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筑诗魂.格律润古今 喜迎世界读书日《聚光老师格律诗作品诵读专场》”简评

平安就好

<p class="ql-block"> 德艺双馨的总策划于利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温风轻拂唤春归,暖意微醺笑颜开;如钩冰轮悬苍穹,繁星闪烁映瑶台”的美好夜晚,由“鹤岗市吟咏诵读协会平台”主办的“书香筑诗魂.格律润古今,喜迎世界读书日《聚光老师格律诗作品诵读专场》”,在人们翘首期盼中,如一位挚友轻盈深情的翩然而至,要用诵读格律诗的形式与人们共同谱写一首温馨浪漫、婉约高雅的美妙“夜曲”。</p><p class="ql-block"> 诵读会开始之际,市吟咏诵读协会于利主席亲切和蔼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率先认真细致的讲解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阐明世界读书日的价值,在这个关键节点举办此次诵读会是意义非凡的;详细介绍了诗人聚光老师的简历,感谢他对诵读会提供的优秀作品,并希望今后有更多佳作叠出;也言辞真挚的感谢诵读老师们以及为朗诵会默默工作、辛苦付出的各位老师,赞扬他们的无私奉献;并诚意预祝诵读会取得佳绩、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作家诗人聚光老师。</p> <p class="ql-block">  诗人聚光老师文学底蕴深厚,胸怀豁达,视野开阔,思想与时代的步伐同频,有探索创新精神,勤奋耕耘,独具创意,文笔功底扎实,审美独特,自成一体,温良谦恭,对人世间有深刻的思考,并有独到的睿智见解,是深受大家尊敬的德艺双馨诗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写作风格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家国情怀,有对山川赞美,有对家乡眷恋,有为人生而歌,有以景抒情,有以物哲思;对古体诗有深邃的理解与独到诠释,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的清新脱俗,时而厚重浓烈,时而清纯淡雅,委婉而不直率,富丽而不浮华,没有斧凿之痕,只有浑然天成,充分彰显精湛的写作技艺;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并兼有浓重的艺术价值,浅斟低唱中佳作连连,纵横捭阖中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和高尚的文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聚光老师在诸多篇什作品中精心遴选了几十篇优秀作品提供给诵读会,其中有对先辈、圣贤志士的赞美敬仰,有对山河壮丽的感叹,有对季节交替的描述感慨,有对自然风光的诗情“话”意,这些作品意蕴深厚,恬淡自然,意象鲜明,字字相连,句句相承,段段相绾,文词规范,引经据典,韵律和辄,壶天自春,悱恻动人。为诵读会取得骄人的硕果,夯实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来欣赏、聆听聚光老师的优美诗文和诵读者精彩的声音吧!</p><p class="ql-block"> 第一篇章《季节之美》</p><p class="ql-block"> 在《八归.暮春》中,上阕以古道、疏柳、古刹、孤舟等动静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出深远且朦胧的意境;下阕是借景抒情,展现诗人内心对春景的沉醉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牧歌老师甜美圆润,音色纯正的声音,语调轻快柔和,完美的表达出暮春的生机与温柔。</p><p class="ql-block"> 《国香.初夏》诗人以细腻笔触,从雨露滋润的田野、葳蕤的绿荫、飘香的花卉,还有怡人的曲径茗斋,将初夏的蓬勃生机与恬淡的生活气息融汇,洋溢着对季节更替和生活的赞美之情。诵读者优雅老师柔情似水,轻重适度的声音,充满活力,凸显出夏日蓬勃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一首尽显秋景萧瑟的《念奴娇.