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中越边境的友谊关,1965年以前叫镇南关。</b></p><p class="ql-block"><b>2011年二月,我们一行十一人三辆车,分别从湖南,广州出发,自驾去广西凭祥。去我们曾经留下青春足迹,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个让我们不能忘怀的地方——老医院。对于我来说已经阔别近三十年了,他如今怎么样了,是一个放不下的心结,何况我们一代人曾经历二次战事,即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b></p> <p class="ql-block"><b>《友谊关内侧的法国楼》我先行乘火车提前一天到达凭祥,帮其他战友预订好房间后,上午在凭祥街上逛了一遍,随后按捺不住去了老医院。老医院就是曾经历史上有名的第七六二野战医院。</b></p><p class="ql-block"><b> 往事如烟,1964年8月,越南“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应越南劳动党请求我国政府派出工程兵,铁道兵和高炮部队,打响了援越抗美的战斗。</b></p> <p class="ql-block"><b>《在距友谊关一定距离的公路边,有一座在</b><b style="font-size:18px;">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官兵的烈士陵园。》七</b><b>六二野战医院由当时的广州军区组建,隶属于后勤第二十分部,负责收治伤员的任务。1965年6月医院由宁明移至凭祥大青山林场,条件很艰苦,收治中转援越后送的伤员。医院的建制由一个院部机关和三个医疗所组成,并配备了医疗设备,后勤供给装备。能以所为单位独立展开,机动性强,根据战场环境特点开的动,展的开,救的下,后送快为原则,野战外科水平在后方医院的支持培训下不断提高。</b></p> <p class="ql-block"><b>《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官兵的墓碑》</b></p> <p class="ql-block"><b>1968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我出国部队相继回国,医院才由战时状态转入正常。1969年医院迁往凭祥市大湾弓(地名),全院官兵自己动手铺路,种树完善营院建设,养猪种菜办农场,改善生活。医院主要任务转为为凭祥驻军提供卫勤保障;为驻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下部队指导治病防病。</b></p> <p class="ql-block"><b>《纪念英烈使我心情沉重,抢救伤员的场景让我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b>1980年,院部机关及一所三所调往广西崇左县(今崇左市)。二所仍留驻凭祥大连城执行卫勤保障任务。至1984年,762野战医院在为崇左,凭祥两地的一二线边境守备部队提供卫勤保障,收治了法卡山战斗和中越边境各次战斗的伤员。1984年,二所由凭祥归建崇左。同年,遵上级指示,762野战医院与32野战医院合并组建为200驻军医院,至此762野战医院完成了历史使命。</b></p> <p class="ql-block"><b>《这就是我呆了十一年的老医院机关大楼。其他的宿舍,病房已成断壁残墙了,看了心酸》</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去医院必经的大上坡,现在已经杂草丛生面目全非了!</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大家在来时的医院大坡路上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曾记否,当年生龙活虎的地方变成了这样,怎不让人唏嘘,让人百感交集!</b></p> <p class="ql-block"><b>远处新建的房屋拔地而起与旧房屋形成鲜明对比。</b></p> <p class="ql-block"><b>1979年二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院部机关和一所三所迁往地势较为隐蔽的凭祥大连城(地名),二所后随五十军开赴广西龙州,宁明等地执行伤员收治任务。遵照上级指示医院派出救护队进入越南同登,前接火线伤员,一所三所与后方医院手术队密切合作完成了凭祥方向作战部队的救治后送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凭祥火车北站</b></p> <p class="ql-block"><b> 凭祥火车北站的货运站,当年我们常在此拿影片。</b></p> <p class="ql-block"><b> 凭祥市中心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凭祥市老电影院</b></p> <p class="ql-block"><b> 市区沿河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凭祥海关,凡去市区必经之路。</b></p> <p class="ql-block"><b>崇左左江边上,远处冒烟的烟囱可能是糖厂。</b></p> <p class="ql-block"><b>战友黄曙明与林松占在江边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崇左著名景点——斜塔</b></p> <p class="ql-block"><b>战友杨柳在斜塔旁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在200医院筹建期间,我们借用了崇左汽车站的一些房子做宿舍并与当地百姓融洽相处。</b></p> <p class="ql-block"><b>当年的宿舍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宿舍前的小卖部和所部</b></p> <p class="ql-block"><b> 球 场</b></p> <p class="ql-block"><b> 曾经的病房</b></p> <p class="ql-block"><b>我们曾经在崇左医院筹建地附近住茅草棚,收治伤病员过渡了一段时间。那时我们年轻,乐观从不把困苦当一回事,现在想来应该感谢那个艰苦环境的磨练,为我们以后的人生打下了良好基础,终生受益。</b></p> <p class="ql-block"><b>建成的崇左200医院,现为塔山英雄团驻扎。</b></p> <p class="ql-block"><b>在我们当年的宿舍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大礼堂</b></p> <p class="ql-block"><b>结尾:200医院后隶属于广西军区,于1995年解散。营房交给现塔山英雄团。回顾二十年的历程,(1964—1984)762野战医院驻守祖国南疆,中越边境最前沿,先后参加了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两场战争,历任官兵经受了战火考验,他们忠诚履行使命,积累了丰富的战场救治、野战外科技术经验,为保卫祖国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本文部分来自762野战医院简史,特此说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