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印象

东山龙

<p class="ql-block"> 此次黄山旅游定制小团,是4天3晚的行程,包括去安徽宏村、徽州古城的交通、住宿和导游。从黄山下来,尚未吃完午饭,接我们去宏村的司机已到餐厅等候,只好匆匆赶往宏村。</p><p class="ql-block"> 宏村是旅游热点,可能是中国最热闹的一个“村”。此村原在山区,“藏在深山人未知”,电影《卧虎藏龙》上映后,李慕白牵马走过南湖的画面美轮美奂,影视节目的传播效应,使得宏村很快成为旅游热点,变成了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头天下午入住宏村外的一家民宿,顺便就进村闲逛一圈,感觉这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村镇。</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又跟着导游重游一次,了解了更多宏村故事。</p><p class="ql-block">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推测与中原士人南迁有关),位于现在安徽省黟(yi)县宏村镇下辖行政村,在黄山的西南麓,是一个依山傍河,户户有流水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村庄”有如此刻意的布局,应该绝非偶然。在网上查得,一个叫胡重的奇女子,是今天宏村格局的总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宏村第十二世祖,同时也是族长的思齐公(汪辛)按照其爷爷“以水抑火”的思路,开始了引水建坝的工程。他邀请宏村周边的风水师勘测了地形,打算邀请当时休宁海阳镇上有“国师”之称的著名风水师何可达来宏村再做勘测,以便做整体规划。只是,没有等到何先生的到来,他就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他担任山西运粟主簿的政令,去山西当官了。</p><p class="ql-block"> 为不耽搁家族既定的策略和发展大计,他的妻子胡重挺身而出,毅然接管了家政和族政的一切大小事务,开始肩负起振兴宏村汪氏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胡重的父亲胡礼朝是黟县西递村的风水师,而她自己也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加上“国师”何可达是她父亲的挚友,让她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宏村水系建设的总设计师,历经三十多年的持续建设、规划,终于形成宏村的现在的布局: </p><p class="ql-block"> 村子布局成一座“牛形村落”,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民居为牛躯,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河溪上架起的四座桥梁作为牛腿。</p> <p class="ql-block">  在建设期间,她不但邀请何可达国师亲临宏村,还不顾自己缠足的不便,坐着轿子跟随何可达跑遍了宏村各处的山脉河流,经过“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后绘制出了宏村周边的山川地势图,制定出了扩大宏村基址以及进行村落的全面水系规划:即“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沟形九曲,流经十弯坎”后,进入人工池塘实现水系循环……</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宏村,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几乎达到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这不是偶然,而是有奇人付出了不可思议的努力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胡重这位奇女子,被其后人称颂为“巾帼丈夫”,实属应当。</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宏村的时间並非周末,到上午10点左右,游客集中赶到,村路上摩肩接踵,如同排队一般。</p><p class="ql-block"> 南湖两岸也有好几拔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练习写生,描绘这白墙碧瓦、小桥流水的景致。看了看他们的画板,基本上还是空白,感觉这些学生大都心不在焉,刷手机的居多。</p><p class="ql-block"> 当今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素质,着实令人担忧。</p> <p class="ql-block">  宏村注重教育。在古代,凡汪姓子女皆可在学堂免费读书,学堂的布置也有寓意,特意设计了“寒窗”,以激励学子苦学。</p> <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游人,宏村的确很美,小桥流水,白墙碧瓦,或有炊烟袅袅,还有几个老翁在垂钓……</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宏村,就是一个闹市。人流熙熙攘攘,叫卖之声不绝于耳,所有的商户都有一个明显心态,借助这个网红村,尽可能多挣一点游客的钱。急功近利的商业化氛围,让人略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一方面是各行各业的内卷和萧条,大批企业裁员或降薪;另一方面是旅游市场火爆,各大景区游客剧增,看起来一片繁荣。</p><p class="ql-block"> 这种繁荣,是因为50-60年代的人都退休了,他们是近代比较幸运的一批人:吃过苦,也赶上改革开放,退休后大都衣食无忧,可以到处旅游了。</p><p class="ql-block"> 中国又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我等在其中经历、感悟,有喜有忧,更多的是无奈,只能且行且切珍惜……</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2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