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徒步穿越金鸡岭沁龙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破芒鞋向际涯,</p><p class="ql-block"> 峦山峰头观烟霞。</p><p class="ql-block"> 仰头攀越金鸡岭,</p><p class="ql-block"> 俯身穿行沁龙峡。</p><p class="ql-block"> 幽谷巉岩走荒径,</p><p class="ql-block"> 碧湖草岸观野花。</p><p class="ql-block"> 莫言前路多崎险,</p><p class="ql-block"> 心有灵境自物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自“快乐时光徒步群”的一则公告:4月20日,周日,五龙口-金鸡岭-沁龙峡徒步穿越。全程约13公里,难度一星,强度一星,风景五星,无农家,带路餐。其实这则公告在上一个周日已经发出,只不过因大风天气临时决定取消,徒步活动推迟到本周日进行。</p> <p class="ql-block"> 公告如是描述本次徒步所要看到的景象:当三月的风拂过中原大地,蛰伏一冬的山林被暖阳唤醒,新绿在枝头悄然舒展,山涧溪流奏响春的序曲。金鸡岭位于济源五龙口景区,海拔1058米,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相传为太上老君派金鸡星下凡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俯瞰被誉为小羊湖的沁龙峡。</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3日,曾随“山清水秀”群友游览河南济源五龙口景区,但未登攀金鸡岭。今年的3月16日,随“快乐时光徒步群”南北穿越沁龙峡。从地图上看,沁龙峡景区与五龙口景区距离很近,两个景区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嘴唇似乎就要亲吻在一起。此次前往徒步,不在乎于两个景区风景如何,在乎于如何在两个景区之间穿越,对本次活动既充满好奇,又满怀期待。</p> <p class="ql-block"> 早七点出发,沿二广高速一路向南,在河南济源收费站驶出高速公路。收费站离五龙口景区很近,大巴车在景区停车场驻停,一行48人走出大巴车,开始今天徒步活动。头顶就是二广高速公路,向上望去,颇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壮观气势。</p> <p class="ql-block"> 济源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5公里的五龙口镇境内。是一处以自然为主,以猕猴、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2002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当然了这里的猕猴比较出名,号称“中国猴山”。</p> <p class="ql-block"> 60岁以上游客免门票,但需购买5元保险费方可入门。对于徒步人来说,这五龙口景区大门非走不可了,否则如何实现两个景区之间穿越呢?团体票便宜一些,大家也不在乎这些,徒步好,游玩好,足矣!</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汪清澈碧蓝的小湖,它宛如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的一颗翡翠,静静地镶嵌于葱郁的林木之间。湖水碧绿而深邃,吸纳周遭一切喧嚣,只留下一片宁静与祥和。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细腻的涟漪,波光粼粼,如同无数细碎的银色鳞片在阳光下轻轻闪烁,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湖水是平静的,树上的知了声却异常烦人。这叫声有些沙哑,感觉和长治的知了叫声不一样,没有抑扬顿挫感,不动听,比较直白,也许种类不同,但外形相像。不过长治知了鸣叫要晚一些,大概在入伏天。</p> <p class="ql-block"> 这叫声,简直是耳朵里的噩梦!让人恨不得立马逃离这噪音的包围。有时候在想,一个小小的虫儿,哪来的底气,这些蝉是不是吃了兴奋剂呀?怎么能够一直这么精神饱满地叫着不停歇呢?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千奇百怪。</p> <p class="ql-block"> 通往景区深处有一条步道,当然也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来过一次,知道路程不长,况且都是徒步人,走路是强项,无需乘坐小交通,径直前往。</p> <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桃都山牌坊处,大家休整。这里是一个小广场,地摊、商铺集中区,当然也是猕猴聚集的地方。