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林作品</p> <p class="ql-block"> 拉着春天的尾巴,我们再次踏入祥云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桂花亭。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总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渴望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相传,桂花亭村的命名源于明朝。那年八月在朝廷担任翰林的四川青神县人余承勋回乡探亲,途经祥林乡时,被满山香气袭人的桂花树深深吸引震撼了。于是,他在此捐资修建了一座亭子,供人们休息。并亲笔提写匾额,命名“桂花亭”。此后,人们在桂花亭旁建立了场镇,称为“桂花场”,乡名也随之改为桂花乡,即今日的桂花亭。</p> <p class="ql-block"> 桂花亭村位于祥云县与弥渡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距离祥云县城43公里,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这里森林面积达14537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1%,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产松露、牛肝菌、松茸、松子等山货,适宜种植核桃、玉米、小麦、马铃薯。村内的百年古树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一些爱好自然的游客前来观光。</p> <p class="ql-block"> 掐指一算,这已是第五次造访桂花亭了。每一次到访,都仿佛翻开一本崭新的诗集,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这里自然景色优美,绿树成荫,村口屹立着许多造型奇特的百年古树。村后与弥渡县接壤之处,沙松林连绵不绝,高耸挺拔,当白云穿梭其间,宛若置身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村中的木结构瓦房鳞次栉比,一院接着一院,一幢挨着一幢,沿着山坡层层铺展,掩映在绿荫之中。清晨,当阳光洒下,炊烟袅袅升起,光影交错,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山村画卷,令人遐想联翩,仿佛找到了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春雷滚过山梁时,花木、核桃以及多种林果正吐露新芽,绿袍披身;盛夏的蝉鸣如晒软的银丝,垂在晒场竹匾的皱褶里,老井提上来的凉意漫过脚背,总被树林漏下的光斑烫出小洞;秋风扫过晒红的朝天椒,把老屋土墙前一片片金黄色的药菊点染得更加鲜艳。山里汉子将几丈高的核桃树摇得沙沙作响,核桃像褐色的冰雹洒落满地;冬日的寒气钻进木格窗,灶膛火星迸出噼啪的星图,此时的各种树木又抽出了嫩芽,暗绿的针脚正细细缝合四季的裂口。</p> <p class="ql-block"> 桂花亭,村子不算大,但景色好,仿佛绿色世界,大氧吧。这次春游桂花亭,我又惊喜地发现,在大村对面的山梁上,一座白墙灰瓦的新村如魔术般拔地而起。我不禁思索,山里的土地为何如此肥沃?不到两年时间,便孕育出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新村来。</p> <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