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建福辑录</p> <p class="ql-block"> 略阳县中学即民国三十年(1941年)成立的略阳县立初级中学,也是后来的红旗中学、第一中学、略阳天津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略阳县档案馆存有民国略阳县立初级中学的毕业生部分档案。1943年7月,第一任校长刘次枫签署颁发了一张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证明书。根据证书记载,此张证明书是在没有正式毕业证书印制好之前形成的手工刻版油印件。毕业证明书载:“查本校秋三二级学生廖贵珍现年一九岁,系陕西省宁强县人,在本校修业期满,当经举行毕业试验,考查成绩尚属及格,兹因该生升学在即,正式证书尚未奉到,今亟发给证明书,以资证明。此证。校长:刘次枫,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七月 日”。</p><p class="ql-block"> 证文提到“正式证书尚未奉到”,因此,此毕业证明书就应该是中学第一届毕业生的第一次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 根据1944年三三级的毕业证样式,可以断定,三二级毕业生后来未见有正式版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附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略阳天津高级中学概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根据资料添写</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任怀信 互联网 档案</p><p class="ql-block"> 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创办于2009年9月,坐落在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的略阳县城东接官亭镇蹇家坝新区,系市级重点中学,中学总建筑面积45800余平方米,校舍防震按8度设防,校内建设教学实验楼、图书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餐饮中心、运动场等,全新配置图书资料、实验设施、校园网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教学设施及学生公寓设施,同时可容纳3000名学生和200余名教职员工工作学习。全校现有40个班级,2500余名学生,教职工100余人,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p><p class="ql-block"> 2009年12月22日省教育厅评估考查,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p><p class="ql-block"> 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前身为略阳县立初级中学、略阳县红旗中学、略阳县中学、略阳县第一中学,学校创立于1941年(民国三十年),是略阳县最早的一所中学。</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略阳县交通闭塞,教育事业落后,至抗战初期,全县仅有一所完全小学。略阳县的一些知名人士:县参议长崔席珍、在汉中女子师范学校任校长的刘次枫、在汉中联中任校长的王丕绪等,发起在略阳创办中学。经报省教育厅批准于1941年1月1日,县长温恭聘任刘次枫、崔席珍、苏兰亭等为“略阳县立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刘次枫为主任委员、校长,刘次枫聘苏兰亭任文书组组长、崔席珍任校务主任,同时经县政府会议讨论通过,成立以崔席珍为主任委员的“筹建委员会”,后任代理校长。选择高台文昌宫、紫云宫两座旧庙为校址。经过半年努力,建校工作基本就绪,乃于1941年9月1日正式开学。</p><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师资匮乏,由刘次枫、崔席珍以优厚待遇为条件,从驻陕南的抗日流亡学生“战时第八教师服务团”聘任了一批高质量的青年教师。其中有:张玉堂,山东人,北京大学毕业,担任教务主任并教英语;经昌荣,女,张玉堂妻子,安徽芜湖人,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教动植物和音乐;郑德敷,河北枣强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教数、物理;张协恭,河北赵县人,北京大学语文系毕业,教语文;李正耀辰,天津人,西北大学毕业,擅长体育,教体育、物理。另外,聘请祁祥庵(勉县人)为美术及劳作教师,唐袭爵(河南人)担任童子军团长兼训育主任,王耀亭(略阳人)任事务主任。同时还从县级各单位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其中有:县训所教育长刘一之,县银行经理袁允中,民政科长胡维宾、邮电局长兰朝善、水文站主任周相伦等,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程度,也乐意在中学兼课任教。</p><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全校只有3个教学班(初中2班、师训1班班)学生100多人。1944年秋,又附设创办了简师班。至1946年秋初中简师各3班,学生300人。至1949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00人,简师毕业生150多人。</p><p class="ql-block"> 校址四迁。1941年建校位于略阳县老城高台文昌宫、紫云宫;1950年3月,迁于县城东关嘉陵书院(今县政府所在地)原“县武兴镇中心小学”校址;1956年11月7日,又迁于城北的菜子坝(今电厂厂址);1972年,菜子坝因修电厂,又迁于何家坟村符家坝(今二中即荣城中学);2009年9月,因“5·12”汶川特大地震,校舍严重受损,3000余名师生先后在帐篷和活动板房学习、办公,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天津对口支援,学校恢复重建,迁建到接官亭蹇家坝新区至今。</p><p class="ql-block"> 校名九易,解放初期,校名由原来的“略阳县立初级中学”改为“略阳县初级中学”,1958年9月改为“略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9年9月,改名为“略阳县第一中学”,1963年,改名为“略阳县中学”,1967年改名为“略阳县红旗中学”,1979年3月,恢复原名“略阳县中学”,1985年12月,因建成第二中学,改名“略阳县第一中学”,2009年9月,更名为“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学校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同时经汉中专署批准定为重点中学。1950-1966年,共为国家培养出高中毕业生118人,初中毕业生889人,“文革”后仍为重点中学,规模不断扩大,至1990年,全校共24班(初高中各12个班),学生1250人(其中高中学生550人)。</p><p class="ql-block"> 学校是全县规模最大、设备最条件最好师资最强水文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原符家坝一中占地面积30亩,1990年有校舍525间,建筑面积10970平方米。其中有教学楼3栋含教室44个,教师宿舍楼3座34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440平方米,可住宿700多人,大礼堂一座2400平方米,可容纳1600多人,理化实验室12间240平方米,有近40万元仪器,有图书室6间120平方米,图书22000多册,有运动场12000平方米;1990年全校有教职工107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大学本科毕业35人,专科毕业29人;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分别7、23、27、13人。