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稍有一点名气的景区都是人头攒动。异乡避开热闹的景象,寻遗古法造纸,感受手抄纸文化。</p><p class="ql-block">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改写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今天,不妨来腾冲界头镇新庄村龙上寨的古法造纸村看看。</p><p class="ql-block">村里一共分有三个寨,他们都是汉族龙姓的后裔,分为龙上寨、龙中寨、龙下寨,整个村子共有300多户村民。其中,就有160多户村民家中生产手抄纸。手工造纸又叫古法造纸,在生产中,使用了一道完整简易的手工生产工序。</p><p class="ql-block">而龙上寨是一个传统的的造纸村。手工造纸技艺是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传承了数百年。</p><p class="ql-block">界头镇的村民家家户户都造纸,他们用树皮当做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最终制作出来的纸张薄如蝉翼更有韧性,并且长达几千年不腐烂,</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将去见证一张宣纸的诞生过程。</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村头以前一栋黄色的房屋如今外墙已经被涂成了黑色,它就是坐落在田间的“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进入博物馆门票价格28元,里面展示着几百年来的造纸工艺。</p> <p class="ql-block">馆内,全木架的墙面、顶面,火山石的地面与大幅玻璃窗结合成一个小巧而别致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门外,云雾缭绕、风景如画,这是一个被山水灵气所蕴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简易的红砖房,门前摆放着一些长条板凳,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带着小朋友亲手体验制作手工纸的过程。进入作坊里面,亲眼去见识一番,不同的操作手法。</p> <p class="ql-block">工人将纸浆和水放在纸缸内充分搅拌,使纸浆纤维均匀地悬浮于水中。</p> <p class="ql-block">原料:之所以腾冲可以产出上品的宣纸,是因为界头中北部地区高黎贡山里,有一种很不起眼的灌木植物,叫滇蕨香,当地人称为“构皮”。由于,构树生长速度快,有着厚厚的树皮,在夏天的时候将树皮表面薄薄的褐皮砍剥去,晾干即成造纸原料。</p> <p class="ql-block">泡料:将干树皮放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变得韧软,有利于构皮的分解,为制作纸浆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抄纸:需要一定的技巧,纸张的薄厚和均匀度都取决于这一步。把纸浆和水放到纸缸内充分搅拌,使纸浆纤维均匀地悬浮于水中,将特制竹帘投入水中,然后快速捞起装有纸浆的竹帘,竹帘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湿纸页。</p> <p class="ql-block">工人手把手的指导小朋友操作生产鲜纸。</p> <p class="ql-block">随后,把形成的湿纸放在旁边的湿纸堆上。</p> <p class="ql-block">其实,从备料到制成一张成品纸的工艺复杂。在参观的过程中,只看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而众多的过程如煮料、打料、榨纸、烘纸、撕纸裁纸。这些生产过程中,最想看的是打料,因为打料是手工造纸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繁重的一步,以前是人力将构皮打成泥膏状,现在用机器取代了人工打料,因时间关系无法亲眼目睹。</p> <p class="ql-block">村民房间里,随处可见堆放着一摞不同规格的成品纸。</p> <p class="ql-block">假期里,店家小伙子帮助家里,给客人销售介绍自产的鲜纸。</p> <p class="ql-block">去感受一下那种独特的匠人工艺。</p> <p class="ql-block">老板详细地介绍各种纸张的用途,我说想买一点宣纸用来练字,老板说外面房间的纸主要是用来做包装的纸,价格便宜伍毛钱一张不等,如果要是画画、练字,推荐我买房间里的宣纸,价格贰元伍角一张。尽管家里还有很多宣纸,我爽快的掐了一堆宣纸说,你数一下有多少算多少。因为我知道在这里薄薄的一张张手抄纸,都凝聚了数代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也正是因为这一代代纸艺匠人的努力与艰守,让古法造纸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新庄村纯正的古法造纸技艺,制成的手抄纸质感古朴,宜书宜画,柔韧性强,吸水性好,用墨后能渲染出层次,可保存数百年颜色不变,被誉为“千年不朽”的宣纸,成为广受好评的腾冲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一叠宣纸,在店家专心致志的计数中完成,他开心的告诉我说,你的手真准,用手随意一掐刚好200张。他说你点一下数,看着淳朴的村民,我说不用了。</p> <p class="ql-block">汽车行驶在高黎贡山脚下,穿过村庄看到随地而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村民,沐浴在阳光下。墙外,阿婆们褶皱沟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纵横的痕迹,强烈的紫外线把脸上的皮肤晒成了黑色。农活忙完身材矮小的村妇,背着一个不太相称的背篓,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树下,男人们围着在一起打牌消遣时光。车窗外,视角感受着乡村的宁静和平和,偶尔传来几声狗的叫声,更添了几分乡村的味道,让人忘却尘嚣,沉醉于这份静谧之中。