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聚银龄 艺心颂华年——州老年大学书法一班第二课堂活动侧记

黔南州老年书画研究会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匀城四月景暄妍,银发聚首翰墨缘。</p><p class="ql-block">笔走龙蛇抒壮志,袖挥歌舞颂华年。</p><p class="ql-block">六书凝韵山河秀,一纸含情岁月传。</p><p class="ql-block">更把丹心融尺素,夕阳犹照彩云笺。</p><p class="ql-block">(注:诗中“六书”呼应文中六种书体创作的诗朗诵,“尺素”代指书法作品,末句以“夕阳彩云”喻老年学员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全诗紧扣活动中书法交流、文艺展演、公益活动等核心元素,展现银龄群体以笔墨传情、以才艺颂世的赤子情怀。)</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匀城,草木葱茏,生机盎然。2025年4月22日,南洲国际香山里得乐楼内墨香四溢,州老年大学书法一班学员与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相聚于此,开展以"笔墨抒胸臆·银龄展风采"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这场由班长陈良海牵头策划的活动,将书法交流、文艺展演与公益实践巧妙融合,生动展现了银发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走进研学基地,现场布置尽显匠心。长桌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墙面上悬挂着篆隶楷行草各类书法佳作,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活动在陈良海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学员(会员)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既有临摹经典碑帖的严谨之作,也有书写自作诗词的创新尝试。作品内容或歌颂祖国山河壮丽,或礼赞时代发展变迁,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礼赞。</p><p class="ql-block"> 才艺表演节目单洋溢着墨香与热忱,以艺术之笔勾勒出银发族群的赤子之心与生活哲思。压轴登场的集体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堪称情感升华的巅峰——老同志们精神矍铄,歌声铿锵有力,皱纹里藏着对党的感恩,嗓音中涌动着对家国的深情,用合唱的磅礴气势呼应书法班“笔墨传情”的初心,将爱党爱国的赤忱融入每一个音符,为整场演出画上滚烫的句点。开场的独唱《人生路我们慢慢走》由李永金深情演绎,他的歌声如陈酿美酒,将岁月沉淀的从容与豁达娓娓道来,每一个转音都流淌着对人生的珍视,仿佛在书法卷轴上挥毫写下“岁月静好”。太极世界里,唐素云等表演者的简易24式如清风拂柳,举手投足间尽显太极“以柔克刚”的哲思;刘焕敏的莲花扇舞则似惊鸿照影,扇面开合间绽放出“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张宝丹的陈氏心意混元二十四式如苍松立岩,一招一式饱含内力,诠释传统武术的沉稳厚重;许国土的杨氏太极130式片段虽取“片段”,却以行云流水的连贯动作,展现太极“绵绵若存”的大家风范,足见功底深厚。</p><p class="ql-block"> 戎增军自撰自诵《文房四宝》,将书法班的“主业”融入艺术表达,平仄间是笔墨纸砚的千年对话,朗诵时的抑扬顿挫更显文人风骨,让传统文化在字句中复活。曾庆修80岁高龄唱的《雄鹰》《大海》以雄浑嗓音振翅九霄,辽阔的意境与老者的豪迈相得益彰;副班长韦宗远的《相约归兰端节》则染上黔南民族风情,歌声里流淌着对家乡节庆的热爱,旋律中跳跃着民俗文化的斑斓;左润荣一曲《红灯记》选段,字正腔圆、扮相端严,将京剧的韵味与革命者的热血完美融合,尽显“老来依旧少年心”的艺术追求。自由娱乐环节中,老同志们或即兴挥毫、或浅吟低唱,让整场演出成为生活美学的延伸。</p><p class="ql-block"> 这场活动不仅是书法技艺的交流平台,更是银发群体"退休不褪色"的生动写照。学员(会员)们在横竖撇捺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歌舞吟诵中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态度,以赤子之心书写着对新时代的深情告白。他们用翰墨传情,以艺心向党,让夕阳余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2025年 第一期</p><p class="ql-block">顾问:陈良海</p><p class="ql-block">编辑:李仕海</p><p class="ql-block">摄影:李仕海 韦宗远</p><p class="ql-block">黔南州老年书大学书法一班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