卖他背的枣梨:“枣梨!枣梨!”虽然老人叫卖得非常起劲,但由于他的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天黑之后,老 人出城而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驻:守此城的隋朝大将韩世龙闻听此事觉得十分蹊跷,百般思索之后恍然大悟:“枣梨不正是早离吗?”遂果断地率领全城军民离开黑水国。果然,在人们离开不久,狂风大作,风沙从天而降,整个城池很快被沙掩埋……这一传说还有史料记载,说韩世龙“去后一夕被沙掩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被沙掩埋的不仅仅是一个城池,连同黑水国一同沉睡在沙海之中的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相信有一天对黑水国遗迹的勘察,总会揭开这个古城神秘消失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从19世纪末开始,传说开始让贪婪的不速之客蜂拥而至,科兹洛夫就是其中之一。科兹洛夫1908年初春,他第一次步入黑水城,就在城内的街区和寺庙遗址上,轻而易举地挖出十多箱包括绢质佛画、钱币、妇女用品等大量宝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当时经由蒙古驿站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p><p class="ql-block"> 1909年6月,科兹洛夫重返黑水城科兹洛夫先后挖掉了30多座塔,把黑水城周围近百分之八十的塔几乎都毁了!据说科兹洛夫把一些不便运走的大件文物就近埋在了古城的周围,但究竟埋在什么位置,埋了多少至今还是个谜。又对这里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挖掘。一座距古城西墙约400米、位于河床右岸的大佛塔成了他首先猎取的目标☆</p><p class="ql-block">科兹洛夫先后挖掉了30多座塔,把黑水城周围近百分之八十的塔几乎都毁了!据说科兹洛夫把一些不便运走的大件文物就近埋在了古城的周围,但究竟埋在什么位置,埋了多少至今还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从1993年开始,国内专家先后四次赴俄罗斯对俄藏西夏文献进行整理、注录和拍摄。在累积约一年的时间里,专家们整理登记、拍摄了差不多3/4的俄藏黑水城文献。截止到目前,已编辑出版11册《俄藏黑水城文献》,这对填补这段历史空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时分我们离开黑水古城前往下一站→怪树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感谢你的光临!欢迎再来!</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