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唐三彩</span></p><p class="ql-block">1905年至1909年在洛阳修筑铁路时,从一批唐代墓葬中首次发掘出唐三彩,之后也一直都是墓葬中出土,由此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用来陪葬的冥器.</p><p class="ql-block">其实早在唐初,唐三彩就沿着丝绸之路输出到国外,目前已在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了当年的唐三彩,可以说唐三彩的用途并不都是用来陪葬的.</p><p class="ql-block">唐三彩的三彩是多彩的意思,<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是只有三个颜色. </span>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种低温釉彩陶器,</span>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后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不过,低温陶器的质地不如高温的瓷器那样坚固,易碎、易吸水是它的特点,在生活中很难具有太大的实用价值.</p><p class="ql-block">从造型上看,唐三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生活器皿,二是人俑和动物俑,后者多为陪葬品,收藏最好是选生活器皿,当然他们也可能是陪葬的,但至少感觉好些,没有浓浓的陰气.</p><p class="ql-block">附图是唐三彩的小碗,高4.7公分,直徑9.4公分,仿青铜器,口沿一圈如铜器边缘外卷,四周有如铜器的小花装饰.白陶胎,吸水性高,彩釉流畅自然.</p> <p class="ql-block">釉面可见生动的蝉翼细开片,清晰的蛤蜊光,是釉中的铅历经千年浮现出来的银白彩光,铅对人体有毒,所以它的观赏性大于实用性.(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唐蓝釉三彩</span></p><p class="ql-block">从目前存世和出土的陶瓷来看,唐三彩是最早出现有蓝釉装饰的古代陶瓷器物,它的蓝釉属于低温釉,在钴料中加入铅助熔剂,经过约80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p><p class="ql-block">唐时钴料都来自西域,成本高,通常只见于贵族和皇室的高级三彩器.</p><p class="ql-block">附图是件带蓝釉的三彩水盂,高6公分,直径9.6公分. 与其他唐三彩一样是白陶胎,工艺精湛,彩釉流动自然,底部表层风化明显,触摸时已有粉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釉面细观有清楚的蝉翼细开片,彩釉融合自然,色泽柔顺交流,釉光温润內敛,高雅亮丽,罕见的蓝釉三彩精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唐青花</span></p><p class="ql-block">1970年代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的</span>残器片,解决了“青花瓷”最早是在唐朝还是宋朝出现的争论.</p><p class="ql-block">2002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所联合组队,对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意外地在黄冶窑第二烧造区唐代晚期的一条沟内出土了百余件(片)白釉点蓝或划蓝的瓷器标本,它们比一般三彩制品火候高,施釉工艺也与三彩不同,胎质较细白,釉色纯净,器形有碗、盏、罐等,从个别的釉面脱落情况观察,这批带蓝彩釉瓷有相当数量是釉下彩,据专家总结,唐青花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摄氏1300度. 根据青花瓷的这些特点,专家认为这一批蓝彩陶瓷是向青花瓷器过渡期的产物.</p><p class="ql-block">附图是唐青花的小盏高5.2公分,直径8.6公分. 如上述是白胎钴蓝高温烧成,器型简洁流顺,鱼藻纹自然灵动,青花明亮大气.</p> <p class="ql-block">它的釉面有明显的蝉翼细开片和蛤蜊光,胎釉与隋白极为相似,若没蓝釉,很可能就被当成隋代的白瓷.隋唐相接,要确切区分是那个朝代的产品,有时不容易<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它是隋的青花,若是如此,将成为神奇有趣的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对冥器的忌讳,多年来对唐三彩有所畏惧,终于找到了三件应该不是冥器的实用器.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代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黄、绿双色烧制在同一器物上,盛唐时期多色釉的创新和应用,反映了西域各国文化对唐代的影响,也显示出唐代的开放与包容,呈现出唐三彩一样的多彩灿烂的大唐文化.</p><p class="ql-block">附图左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至正青花折腰碗,右是唐青花小盏,两者相差约七百年,但外观和色彩相似,也都是使用进口的钴料,</span>请欣赏比较它们的胎釉工艺和宝石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