秋景》,用风雨、霜霰、归雁、僵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意浓重的画面;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与尘世倦怠,通过“曼玉浑金,珠帘托倩影”等句子,为秋景涂抹了一层温情,富有感染力。山涧红枫老师用轻柔缱绻,流畅自如声音,把诗文中的感慨、惆怅,对秋的寂寥、对时光的感叹,展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展示秋的宁静与色彩的《临江仙.秋色》,以山溪、孤村、静潭、落花,还有处暑、中秋时节的特征,用简洁质朴语言,将秋色的神韵、秋意的温婉,表达的恰如其分,让人如临其境。诵读老师梦回楼兰独特音色,流畅婉转地表述了秋色的宁静悠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寄情于山水间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诗人以深秋的草、枫叶、寒蛩、晚霞、飞燕等为意象,写出了《南柯子.深秋》,凝练的语言,融入了诗人的思念,对相通心意的期盼,景情交融,描绘出一幅凄清、浪漫的秋景图。金颜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熟练地把握节奏,语调中带着对秋的寂寥和深沉的思念,让人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思绪之浓。</p><p class="ql-block"> 描绘冬雪景致的《石州慢.冬雪》,从夜幕中的西坡“银装素裹”到“六花飞来”,冰雕玉砌,“漫天遍野梨花洁”等句子,尽显雪的纯洁美丽,同时,诗人也寄情于景的复杂情感。诵读者灵感老师喜悦之情与感慨之意交织,对较长的、复杂句式的停连 、语速都处理的入情入境,显示出了韵律之美,也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聚焦于冰湖奇观的《法曲献仙音.天下奇观》,将冰湖的晶莹剔透,广阔寂寥,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鬼斧神工晶巧”凝练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和对大自然造化的敬畏。在谭凤华老师委婉悠扬,气息稳健,平仄起伏有序的诵读声中,充分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惊艳。</p><p class="ql-block"> 以独特视角,历史典故、科学原理,描绘极光的《七律.磁暴(极光)》,从“阳风粒电形磁暴”的解释,到“浓淡青黄蓝绿紫,烁纱幅彩艳朎胧”的视觉呈现,表达出极光的奇幻绚丽,彰显出诗人对世界景观细致的观察能力。子非鱼老师舒缓适当,透着温润如玉的声音讲述着天下奇观的极光,将自然的须弥与神奇展现的十分生动,让人如亲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篇章《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生动展现钱塘江风貌的《望海潮.钱塘江》,上阕从静态的烟波浩渺起笔,将钱塘江比拟成西施般温柔,又把秋日潮涌的动态“浪卷白虹”之景致跃然纸上;下阕用“浊水虐沙,摇铃打鼓”之句,把潮水的汹涌澎湃之力量刻画的惊心动魄,抒发了对钱塘江之豪迈气势和磅礴惊天的赞叹。诵读老师箫笳对诗文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声音,时而舒缓轻柔地描绘出江面的平静辽阔,时而语调激昂生动地表达出钱塘江的“万马奔腾”、波澜壮阔不可阻挡之壮观。</p><p class="ql-block"> 在《行香子.玄武湖》诗文中,首先写雨霞映照下湖水、桥梁与洲渚的融合,又展现淡雅湖水、绯红、“柳絮如烟”等自然风光;环洲、樱洲的人文与亭榭的精巧玲珑,也在“夜灯莹煌,水芸满,看惊鸿”中被细致地进行了呈现,静谧美妙的夜晚,反映了诗人对玄武湖的喜爱、赞美。 快线老师温润婉转的声音,舒缓适度地表达了“淡雅浅碧,溢彩绯红”的自然风光,升降有序地描述了“夜灯莹煌”的夜景,有平静、朦胧之感,让人沉浸在玄武湖迷人的风光之中。</p><p class="ql-block"> 《永遇乐.美髯公》高度赞扬了周总理的生平功绩。