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我望着书架上各色书籍,突然想起多年前的自己。那时总以为书籍是逃避现实的洞穴,却不知每个铅字都在悄悄重塑我的灵魂。直到某天在《活着》里读到福贵对着老牛笑出声,才发现文字是永远不会失效的创可贴。</p><p class="ql-block"> 从文学故事到唐宋诗词,从中医角度看人生到人物自传,从哲学思维到历史典籍,文字犹如溪流漫过生命。当看完《百年孤独》后的懵懂到看完《一句顶一万句》后的释然,我便知道人永远有选择态度的自由,人也终将是在孤独中与自己和解。那些在深夜亮着的灯光,终将化作照亮生活的星光,不知不觉间撑起了精神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是把别人的顿悟,铺成自己的台阶。如今风雨半生面对命运的骤雨,我不在仓惶躲藏,书籍铸就的铠甲下,伤口结痂成绚烂的纹路。那些曾经在字里行间流过的泪,都沉淀成内心的珍珠。当不经意间想起曾经的至暗时刻,是书架上千万个守护灵,随时准备为迷途的我点亮前行的篝火。正如苏轼的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我们都是手机不离手,在碎片化的知识与娱乐中寻找属于自己心灵的安放之地。当我们进入到深度阅读的空间里,那些让我们痛苦或大笑的文字,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变成照亮生活的月光。当你觉得世界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时候,记得翻开书,它会载着我们去和不同时空的灵魂重逢,如《过于喧嚣的孤独》里所写,当孔子与耶稣的隔空对话……</p><p class="ql-block"> 翻开书就是推开世界的窗,我们终将在别人的故事里,遇见更辽阔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截止今日2025年才刚刚看完11本书,离预期还相差太多,接下来的日子加油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