来到这里,就像踏入了一个猕猴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 一群群活泼伶俐的猕猴在栏杆间跳跃嬉戏,它们并不惧怕游客,灵动的身影,为这静谧的自然风光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些猕猴或攀援于栏杆,或嬉戏端坐于公路,或顽皮跳跃于房顶,等待游客喂食,若有投喂食物,便一哄而上,彼此间发出呼呼的呵斥声。</p> <p class="ql-block"> 它们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与机敏,时而好奇地打量着过往的游人,时而敏捷地抢夺着同伴手中的食物,那份天真无邪又略带狡黠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阳光洒在它们毛茸茸的身上,更显得这群猕猴灵动而可爱。在这片被猕猴“占领”的土地上,每一刻都上演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让人心生欢喜,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济源五龙口金鸡岭是一座海拔1058米的山峰,位于济源五龙口景区内。据说,从山下仰视,金鸡岭显得突兀而神秘,仿佛一只金鸡矗立于云端之上。当然了,也有旅游调侃金鸡岭,当你登上山顶时,却会发现这里并无特别之处,仿佛金鸡已经飞向更高处。尽管如此,金鸡岭的自然风光依然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鼓足勇气,攀登金鸡岭。台阶路修筑于山谷中,顺山势向上绕盘。知道爬台阶路是幸苦的 ,起初,脚步还有些轻快,好像能轻易征服这通往山顶的漫长阶梯。然而,随着高度的逐渐攀升,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胸腔里点燃了一把火,炽热而艰难。</p> <p class="ql-block"> 汗水,悄无声息地从额头滑落,沿着脸颊滴落在石阶上,瞬间被干渴的大地吞噬,只留下一圈圈淡淡的盐渍,见证着不懈的努力。双腿开始沉重,如同灌铅,每抬起一次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此刻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呼吸练习,试图从稀薄的空气中榨取出更多的氧气,以支撑这艰难的攀登。</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风景,还是很美丽的。在目光聚焦于脚下台阶的同时,也在寻找一处平坦地方,停下脚步休息片刻,然后再为队友留下一张靓照,记录本次攀爬。尽管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仿佛要挣脱束缚,与我一同呐喊,此时疲惫中只有坚持。</p> <p class="ql-block"> 在这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学会坚持,才能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真谛。终于,当最后一级台阶被我踩在脚下,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成就感,让所有的辛苦与汗水,在这一刻化作了最宝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想象中到达垭口门洞凉亭处,就到顶了,其实不然,通往金鸡岭还有一段更为陡峭的台阶路。来到这里门洞处,其实还未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那种超然的壮阔感。</p> <p class="ql-block"> 岔路口,向左通向观光电梯,向右通向金鸡岭峰顶。平切一段山路,来到一平台处,一侧悬崖峭壁,一侧平滑山壁。山壁上有两首诗,一首对仗工整,一首打油通俗。不管是工整还是打油,均为抒发情感而来,雅俗共赏吗!</p> <p class="ql-block"> 台阶路依附在峭壁之上,颇有登天一梯的感觉。石阶路旁有一临崖巨石,顶端平整,称之为试胆石一点都不过分。胆大者纷纷踏上感觉心跳加速的刺激,我在崖下为他们拍照,都感觉到自己腿软,至于我吗!就勉为其难吧!</p> <p class="ql-block"> 继续攀上,有一急拐弯,感觉这拐弯部分几乎已经伸出去悬崖,幸有铁栏杆保护,否则给仨胆也不敢前去一试。这里是观看河口村水库一侧也就是沁龙峡景色的最佳观测点。</p> <p class="ql-block"> 这里观看河口村水库,旅友常说的就像小羊湖,的确如此。这里因山水景观酷似西藏的“羊卓雍措”,被驴友称为河南“小羊湖”。沁龙峡景区以峡谷水库为核心,融合自然奇观与水利文化,是集观光、徒步、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今年3月已经光顾,自然不必多说。</p> <p class="ql-block"> 继续攀上,山顶相对平缓,已有同行驴友捷足先登,从观景台折返,看来我已经落后了。山顶立有一块石碑,上写金鸡岭三个大字,标明此处海拔高度为1058米。如果作对照的话,这里比长治老顶山海拔要低许多了,老顶山最高处海拔1378米。应该和长治市区差不多,最多高出33层楼。倘若住在长治市区33层楼上,就可以与金鸡岭平起平坐了。有些数据就是这样有意思,只要你愿意作出对比。