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骑游东部沿海G228福州到丹东第三十七天,乳山市到威海市,骑行121公里。</p><p class="ql-block"> 早晨七点半从乳山市滨海新区大拇指广场附近的“森海客栈”出发,导航威海市客运站,一路骑行。上午十点半经过文登区,穿城而过。十一点半骑行74公里到达威海市郊区草庙子镇吃午饭。午饭后继续骑行,两点钟在威海市区与前来迎接我们的莱州骑友“乐骑”和“芸芸”夫妇相会。</p><p class="ql-block"> 芸芸是我们去年春天骑游东南沿海线“东兴到福州”的队友。他们跟随孩子在威海市定居生活。得知我们今天要到达威海,从昨天晚上就联系好向阳花,安排了今天我们到达威海后的住宿和行程。我们相会后,他们直接把我们带到选择好的民宿。骑行记录展示是95公里。安排好住宿,由“乐骑”带领我们骑游了威海市。</p><p class="ql-block"> 骑游首先安排的是威海市海岸,骑游了威海“灯塔”、“大相框”、“华润威海湾九里”、“刘公岛旅游码头”、“幸福门”和“旗杆嘴灯塔”。然后打卡“环翠楼景区”。一下午往返骑行26公里,将近六点返回宾馆附近的一家饺子馆请我们吃饺子。对“乐骑”、“芸芸”夫妇热情的接待,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乳山市滨海新区大拇指广场附近“森海客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乳山市滨海新区向威海市沿着海岸线骑友,几公里后经过“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拍照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骑行途中的列队骑行照。</p> <p class="ql-block">我在骑行途中的骑行照。</p> <p class="ql-block">在草庙子镇吃完午饭,我们骑行到路上的一个公交车站亭休息。</p> <p class="ql-block">进入威海市与“乐骑”、“芸芸”夫妇相会,在他们夫妻俩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住宿民宿。</p> <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宿,我们在骑友“乐骑”的带领下到达威海市海岸游览。直接骑行到海岸公园里,远远望见们高耸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海岸上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威海市海岸边的灯塔就是悦海公园 里的“悦海灯塔”。悦海灯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灯塔。这座灯塔不仅是威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山东半岛最受欢迎的灯塔之一。灯塔高49米,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灯塔不仅在航海中发挥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还象征着希望和指引。它是航海者的指路明灯,同时也是海边散步者的心灵寄托。这座灯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威海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寄托。</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悦海公园灯塔广场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拍照了灯塔广场上的骑行照。</p> <p class="ql-block">灯塔广场周边,悦海公园里的樱花正在盛开。</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与樱花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威海海岸边骑行进入悦海公园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到达刘公岛轮渡游览码头,海岸对面就是刘公岛,在景观石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大海上可见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与骑友“乐骑”在海岸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背对刘公岛几位骑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海岸边“大相框”景点,骑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大相框”是威海市地标性建筑之一,以“处处皆入画,人人皆在此画中”为主题,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在这里,可以欣赏美丽海景、感受海风拂面、聆听海浪涛声,体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到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独自在大相框前拍照留影,有些浪漫之感!</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刘公岛景区游船码头海岸边的“旗杆嘴灯塔”。</p> <p class="ql-block"> 旗杆咀灯塔,是威海港内刘公岛西端黄岛上的航海灯塔。旗杆咀灯塔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甲午战争后遭拆除,于1898年在现址完成重建。该灯塔塔高11米,灯光射程达21海里,是进出威海港的核心导航设施,被当地民众称为"灯楼子"。1976年,在原址重建为砖砌白色圆柱形塔。截至2024年,其持续为船舶导航超过130年,见证了威海近代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世界海洋日活动中,灯塔被作为航海文化教育载体,由航标站职工向公众传播其历史价值与航海保障功能。</p> <p class="ql-block">在“旗杆嘴灯塔”广场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停靠在海岸边已经退役的海军导弹军舰。</p> <p class="ql-block">在军舰岸边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拍照海岸边的军舰。</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军舰岸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的海岸,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到达幸福门广场,首先坐在万福图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威海幸福门东侧广场上有一个圆形凸起的锻铜内空建筑,形似圆冠,称为“万福图”。万福图高1.38米,直径13.8米,重13吨,表面排列五圈不同字体的福字,寓意“五福临门”“五福同享”。圆顶中心被视为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的起点,连接国内和五大洲的各个主要城市。来威海的游客都要到幸福门广场万福图上踩踏几下,表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p> <p class="ql-block">圆顶中心的威海地图形状,视为威海千里海岸线起点。</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万福图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坐在万福图上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海岸边幸福公园里的“幸福门”。</p> <p class="ql-block"> “幸福门”被誉为“威海之门”,建于2005年,是威海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威海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坐落于威海老港南侧100米处,属于幸福公园的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幸福门就在海边,幸福门11层为横向观光长廊,从这里看海,天蓝水清。站在幸福门上可以清晰看到刘公岛上的景色以及战争时期留下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幸福门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双手托起幸福门。</p> <p class="ql-block">在幸福门前拍照留影。生活就是这么幸福!</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的“环翠楼”景区,广场中央耸立着“邓世昌雕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游览了环翠楼景区。</p> <p class="ql-block">与莱州骑友”乐骑”在环翠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环翠楼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环翠楼,坐落在威海市区西奈古山东麓,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明代巡察副使赵鹤龄重修威海卫城,指挥使王凯等感公之德,捐俸建楼以纪念。环翠楼倚山而建,呈上升地势,占地300多亩,环因其在群山环抱、翠绿环绕中,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p><p class="ql-block"> 环翠楼经过两次大的改建和重建。明代的环翠楼画栋雕梁,飞檐栈门,1931年改建,1944年被日军焚毁,197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重建环翠楼,形成亭、台、楼、廊组成的古典式建筑群。主楼三层,高16.8米,楼顶为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层檐,雕花缕空窗,楼子檐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环翠楼”三个大字奕奕发光,楼背的匾“环阁凌空”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登楼远眺,海空一碧,山水名胜,隔海相望刘公岛,街市美景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骑行来到威海视频“威海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骑友“芸芸”夫妇为我们几位男士骑友理发。这是何舅爷。</p> <p class="ql-block">芸芸在给南山理发。</p> <p class="ql-block">乳山市滨海新区到威海市并游览威海市风景区121公里骑行轨迹记录。</p> <p class="ql-block"> 威海市,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最东端。总面积58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92万人</p><p class="ql-block"> 威海市历史悠久,古代是东方嵎夷之地,有莱夷聚居。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取威震海疆之意,设立威海卫。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威海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威海市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是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p><p class="ql-block"> 威海市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海岸线总长968千米,约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中国的十八分之一。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威海近岸海域总面积1.13万平方千米。全市有主要海湾35个,大小海岛185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