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作者:水木清 诵读:大连伙计

大连伙计

尘埃落定 作者:水木清 <br><br> 我从未想到过有一天把尘埃落定这个词用到自己的生命中。实际上,我也不敢奢望这个十分厚重的词汇光临我这卑微的生命。我知道,世上风生水起,尘埃随风飘扬,最终必然落地。但尘埃落定,心归何处呢?也许人生都有着过高的期许和期待,所谓尘埃落定不过是心向往之、人去影随的一种机缘吧,看风随风,看雨随雨,看花成花的夙愿而已。那种内外兼修、真正意义上的尘埃落定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br><br> 生活中我们常常就一件事情反复推演不同的开始和结束,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始终就这样来去匆匆,不可捉摸又有些宿命感。比如某一天,在异乡的土地上我们会突然遇到一个熟悉的人、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像这样始料未及的事情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给你惊喜、有时会给你惊吓,有时转眼就会忘记。当一件事情没有结果、一个过程没有结束时,一切皆可发生,一切皆有可能。只有尘埃落定之后,似乎可能与不可能、可变与不可变都会成为过眼云烟,无足轻重。<br><br> 曾有人说过:要在尘埃落定的年纪里观照人性的光芒,让心恭敬谦卑和柔顺起来。这是在说,人到了一定阶段要放下一些外在的执着,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这时,内心的尘埃才会真正落定,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精神成长。尘埃落定,洗尽铅华,释然安心。唐代高僧神秀法师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人要时刻对身心进行掸拂擦拭,切勿被世间尘垢污染从而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而六祖慧能法师却从另一个层面道出了人生的因果与虚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其实,观照内心的成长比外在的落定要无比艰难和漫长得多。<br><br>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像短暂停留的异乡客,不知所终,不知所归。试想,谁不想温柔半两,从容一生?可生活不可能是三千荷塘,十里桃花。人总要匍匐着攀爬心里才踏实,如春天的藤蔓缠绕着、生长着,不虚空、不妄想,落地心安。面对一边欢喜,一边叹息的人生,该有怎样的心态才能做到手持烟火,报之以歌,活得通透和平静。我想,不妨让尘埃落定,让心更有归处,让一切如约而至,岁月有声。如一棵棵树,默默生长,各自苍翠和茂盛,繁华和从容。<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