</p> <p class="ql-block"> 在长治市攀爬老顶山基本是一种常态,没有感觉什么险峻,就像攀登一个岭一样随意,也许身在高处已胜寒,但站在这里五龙口一侧的观景台边,向下探望,还是让人战战兢兢,风就在脚下呼啸,景区游客就像移动着的蝼蚁,小到可以忽略不计。</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处,为同行驴友拍了一通照片,让大家把山高我为峰的靓影留下,此后大家心满意足离开。</p> <p class="ql-block"> 复又回到三岔路口凉亭处,午餐就在这里享用了。摸索登山包,发现没有带酒,一次性碗筷、酒具带了,那就来一次无酒绿色环保餐吧!不过这无酒的野餐还是让人空落落的,感觉手头缺少了些什么。这场景像极了一幅未点睛的龙,徒有形魄,却无神采。美食是肉体,美酒是魂魄,二者剥离时,再丰盛的菜肴也成了没有伴奏的独舞,就像没有篝火的露营,叫人饱腹却难尽兴。看来只能是以水代酒了。</p> <p class="ql-block"> 不能叫酒足,只能说饭饱之后,从垭口门洞处下山。这是怎样的一段下山路,陡直且又光滑,路面是尘土与沙石的混合体,只能侧着身子,降低重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挪着脚板下,在这里不能叫行走,称之为下降还比较贴切。</span></p> <p class="ql-block"> 要么扶着石头,要么扶着树干,双杖用在这里简直是一种累赘,基本上是一手扶着可扶的石头和树干,一手用登山杖支撑着身体,缓慢下行,如果分心,便会滚落下去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 虽然径路有些难走,路途中依然有山花盛开。绣线菊的花朵密集而精致,这是大自然最细腻的针线活,将一片片翠绿的叶间装点得生机勃勃。它们的花朵不大,却以数量取胜,每一朵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细小而饱满,花瓣层层叠叠,轻轻摇曳间透露出淡淡的洁白,宛如晨曦中羞涩少女脸颊上的红晕,既纯洁又不失娇媚。</p> <p class="ql-block"> 山路的下段要好走一些,这里有山民垒砌的梯田,证明有路可走,不过这梯田已经荒废,其上布满了灌丛和乔木,废弃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在接近谷底的一处小断崖处,驴友钱钱爷爷、虎虎、流云若雨等用餐将毕,钱钱爷爷还在饮酒,不妨坐在这里小斟一杯,算是弥补山上没有酒喝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终于下山了,一汪碧水就在眼前,大家迫不及待奔向湖边。再回望走过的路,已消失在大山深处,此刻一脸茫然,我是从那个山头下来的吗?门洞上的那个凉亭,已浓缩成为一个极为模糊的点,如果不是从它身边走过,你绝对不会想象到它是一个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湖岸边上是一块块梯田,不过这梯田不再生长庄稼,成为了一块块草甸,这是因为修筑水库,山民从这里搬迁了,梯田随之荒芜。</p> <p class="ql-block"> 这些草甸平整光洁,细细看去,寸把长的荒草还是颇有一些坚韧性,这些荒草根茎耿直,就像男人脸上的胡子茬,摸上去,有些辣手。不知道这些草是什么草。</p> <p class="ql-block"> 荒草中不乏绿意的存在。在这看似毫无生机的广袤里,却隐藏着大自然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细细寻觅之下,不难发现,一抹抹不易察觉的绿意正顽强地从枯草间探出头来,这是春日寄来的信笺。</p> <p class="ql-block"> 这些嫩叶,是荒草的新生代。它们的叶片虽细小却挺拔,颜色虽淡却充满了生机,宛如点点翠绿镶嵌在枯黄之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相信不久,这里黄色般的地毯一定会被绿色的地衣所替代。</p> <p class="ql-block"> 众驴友在这里尽情玩乐。在广袤无垠的荒草甸上,大家仿佛挣脱了尘世的束缚,尽情释放着生命的活力。他们有的张开双臂在草甸行走,衣袂翻飞如展翅的鸟,笑声随着风滚过整个山谷;有的三五成群躺在绵软的草甸上,仰望苍穹中流动的云彩,似乎在聆听大地的心跳;有的则静静坐在那里,若无所思,又若有所想,让自己处于冥想的状态。所以这些行为,传达出只有两个字“放松”。</p> <p class="ql-block"> 草甸上玩够了,嗨完了!再去湖边看看吧!湖面宛如一面未被打磨完全的银镜,波光粼粼,细碎的光芒在轻轻摇曳的波纹中跳跃,就像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织锦,每一缕光线都是精心编织的丝线。</p> <p class="ql-block"> 远处,山峦起伏,山雾朦胧,为这湖水更添几分神秘与深邃。夕阳西下,湖水便像是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波光粼粼,令人心醉神迷。这荡漾的湖水,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它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岁月静好,时光悠长的故事,让每一个驻足其旁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来自心底的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 湖水中的枯树静静耸立在那里。