从幼年的聪慧、旅法求学、南昌起义,到关键的历史时刻对伟人毛泽东的推举,以及在抗日战争、日理万机、推动中美和平等方面所做贡献,以“负重任灯烛赞”诠释了对他无私奉献的歌颂,高大伟岸、气宇轩昂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其人格魅力感人至深。诵读老师星空被诗文所感动,深情款款,声音沉稳,将“美髯公”波澜壮阔一生,参加革命的坚毅勇敢和平建设时期的鞠躬尽瘁,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表达,让人深深的敬佩与感动其一生的担当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双双燕.回归》的上阙通过对自然景物“淡风塞北,见山纵韬云,枝叶糅集”的描写,为燕子回归营造了宁静美好的氛围;下阕“双飞比翼,异乡羁旅”描述燕子的形迹与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回归的迫切之情,以及对故乡、故人的眷恋。傲雪红梅老师情感饱满,轻盈若莺的语调,将塞北的风、云、峰,以及燕子的姿态、情感都尽情地进行了充分表达,缓急适当地把相思、缱绻之情和归心似箭,完美地进行了演绎。</p><p class="ql-block"> 《满江红.岳飞》讲述的是岳飞在金兵入侵时的奋勇抗敌,展示了“华夏英雄人景仰”的大无畏气概,以及对其收复失地的歌颂,还有岳母所刺“精忠报国”之字的满腔热血爱国精神;并用“只忧朝宦献馋言”之句,对岳飞壮志“愿未酬”的悲愤英雄事迹和报国精神刻画的入木三分。黑骏马老师用磁性浑厚,语调深沉,铿锵有力的声音,充分展现出岳飞抗金的勇敢豪迈气势,表达了杀敌报国的慷慨激昂,且刚柔并济将岳飞的无奈、悲愤之情进行精准演绎,让人感叹英雄境遇的令人扼腕。</p><p class="ql-block"> 诗文《水调歌头.乞巧节》以乞巧节这个传统节日,融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从望秋月,繁星满天的乞巧节景象展开,到“王母金簪天汉,幽远情思深邃”的爱情悲剧,再到“望天长久,情侣成美定成双”的美好祝愿,表达出对幸福爱情与美好情感的向往。 张丽老师用清朗明亮,流畅自如的声音,展示出了夜空的浩瀚璀璨,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对“王母金簪天汉,从此见相难”的霸道,都演绎的恰如其分,在最后,用轻快语气对美好祝愿进行了深刻表达。</p><p class="ql-block"> 诗文《贺新郎.民心所向》以佳节景象开篇,描绘出城乡发展、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也有对国家发展策略的赞美,强调对围堵要靠重器强帮;表达了对国家和平发展、凝聚民心、创造丰功伟绩的期盼和爱国情怀。瑞雪丰年老师用饱满情感,刚柔相济,温暖且充满希望的声音,演绎出城乡发展、社会和谐的美好画面;把对国家发展愿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的幸福期盼,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展演。</p><p class="ql-block"> 诗人在《喝火令.李家峡》中,从“萦雾涟漪水,幽深百丈渊”写起,到“遇土弯奔黄色,咆哮变流湍”的变化,尽显大自然的神奇;“湛蓝粼波远,漂舟渡客船”展示了一幅悠然水上行舟的画面,用生动笔触描绘李家峡的独特风光,寄情于山水,把景色勾勒的韵味深厚十足。金南老师舒缓轻盈,语调富有层次,温和深情的声音,充分展示出李家峡的宁静悠远、水流的气势磅礴;而后,又调整声音的轻重缓急,诵读出山水的柔情绰约,让人感受到自然与情感交融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桂枝香.疏帘淡月~绩出兴叹》先回顾了近代国家的危难,从清朝的衰败到辛亥革命,到“举红旗、去除忧患”,再到中华文明复兴“看今朝……绩出兴叹”,体现出对过往奋斗和当下成就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展望。冬日艳阳老师用真挚情感,强弱适度,归韵到位的声音,诵读出近代国家沧桑的沉重感,又振奋自豪地表现出国家从危难走向复兴的历程,让人深深体会到“绩出兴叹”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写实环境问题的《高阳台.