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徐坦村,秧歌里的乡村乐章》

健康是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坦村,秧歌里的乡村乐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文/李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东平接山镇的徐坦村,时光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那是属于乡村独有的热闹与温情。而爱萍秧歌队,就像是这乡村画卷中最灵动的笔触,勾勒出生活的喜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每当秧歌队的锣鼓声响起,村里便如同被唤醒的梦境。老少爷们纷纷从家中走出,笑意写在脸上。队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红的、粉的、绿的,在春日暖阳下格外耀眼。他们手中舞动的彩绸,似是连接天地的虹,随着步伐轻盈地翻飞,每一次挥舞都带着蓬勃的生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不管几岁开心万岁》的旋律响起,那欢快的节奏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每个人心中的快乐匣子。队员们扭起秧歌,步伐或轻盈或稳健,却都充满了节奏感。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生活最纯粹的热爱。有的队员虽已不再年轻,可那股子精气神儿,丝毫不输年轻人,仿佛岁月在这一刻也放慢了脚步,与他们一同沉醉在这欢乐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徐坦村的街巷,是秧歌队的天然舞台。石墙古朴,树木在春风中微微摇曳,似是在为这表演伴舞。路过的村民,有的停下脚步,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有的忍不住拍手叫好,那一声声喝彩,是对秧歌队最大的鼓励。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匆忙,只有邻里间的亲近与生活的质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秧歌队里,有着不同年龄的身影。年轻的姑娘小伙儿,带着青春的朝气,动作明快而活泼;年长的大爷大妈,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将秧歌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相互配合,没有专业的训练,却有着默契的互动,这默契来自于平日里的相处,来自于对这片土地、对这传统艺术的共同热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徐坦村,秧歌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村民们情感的寄托。农忙之余,大家聚在一起排练、表演,用汗水和欢笑,驱散了劳作的疲惫。它传承着乡村的文化记忆,从老一辈传到新一代,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村里人的情感,让乡村的温暖与活力代代延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看着爱萍秧歌队在徐坦村的土地上舞动,就仿佛看到了乡村生活的蓬勃生机。这里没有宏大的舞台,没有璀璨的聚光灯,可那质朴的快乐,那浓浓的乡情,却比任何华丽的演出都更加动人。在这一方天地里,秧歌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徐坦村的故事,奏响着乡村的幸福乐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