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篇 波斯托伊纳溶洞

David Wei

波斯托伊那溶洞位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境内,距首都卢布尔雅那西南 54 公里的波斯托伊那市,是欧洲第二大溶洞,也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溶洞之一。<div>其岩石特点和地质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年前)的浅海沉积环境。<br></div><div><br></div><div>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溶洞入口处建筑,左侧台阶边简单的二行字体:波斯托伊纳溶洞。走上台阶右侧就是溶洞的检票口。</div><div><br></div><div><br></div> 地坪上标记奥匈皇帝弗朗茨一世,这里曾是奥匈帝国的领地。 溶洞的服及务很精细,严格执行间隔时间段放行游客以保持安全游览。二个小孩坐在台阶上开心地做着游戏。 攒着地心邀请函,迎着湿冷的空气,开始一场穿越喀斯特迷宫的奇幻之旅。<div>第一段参观行程是坐小型轨道车游览溶洞。</div> 我们率先乘坐洞内的小火车,这可是世界上首条地下溶洞铁路,独特体验令人兴奋不已。轨道车快速行进,溶洞的不同景像一掠而过。随着小火车向溶洞深处驶去,眼前景色愈发奇幻。 这场景犹如大教堂的巨大风琴管。 这幅岩石壁画似乎画着一个巨大的犬首。 壮观钟乳石阵来到眼前。 昏暗的溶洞里我尽力拍摄每一处景色。 高高的钟乳石柱。<div>我非常惊讶它似乎有停顿形成期而不是连续性,你看柱体是一顿一顿叠着。</div> 惊叹!这简直是上帝之杖! 顶天立地的高塔似意大利比萨斜塔。 石幔下有个长者,他的左侧巨大的石笋一排站立着。三百年才长一厘米啊! 这场景有点恐怖,这也是大大的犬首啊,看上面二个大大的眼睛,那下垂石幔犹如眼睫毛。 我们的小轨道车继续行进在溶洞的隧道里。 钟乳石阵。 洞连洞。 巨大的石洞,石幔密集点缀着洞顶。 守门神。 曲曲弯弯的参观路线。 钟乳石,石笋有教堂钟塔之风采。 这场景好似摩天大楼林立的城市。 仰望摩天大楼。 万年对话! 亿万年成就了摩天大楼群。<div><br></div><div>当我们现代人沉迷于即时满足时,这些沉默的石头却在用亿万年光阴证明:真正的永恒,始于每一滴水的坚持。<br></div> 山巅上的教堂。 同一片区域不同风格的石柱,真可谓鬼斧神工的造化。 又是一片纤细的石柱群,这是波斯托伊纳溶洞的特色之一。 壮观的石柱群。 宏大的溶洞。 多么漂亮的石幔从溶洞顶部婉婉伸延而下。 参观的人群穿梭于造型各异石柱之间,溶洞顶部那密集的石幔点缀着,犹如辉煌的宫殿般。 大自然的造化,仰望时有点恐惧感。 又是一片美丽的景观。 天剑之吻。 塔与石柱的展现。 细细的石幔犹如春天的细雨。 夕阳映照石柱群。 多么细腻的肌理。 瀑布与石柱林。 层层叠叠的瀑布。 叩见。 这幅是集波斯托伊纳溶洞钟乳石之大成:顶上有石幔地上有石柱,钟乳石还有那层层叠叠石瀑布。 丰富的色彩,多异的柱石。犹如虔诚的信徒在宏伟的教堂祈祷。 顶天立地。<div>犹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iv> 叩拜石。 叩拜圣灵。 童话世界:小狗在树洞眺望。 高处观叩拜石。 再换个角度,我又被这各异的柱石深深吸引着。<div><br><div>相信真正的永恒,始于每一滴水的坚持,才造化这个辉煌。<br></div></div> 这幅场景好似中国的敦煌壁画。 望海图。 竹林图。 林中象鼻。 一花独放。 修炼的小和尚。 多彩的瀑布。 曲径通幽般的钟乳石世界。 连接洞顶的钟乳石,撑起这奇妙的世界。 似乎还在生长的钟乳石! 像鲁冰花吗? 天然玉石啊! 一己之力,顶天立地! 这景象犹如考古现场,前部好多倒伏的钟乳石。 何时才能对接? 这片钟乳石色彩丰富,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不一?那是什么智慧? 振臂一挥! 冥思者。 石柱集会。 神秘的几何图形。 热带雨林! 神秘的驯象者。 最美石幔! 拜佛! 无梁殿! 道士殿。 玉笋峰。 牧师二人。 雨帘宫。 朝拜! 先人草屋。 芭蕉叶宫。 孩童的静思。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五彩擎柱。 玉石厅最美柱石。 一方水土养育如此不同的石柱,令人感叹不已。 它仿佛是凝固的音乐。 多么富有韵律感的钟乳石。 这个阶梯通向哪里? 洞中不乏色彩点缀。 对视万年不厌倦。 坚守的卫兵。 山巅的教堂。 沉思者。 春天的石幔。 沙丘与钟乳石。 礁石双塔。 轨道车回程时再见上帝的手杖。 比弗卡河的潜流依然勤劳地造就更完美溶洞世界。波斯托伊纳溶洞让我懂得,最震撼的自然之美往往诞生于极致的缓慢。这些沉默的石头却在用亿万年光阴证明:真正的永恒,始于每一滴水的坚持。 拍摄于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