枯树、湖水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枯树的影子在湖面上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痕迹。湖水的波光粼粼和枯树枝丫的零零落落,在凄凉的色调中显得格外神秘。枯树更像一名守望者,静静地注视着这片被湖水淹没的土地,也在记录着这里曾经的山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鸡鸣狗吠、车马劳顿</span>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沿湖岸行走,左手挽着陆地,右手挽着湖水,大山的雄浑与湖水的柔美被一行驴友连接在一起,一幅和谐而又生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黄绿相间的草丛中,依然有花儿开放,虽然孤单,但并不寂寞,还是有人在欣赏她的存在以及它的纯洁无瑕。</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俯瞰整个湖面与湖岸是不是让人心旷神怡呢?黄色的湖岸,碧绿的湖水, 如黛的山峦,甚至都没有过度色彩,边界感尤其分明。</p> <p class="ql-block"> 走出开阔地带,开始爬山了。这里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在湖岸边上,一条路通向山上。湖岸边上的路,看上去比较危险,在光秃秃的大斜坡上。通向山顶的路则被人走的明晃晃的,存在于山体之上,隐匿在树林之下。</p> <p class="ql-block"> 权衡之后,决定走上山的路。事实证明 这条路走对了,山路虽然蜿蜒,但一点也不危险。起初是上山路,转过一个山脊后,便可看见河口水库大坝,之后山路起伏不大,基本属于平切。</p> <p class="ql-block"> 几个老哥们真的是精神抖擞,始终走在第一方阵,比年轻人劲头都足。每次徒步,他们都像机械装置的发条被拧到极致一样,总是充满着活力。</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一人孤独行走,脚步匆匆,徒步进入一种属于忘我的境界,自我行走的节奏。沿途随手拍的几张照片,作为行走中的资料收集。</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坝处与几个老哥们相遇,沿坝区公路向出口走去,这是一段放松心情的行走,看看远处的大山,看看身旁的花儿,惬意放松的时刻,权当散步遛弯儿。</p> <p class="ql-block"> 抬眼望去,在那坚硬而冰冷的水泥护坡上,奇迹般地绽放着生命的绿意。尽管每一寸土地都被厚重的混凝土紧紧束缚,仿佛大自然的声音在这里被彻底隔绝,却依然有那么一些不屈不挠的植物,它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这看似贫瘠无垠的灰色世界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间。细小的裂缝成了它们的生命线,哪怕只有一丝微光穿透,也能激发它们向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这些植物,有的攀附着护坡的边缘,根系深深扎入任何可能的缝隙之中,汲取着微量的水分与养分;有的则从石缝间顽强探出头来,叶片虽略显枯黄却依然挺立,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它们的存在。春风吹过,它们轻轻摇曳,不仅装点了这单调的水泥森林,更是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生命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伟大赞歌。在这片被人工规则所定义的空间里,这些顽强的植物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关于生存、关于希望、关于生命力的动人篇章。</p> <p class="ql-block"> 沿公路继续前行,眼前就是河口村以及沁龙峡风景区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看见停车场近在咫尺,但这段公路弯弯曲曲,路程还挺长,走出这段公路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p> <p class="ql-block"> 终于走出库区大门,来到金滩桥上。在确定大巴车就在沁龙峡景区停车场时,先行走出库区出口的若干驴友决定走过金滩大桥 去往停车场。当然也有敲边鼓的不熟悉的一名驴友提示,说停车场那边有地摊,可以吃一些小吃补充饥肠,在这里谢谢他的好意了,任何时候总会有热心肠的人。</p> <p class="ql-block"> 散发着丁香气味的花朵,有驴友说这不是丁香树,而是楝树。楝花和丁香区别在于两者虽花色相似,但楝花植株高大、花色更清雅、用途更偏实用,而丁香以观赏为主,香味浓郁、花形紧凑。