“文革”后,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县级13人、地区级2人、省级3人、全国级1人。初中数学教师王根成,运用“尝试指导效果面授法”,在数学中取得明显效果;语文老师张乃良、惠海琥,化学教师王培农、卢昌柱,物理教师杨志文、地理教师张俊生、数学教师杨智兴、杨学文、陈自立等,都分别在省地刊物及大学学报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参加编写有关青少年学习丛书。</p><p class="ql-block"> 历年有不少学生在各科竞赛、小论文及影评活动中获省第级奖励。1986年,高中学生陈敏、廖若飞分别获汉中地区物理竞赛第一、第三名,1987年黄力取得全国数学竞赛汉中地区第三名;史纪平、陈玉娟影评文章,均获汉中地区一等奖;陈永红、张芳分别获二、三等奖;1984年,李孟生获汉中地区物理竞赛三等奖;初二学生王劲松参加地区初中作文比赛获一等奖;张惠玉获二等奖,1989年,初中生徐宁获全国数学竞赛汉中地区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总之,自文革结束,恢复考试制度以后,一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7年至1990年共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214人,为中专(含高初中中专)输送340多人,其中1988年,参加高考被录取38人,升学率创历史最好水平。</p><p class="ql-block"> 1982年学校被省体委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评为体育先进学校;1983年在汉中地区学校达标验收中获得第一名,1984年,被汉中地区评为先进学校,1985年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86年被汉中地位评为端正党风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 1989年制定出校歌。校训为“秋实、奋进、团结、文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刘次枫 1941——1946.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行校长 崔席珍 1946——1947.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县长兼校长 桑洪绪 1947.5—1948.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蹇质良 1947.9——1948.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崔乐善 1948.9——1949.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校长 张正鸽 1949.9——1949.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张 怡 1949.12——1952.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荣继芬 1952.5——1955.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校长 江丹枫 1956——196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 长 柏仁杰 1974.3——1978.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任怀信 1979.3——1978.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党修正 1984.9——1989.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校长 屈来福 1984.9—1981.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校长 吕福生 1991.9—199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李玉珑 1993.7—1998.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葛春义 1998.6——20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张振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侯晓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长 毛保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导主任 罗 竞 1953.9——196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兼管校务 罗 竞 1955.9-1956.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兼副校长 依志美 1958.5——1961.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兼副校长 纪赐第 1961.1——196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委会副主任 党 歌 1969—1975.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 党 歌 1965.9—1968.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 党 歌 1978.7—1980.3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委会副主任 柏仁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委会副主任 柴 忠 1971.3—1973.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委会副主任 陈嵩山 1973.3—1979.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委会副主任 岳成城 1975.3—1978.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岳成城 1978.9—1989.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郑德富 1978.9—1979.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 任怀信 1984.9—1989.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兼副校长 苏景星 1980.3—1984.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金万亮 1981.6—1984.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党修正 1981.9—1984.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宋宝敬 1989.9—199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书 鲁 敏 1989.8—1989.1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李玉珑 1991.9—199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张俊生 199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副校长 葛春义 1994——1998.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不齐,完善后续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