</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七(2月4日),早上起来想去“司莫拉佤族村”走走逛逛,收拾好后,带着老妈、傻哥哥开车来到村头。</p><p class="ql-block">看到司莫拉佤族村田野的对面,靠着一大片房屋,可以远远的互相眺望、鸡犬之声相闻。虽然,在远处,两个村寨并不是紧密相连的,也没有在规划的旅游区内,但直觉告诉我这个村寨更能感受当地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村里的道路是从房屋与油菜花地里穿过,走下车,看到空地的坝子上,成群结伴的村民坐在大树下,玩着扑克。椅子上发呆的村民,孩子们嬉戏打闹奔跑中,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年味也在村子里渐渐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一处比较醒目挂着活动室的门牌,里面一群忙碌着的妇女们,原来今天有生日宴席。院子里,一群妇女在院坝里一边聊天,手上不停地清理各种时令蔬菜,厨房的土灶上,二三个妇女正在准备一桌桌丰盛的菜肴。房子的中堂挂着毛主席的肖像,边上三个妇女切着一盆豌豆粉,刀工精细。地上塑料框里堆满了碗、盘子,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水塘边,竞相开放的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从寨门沿路而上,火山石路面干净整洁,参天大树与竹影交错。漫步村中,随处可见的牛头图腾及象征民族特色的立柱,浓郁的佤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手握水烟筒的村民,热情地招呼客人,介绍自产的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将小男孩的脸作为油画布,用植物原料在脸上创造出各种图案,这就是佤族传统脸绘。</p> <p class="ql-block">有着500年历史的原始生态古寨“司莫拉佤族村”,原先这只是一个贫困落后的村落,后因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主席的来访,己从昔日的贫困村变身为国家4A级景区,一年四季游客如织。当年,因习主席走访贫困户,在村民李发顺家里聊家常,了解脱贫情况,现场跟着村民学做大米粑粑。至从习主席走进李发顺家后,现在李发顺家经营起农家小院歺厅,天天也做大米粑粑卖,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让曾经的贫困户逐步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p><p class="ql-block">午餐,我无意中走进了李发顺家,吃饭时看到不停有人在小院内进进出出拍照,又不吃饭就走了,心生好奇才得知习主席曾经造访过,墙上还挂着当年习主席在家里的照片。女主人热情地聊着当时的情景,并说现在家里猪也不用养了,创办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得知缘由,不落俗套地和女主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被千亩茶山环绕的“大地茶海”,广袤的茶园茶树繁茂。茶园内的老茶铺是茶文化的象征,这里承载着丰富的茶文化历史,走进老茶铺,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茶马古道。而我却更喜欢茶园里精致的茶室,冲泡一壶大地茶山生产的普洱茶,耳听服务员介绍茶叶的种类及从采摘到制作过程。放眼窗外绿树丛林,置身世外桃源独享这一片刻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跟着大哥去深山老林中串门,看望一对坚守在森林中放羊的老人,顺便买一些土鸡蛋。在简陋的房屋院里,因林中湿气太重老妇人拖着伤痛的老腰,爬到阁楼上搜捡鸡蛋。望着眼前的老妇人,居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心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留下薄款,带着沉甸甸的心情走在土路上。 </p><p class="ql-block">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阵呼叫声,大哥立马折返跑回去,不一会看见大哥陪着老妇人向我走来。远远望去,老妇人双手拎着一双小狗,大哥说老妇人看我喜欢狗、羊,专门捉了二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让我拍照,那一瞬间惊呆了,我想记录下这一幕的善良,慌乱之中拿出手机却错失老妇人双手拎着小狗美好的画面。老妇人来到我的面前,放下一对小狗,可小狗好像很念家的往回走,老妇人拍着双手呼唤着小狗听话,好让我尽情享受着这不一样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今天,跟着当地的小姐姐出来混,请我们去吃当地特色菜。汽车行驶在界头公路上,悄然绽放的油菜花田,错落的村庄静卧于花海之中,勾勒出旖旎的田园风光。界头镇的油菜花果然名不虚传。而后,跟着导航汽车开始往高黎贡深山里行驶,越往里走道路越来越难行驶,因为根本就没有标准的路。川渝老司机的我走走停停,看路的同时也不忘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即使这样在不停的怀疑中,不确定是不是走错路了。这时,迎面山上下来一个车,叫我们一直往山顶上开,漫长的山路终于在山庄前看到友人的身影。站在空旷的坝子上,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大地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乡村集市,摊位上摆放着各种蔬菜、水果,人间烟火气中,每一个角落藏着那份久违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每次走进这座城市,定会坐在杨家大院茶花树下,吃上一口普通的家常便饭。静谧的时光里,欢喜日光浴下的粗茶淡饭,简单的日子 能获得片刻宁静,于我而言足矣。</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的火壶表演。</p> <p class="ql-block">路过永平县,不允错过“鸡中第一位”盛誉的永平黄焖鸡。吃完这盘香喷喷的黄焖鸡,年就过完了,踏上归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