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德完小求学忆

豆包无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吉德村庙会,趁庙会之机,我约同学一起回母校看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入那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我的思绪如同被微风轻轻拂动的柳枝,悠悠地飘回到了完小的那二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周末,别的孩子或许正尽情享受着玩耍的快乐,而我却一心想着给家里捎一担煤挑回家。对于十一二岁的我来说,几十斤的重量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为了家里,我咬牙坚持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吃的粮也是自己背上去交的,那一路的汗水,让我早早懂得了生活的不易。然而,在这艰苦之中,也有温暖的时刻。我的作文比较好,时常能得到老师的夸赞,尤其是那篇《给越南小朋友的一封信》,老师赞扬的话语至今难忘。在信里,我写着两国人民唇齿相依,要支持他们打倒美帝国主义,那时的我,心中有着朴素的正义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从小爱看书报,五年级时就订了《中国少年报》,这在同学中很少见。那些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而且,因为爸爸和叔叔在外地工作,妈妈不识字,从二三年级起我就替妈妈写信,这为我的写作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一天只有七两粮,那稀汤汤里,月亮在桶锅不停后跳跃,永远也捞不着那个月亮填填肚子。但即便如此,生活中也有小小的温暖。还记得星期天上学走时,妈妈把家里珍贵的一枚鸡蛋给我吃了,爸爸还把鸡蛋壳放一点点小米与水,放在炉火的边角上加热,不一会儿,一鸡蛋壳米饭就熟了,让我吃。那小小的鸡蛋和鸡蛋壳米饭,饱含着父母对我的爱与关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庙会上人来人往,而我沉浸在这回忆之中,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坚韧与温暖,都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