霾》开门见山地写出了“冬夜灰朦,霾云蔽月”的压抑场景、气氛,对“尾气浓烟,湛蓝天空淫侵“进行了有力的批评;笔锋陡转,“造林多湿地,溪涧邃森”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这篇诗文有现实意义,且具文学价值。立力老师用高低错落,疾徐有序的声音,根据诗文要表达的内涵进行精准调整语速、语气,把上阕和下阕进行了视情境对待的声音演绎,充分展示出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和有力呼吁重视环保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描写傣寨独特韵味的《探春慢.傣族村寨》,从竹影幽窗、青瓦房屋、吊脚楼,显示出古朴风雅;乡间曲径、芭蕉、清波、孔雀舞等,显现出浓郁民族风情的如诗如画,蕴含着对傣族村寨恬适生活和特色文化的向往。 陈生波老师用悠扬醇厚,起伏有序的声音构建出傣族村寨的悠然静谧画面,语速适中地讲述“果树芳薰,芭蕉迎客”的古朴隽秀、民族风情与自然之美,让人领略到傣族村寨独特的风光和韵味。</p><p class="ql-block"> 《绮寮怨.瘦西湖》围绕瘦西湖水映桃柳、繁花、芙蓉、溲疏、海棠等物景,表述了瘦西湖的旖旎风光;还有石桥、亭榭错落于水湾之间,“湖清泛红掌,汀屿上,煦舒天”描绘了雅致闲适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瘦西湖精致妩媚美景的陶醉。伊岚老师音色纯正,轻盈自如,婉转柔情的声音,勾勒出花卉争艳、繁花缤纷、桥堤烟柳,展示出悠然恬淡瘦西湖的灵秀浪漫景色,这是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典,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描写南海壮丽风光的《沁园春.南海》,“丰富资源,绿洲环岛,万里天衾云彩飘”;然而,“豺狼野犬”却觊觎南海丰沛的资源,“挥舞旌旗展悍骁”,表述了我国的战机、战舰等重器捍卫南海主权的决心及实力,要时刻警惕,来犯者必诛之,表现了爱国、护疆之情。 快活林老师磁性儒雅,错落有致,激情昂扬地把南海壮美风光,捍卫南海主权,以及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守疆护国的坚定英勇,都进行了精彩致极的呈现,激发了听众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流光溢彩的诵读会开得圆满成功,是诵读老师们精益求精,克服困难,甘愿奉献分不开的,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深研作品内涵,挖掘作品深邃含义,认真查找典故的出处和意义,对不同意蕴的诗文精准把握诵读基调,声情并茂,圆润恬适或清丽淡雅,真挚深沉或铿锵有力,珠落玉盘或起伏宕跌……声音感染力极强,把诗文演绎的鲜活生动、别样魅力,让人沉浸在文字与声音演绎的美妙气氛中,为朗诵会涂上了浓墨重彩一笔,也是优美文字与精彩声音珠联璧合地演奏了一首美妙高雅的乐章;有丰富主持经验的主持人七色云彩和缘来是你两位老师,情感饱满,稳健大气,控场把握恰到好处,语言表达精准流畅,妙语连珠,尽显高超的主持风采,让节目顺序上下连贯,张弛有度,为朗诵会注入了鲜活魅力、争光添色;音频审核和音频编辑、场控等老师也是默默认真的工作,各负其责,细致严谨,保证各项流程顺畅完美;后期制作老师也是精雕细琢,匠心独运,赏心悦目,为作品增加了质感;台前幕后各司其职的优秀老师通力协作,以专注、爱心和热情,稳步实施每一程序,使得诵读会开的圆满成功,好评如潮。</p><p class="ql-block"> “书香”温润如风,熏染岁月窗棂;“格律”若歌轻盈,浅吟画意诗情。这场诵读会是古韵悠扬绕梁,平仄跌宕诵咏;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厚,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有唐诗的繁华璀璨,有宋词的婉约流转;每一首诗、每一阕词,都承载着情感与智慧,是古朴与优雅、经典与美妙交相辉映的诵读会,是美韵芬芳、意境盎然的诵读会,是让人获得高雅文学艺术精神享受,久久难以忘怀的诵读会。</p> <p class="ql-block">  七色云彩和缘来是你两位主持人老师。</p> <p class="ql-block"> 诵读诗文的老师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