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琼藏两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专题研修活动(二)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伟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实践,琼藏两地携手并进,促进智慧碰撞,共同探索提升保育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县于2025年4月21日至4月25日组织开展了——琼藏两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专题研修活动,本次参研修人员主要为琼中县、三亚市、西藏自治区实验幼儿园园长、教师。</p><p class="ql-block">‍</p> 4月22日上午活动 主题研讨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陈业卿老师介绍今日研修主题——一对一倾听与记录的意义与价值,在活动开始之前,陈老师以视频《原点》引发在场老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思考1:看了视频,您联想到了那些工作或生活场景?家庭中的倾听缺失,与幼儿园中的哪些现象相似?</p><p class="ql-block">‍ 思考2:什么是倾听儿童呢?(小组讨论)</p><p class="ql-block">‍ 思考3:教师如何在倾听中发现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即时老师们结合实践经验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研讨小结:教师如何在倾听中发现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1.打开心灵听幼儿说,在倾听中接纳、尊重、相信、每一位幼儿!</p><p class="ql-block"> 2.倾听也需要教师做到放手和退后</p><p class="ql-block"> 3.感同身受听见幼儿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4.听见“需求”听见“细节”听见“变化”听见“差异”听见“发展”</p><p class="ql-block"> 5.从连续倾听中发现儿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表示对于表征的作用,我们可以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反思,能够还原我们每个孩子阶段的行为表现和个体差异的发展,回顾和我们孩子的发展和转变,从而去理解。并且从这些倾听的表征跟信息当中还可以去反思我们今天的实践。我们老师倾听的行为是否恰当。分析当中还可以去分析我们老师自身的发展。</p> 现场观察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深入班级,选定一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幼儿游戏活动,与幼儿进行一对一倾听,并完整拍摄该幼儿近一个月的表征。</p> 小组研讨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将现场的观察实例,结合收集到的幼儿近一个月的表征作为依据,从情感表达、认知、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多个层面对幼儿的表征进行深度分析,形成案例,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研讨。</p> 4月22日下午活动 教研序幕、温暖开场 <p class="ql-block">  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一场关于幼儿教育的深度研讨悄然拉开序幕。主持人黎媛老师,带着温暖的笑容,向在场的每一位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她坦言,这是她首次以主持人的身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但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让她的开场白充满了力量与温度。奇思妙问、合作瞬间,皆化作鲜活案例。小组研讨萃取精华,下午场分享会激荡思维,碰撞教育智慧。</p> 案例分享 见证成长 <p class="ql-block"> 案例一:王筱悦的绘画之旅</p><p class="ql-block"> 第八组的李翠萍老师,以时间为轴,缓缓展开了一幅关于大三班王筱悦小朋友的成长画卷。从3月初那色彩鲜艳、线条饱满却略显自我中心的画作,到月底情感逐渐丰富、画面中开始融入他人与游戏的转变,再到4月份结交新朋友、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瞬间,都见证了王筱悦在绘画、语言、社交及科学思维等方面的显著进步。这些进步,不仅为她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大班幼儿合作游戏带来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 案例二:冯文泽的创意表达</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第三组的代表陈说老师带来了小五班冯文泽小朋友的故事。陈老师说道:我们看到了冯文泽在绘画上如何巧妙运用简单图形组合成生动形象,以及他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社交认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独特表现。孩子的表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魅力与意义。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得以从情感表达、认知、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多个层面对幼儿的成长进行深度分析。</p> <p class="ql-block">  案例三:王馨莹的创意天地</p><p class="ql-block"> 第六组代表杨红月老师围绕中五班王馨莹的绘画作品展开分析,从画面、心理等维度解读幼儿的表现与发展,强调教师应秉持欣赏的态度,善于发现孩子发展的闪光点与天赋,通过“尊重→对话→反思→包容”形成教育闭环,针对性分析孩子需求,支持孩子在擅长领域发展,同时为家园共育工作指明方向,完善教育策略,并再次明确一对一倾听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倾听孩子平台、尊重了解孩子、实现教育公平、补充观察视角。</p> 研讨反思 <p class="ql-block">  通过各组的案例分享,老师们在研讨中就一对一倾听的意义做以下总结:</p><p class="ql-block"> 1.为老师提供机会,建立更好的师幼关系,尤其是关注到内向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2.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文字记录为后续分析提供凭据。</p><p class="ql-block"> 3.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生活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消除隔阂,关注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 4.从幼儿角度出发,提供情感支撑,增加自信心和安全感,了解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p><p class="ql-block">‍ 倾听不只是听游戏,还要关注幼儿的生活和情绪情感。通过天气表征的例子,说明倾听和记录能帮助理解孩子的情绪反馈,并据此调整教育行为。</p> <p class="ql-block">  琼中县县幼儿园陆家锐园长:陆园长以观察大班孩子天气表征为例,指出曾发现有孩子连续十几天在表征中都描述下雨及相关情绪反馈 。起初,管理人员不理解孩子这样做的目的,这引发了管理层面的深刻思考与反思。后续进行调整,在小雨天气允许孩子穿着雨衣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因天气因素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即时强调一对一倾听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陈业卿老师提出:“倾听→记录→表征分析”是一个循环过程。通过倾听和记录了解孩子想法,对孩子的表征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孩子的发展。他还指出陆园长所分享的事例不仅反映出管理层存在行为不当之处,老师也应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审视在实践中是否关注到了孩子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琼中县和平中心幼儿园王植园长强调:倾听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之一。王园长引用《指南》中“让孩子自信从容、放心大胆的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说明孩子可通过向老师表述想法或作品表征情绪。老师的倾听应是公平公正的平台,要做到每天公平对待每个孩子,从倾听中发现孩子的优点与弱点。倾听后与孩子对话,挖掘其成长点,实施赏识教育,给予表扬、鼓励和激励。同时,提出今后的重点思考方向,即老师如何做好表征、开展一对一倾听以及学会正确分析表征,而非留于表面形式。</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教室,本次教研活动也缓缓落下帷幕。但那份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却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周丽(西藏教师)</p><p class="ql-block">‍ 曹璐(三亚市教师)</p><p class="ql-block">‍ 陈仕婷(琼中县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陈训锐(琼中县教师培训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