通过对比植株形态与花果特征,可明确区分。</p> <p class="ql-block"> 回望走过的库区公路,竟然挂在半山腰处。而身在其上时,竟然感觉不到公路的坡度,正应验了那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徒步时,多回望一下自己走过的路,经过的地方,你会发现自己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 又来到了那一个熟悉的地方,沁龙峡风景区停车场,找见大巴车放下登山包,等候后续驴友的到来。时间尚早,几个老哥们提议到市场转转,看看能补充点什么,犒劳饥肠。</p> <p class="ql-block"> 沁龙峡景区标志性三角塔,旁边就是河口村。</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看河口水库大坝溢洪道,不像走在其上那么让人震撼和惊奇了。身临其境的意义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观察或想象,成为一种将自我完全融入环境或情境的深刻体验。只有当人们真正置身于某个场景时,感官的全面激活——无论是目睹晨曦中麦浪翻滚的金色田野,还是聆听山谷间溪流的潺潺水声——都能触发情感与记忆的共鸣。身临其境,它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知,使疏离的时空产生情感联结,最终在"亲临其境"与"心临其境"的双重作用下,完成对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共情。而每一次徒步挑战,都是一次身临其境的直观的生理和心理感受。</p> <p class="ql-block"> 几盘凉拌面皮,几罐哈尔滨啤酒,算是对本次徒步画上一个句号。之后乘坐大巴车驶向归程。</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用领队叶老师的徒步感怀为本美篇添彩润色吧!自己也懒得去总结了。</p><p class="ql-block"> 征服山峦:一场身心的觉醒之旅。</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徒步爬山,都像是一场自我挑战的战役。双腿如灌铅般沉重,呼吸急促紊乱,汗水浸透衣衫,内心被疲惫与煎熬裹挟……,忍不住抱怨“下次再也不来爬山了!”可神奇的是,当双脚刚踏上下山之路,疲惫尚未散发,便迫不及待地询问“下次去爬哪座山?”内心的渴望便如破土春笋般疯长,爬山这种魔力,让人在痛苦与快乐交织的体验中反复沉沦,凡经历者,大都无可救药地爱上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徒步的魅力,绝不仅限于登顶时的刹那惊喜。站在山巅,俯瞰脚下峰峦叠嶂、群山延绵,那壮阔之景会令人心潮澎湃、震撼不已。然而,比山顶风光更珍贵的,是沿途邂逅的绝美画卷--山间晨雾如轻纱般缭绕,野花在石缝间肆意绽放,清泉潺潺流淌奏出悦耳乐章,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惊讶的奇山怪石;是一路相伴、携手同行的伙伴,大家相互鼓励、彼此扶持,在艰难跋涉中结下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向上攀登的每一步,都是对自我极限的勇敢突破。身体的疲惫、内心的动摇,一步步将人推向崩溃边缘,可正是这种至暗时刻,倔强与坚持被唤醒,激励着自己重新找回出发的勇气。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对意志的深度淬炼;每一次成功登顶,都是对自我的重新塑造。徒步爬山,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户外运动范畴,成为了一场雕琢灵魂、滋养心灵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2025.4.19,野线穿越三皇寨少林寺后记</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徒步,何尝不是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 本人照片来自同行驴友拍摄,部分图片与视频取自同行驴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虔诚和敬畏欣赏自然,</p><p class="ql-block"> 用双腿和脚板丈量山野,</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行有趣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录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拍摄有趣的景。</p><p class="ql-block"> 有趣皆脱俗,</p><p class="ql-block"> 相知方觉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4-20 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