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得知北京有一种特色名吃——炙子烤肉,也称贝勒爷烤肉,总想品尝。今天要游览宋庆龄故居和鼓楼,那附近正好有一家佟爷老北京炙子烤肉。午间我们便很容易找到了这个店,招牌很醒目。 老北京炙子烤肉历史悠久,来源于塞外满蒙游牧民族。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形成。“佟爷老北京炙子烤肉”鼓楼店装饰及桌椅古色古香,很有老北京气息。有多种蘸料,按自己喜好随便取用。 我们点了招牌菜沙葱羊肉,羊肉新鲜现切,沙葱能中和膻味,吃着鲜嫩多汁。又点了三盘牛肉、乾隆白菜、苏子叶拌黄瓜,喝啤酒。 炙子烤肉有两种吃法,文吃和武吃。所谓文吃就是后厨烤好端上来吃,武吃就是自己动手,更有乐趣。我们采用文武双吃。木炭火锅端上来,服务员担心我们掌握不好火候,就给我们烤,我们也偶尔动动手,趁热吃,乐在其中。 这里主食有两种:一是臭豆腐炸窝头是特色,窝头片金黄酥脆,蘸上臭豆腐,口感层次丰富;二是把芝麻烧饼烤到掉渣,夹上滋滋冒油的烤肉,香得很,是绝配。我们选择了炸窝头片。送上来一盘炸得酥脆的窝头片,小窝头像鸡蛋大小,另带一小臭豆腐。 第一次品尝,外表形成一层焦香脆皮,锁住内部的汁水,呈现出外焦里嫩的口感,再撒一点孜然、芝麻等,口感丰富,越嚼越香。<br> 旅游看世界,品尝地方小吃,做美篇分享他人,是我的最大乐事。<br><br> 品炙子烤肉<br>在皇城根下的烟火里,<br>炙子烤肉滋滋作响。<br>铁盘升腾的热浪中,<br>打捞起游牧民族的旧时光。<br>木炭烘烤着康熙年间的岁月,<br>此刻油脂正裹着北方的豪爽。<br>滑过齿间点燃味蕾的狂欢,<br>把旅行见闻和味蕾记忆装满行囊。<br>在街巷深处收集城市的方言,<br>每一口小吃都是独特的印章。<br>从西北的粗粝到江南的温婉,<br>用眼睛和舌尖在祖国的经纬线丈量。<br>快门定格檐角流云 ,<br>定格牛羊肉的鲜美滚烫。<br>我要把山河湖海熬成故事,<br>酿成美篇里流动的诗行。<br>我要赶在暮色漫过地平线前,<br>规划好下一站的渴望。<br>愿更多人循着香气,<br>去触摸大世界的温度与形像。<br> 2025年4月17日<br><br><br>品炙子烤肉感怀<br> 明 安 <br>炙板香腾岁月长,<br>清代风味韵犹彰。<br>牛羊炙处融今古,<br>葱韭翻时散郁芳。<br>玉盏倾来京味厚,<br>金盘堆起客情扬。<br>珍馐漫品思千载,<br>一脉食魂贯八荒。<br> 2025年4月17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