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2日,荔波小七孔</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Xiaoqikong Scenic Area、Xiaoqikong Scenic Spot),又名小七孔景区、荔波小七孔风景区等。</p><p class="ql-block">其是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西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景区总面积约46.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该景区地学景观分为岩溶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四大类,其中岩溶景观又分为地表岩溶景观和地下岩溶景观,天钟洞是地下岩溶洞,飞云洞则是喀斯特洞穴。</p> <p class="ql-block">命名</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内有一座桥,名为“小七孔桥”,景区之名便取自于这座桥。</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早期</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内的小七孔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沟通荔波和广西的重要桥梁。</p> <p class="ql-block">发展</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的开创者为艾福田。1984年,艾福田回到四川老家探亲,在自费考察了四川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后,决定开发小七孔风景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约28千米,距麻尾火车站约36千米,地处贵州高原南缘地带,总面积约46.4平方千米。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7′~108°18′,北纬25°7′~25°9′。</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小七孔风景区内的响水河为黄后地下河下游明流段,从龟背山脚冒出,长达1.6千米,落差314米,平均流量8.03立方米/秒。因河床瀑布众多,响声震天,故称为“响水河”。该地段峡谷呈“V”字型,谷坡洞穴层层分布,均是早期地下河出口。成因系第四纪(距今约2.48百万年)以来,区域大幅度大面积的间歇性抬升,樟江下切,响水河为适应侵蚀基准面下降出现间歇性下切,河床形成多级裂点,也就是该瀑布的所在之处;谷坡地下河为适应响水河下切进入下一层洞穴,雨季时可见有水流出。</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在距小七孔风景区西门数百米的位置。其原名翁龙潭,为喀斯特暗河,是卧龙河的源头。自人们在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后,其潭水又流入响水河。卧龙潭也因此成为两河总源。暗河从引水发电筑成的坝上飞泻直下,水声轰鸣。潭边还有怪石、树林、高山等景物。</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距卧龙潭约5000米,是典型的喀斯特盲谷湖。其水域面积约20公顷,深约40米,位于黄后地下暗河下游明流段,主要由上、下两个大湖组成。鸳鸯湖内常年生长着一片重阳木,因此鸳鸯湖又被称为“东方亚马逊”。</p> <p class="ql-block">从小七孔景区的西门开始,一路可经过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石上森林、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等景点,最后到达小七孔古桥。</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p><p class="ql-block">过小七孔桥行数百米即可看见拉雅瀑布。“拉雅”是布依族语,意思为美丽的姑娘。该瀑布为一级景点,其源自响水河上游山体洞泉,截流沿崖体陡岸悬空而下。拉雅瀑布宽10米,落差30多米。</p> <p class="ql-block">天钟洞位于小七孔风景区汤粑石林的半坡上,海拔740多米,洞长近千米,有12个厅(鳄鱼厅、金鸡厅、百兽厅和犀牛厅等),两个洞口。</p><p class="ql-block">洞内有一高达近10米的巨型石笋,其形状犹如天钟倒扣在地上,洞名也因此而得。天钟洞内还有石花、石树、石幔、石柱、石笋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桥</p><p class="ql-block">小七孔桥位于景区之首,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一座七孔古石桥。其桥长25米,桥面宽1.8米,拱高4米。小七孔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植物,桥下是涵碧潭。小七孔桥古为黔南通往广西商旅交通要道,横跨响水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