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度游(六)-衢州

勇乐

<p class="ql-block">  衢州地处浙江西南、钱塘江源头,是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之称。</p> <p class="ql-block">  到了衢州我们先来到仙霞岭脚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的</span>戴笠故居。 戴笠故居是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出生地和早年居所。</p><p class="ql-block"> 故居建于1943年,由戴笠亲自设计,融合了传统中式建筑和西式防间谍机关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房屋暗藏逃生通道、暗门、观察孔等,体现了戴笠作为特工之王的谨慎风格。</p> <p class="ql-block">  机关重重,内部设计精巧,机关众多。设有一明一暗两条楼梯,暗梯隐藏在壁柜、布幔之后,呈螺旋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上下端各有一小门,与板壁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门窗众多,故居内共有87扇门、122扇窗,二楼每个房间至少有两扇门、三扇窗,书房和会客厅内更多达6扇门,间间相通,便于观察和撤离。</p> <p class="ql-block">  戴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情报头目,被称为“中国的希姆莱”。</p> <p class="ql-block">  故居里展厅介绍戴笠生平、军统历史文物资料、戴氏家族历史及戴笠与母亲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故居现成为研究民国历史和军统机构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了仙霞关。</p><p class="ql-block"> 仙霞关始建于北宋,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是古时由浙入闽的唯一陆上官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江山段”的主要遗存,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p> <p class="ql-block">  在走向仙霞关的路边桥头立着三块石碑,最左刻有"仙霞古道"四字;中间刻有"仙霞岭黄巢起义遗址";右边是刻有“落马桥”三字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  1942年8月1-7日,国军为阻击日军向福建流窜,在仙霞关据险布防。日军攻了三天三夜,竟不能攻破仙霞关,日军队长便亲自骑马前往关前察看,不料刚到此桥便被子弹击中,滚下石桥,该桥由此被叫作落马桥。</p><p class="ql-block"> 落马桥是去仙霞关第一关口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仙霞古道是唐乾符五年,农民起义黄巢军团“刊山开道”,自浙江江山至福建建瓯、穿越仙霞岭的一条长达500华里的古道。</p><p class="ql-block"> 黄巢因军事目的,开出的也仅仅是一条土道,直至南宋乾道年间,“史浩帅闽过此,募人以石甃路。”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石径。</p> <p class="ql-block">  宋代,又在岭南、岭北各设关门两道,统称仙霞关。</p><p class="ql-block"> 走过碎石铺出的道路,我们来到了仙霞关第一关。关门雄伟,全部是用条石建成,设有双重大门,门为拱券顶。关墙厚3米余,高5.5米,长60米,关门两边都是高山,若关门紧闭,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  城门前黄巢起义遗迹仙霞关简介碑。</p> <p class="ql-block">  沿第一关口向上攀登,山腰处修竹蔽日,林深处修建有长廊,岭间有一尊黄巢的石像,以纪念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黄巢。</p> <p class="ql-block">  这里关雄险,为浙闽赣三省要冲。被称为“东南锁钥”、“八闽咽喉”。</p> <p class="ql-block">  景区现存关门四道,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块石筑砌,高3.4米,宽2.7米,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p> <p class="ql-block">  该路经修整后,仙霞古道从原来的军事间道,衍变为宦旅之道、商贸之道、诗歌之道,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黄金通道。</p> <p class="ql-block">  回到景区门口我们参观了关于仙霞古道历史的展览,展览用大量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这条建有1100多年的古道的今昔,记载了与这条相关的人物和事件。</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仙霞古道上金戈铁马,雄关喋血。士宦商旅,接踵络绎。文人墨客,触景抒怀,华文雄篇,代相吟诵。仙霞古道既是军事交通要道,也是商贸财赋之途,更是风光迤逦之区、诗歌文学之路。千年古道,为江山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内涵与坚实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离开仙霞关景区我们来到廿八都古镇,廿八都古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因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古代军事要塞和商贸重镇。</p> <p class="ql-block">  通过浔梦桥我们走进了古镇。古镇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途径此地,此后廿八都成为历代屯兵扎营之地。</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融合了徽派、闽南、赣式等多种风格,马头墙、雕花门窗等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枫溪老街两侧店铺多为前店后宅形式,商业与生活气氛浓厚。</p> <p class="ql-block">  镇内有文昌宫、德春堂、姜遇鸿旧宅等历史建筑,以及古街、古桥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  兴隆钱庄</p> <p class="ql-block">  镇里首富姜遇鸿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  姜遇鸿中西结合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中的特殊年代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古镇中的非遗</p> <p class="ql-block">  廿八都因其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性,被誉为“遗落在大山里的文化明珠”。</p> <p class="ql-block">  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体验浙西南民俗和古建筑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来到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这是座精美的根雕艺术博览园,也是个国家5A级景区,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根雕博物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园”“世界根雕艺术之都”。</p> <p class="ql-block">  整体建筑风格兼具唐代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亭、榭、廊、碑、楼、塔、阁等采用汉唐风格,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美学,与周边环境、地域文化相融合。</p> <p class="ql-block">  根雕佛国的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景区主体,按佛教禅寺主体建筑布置,有未来佛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p> <p class="ql-block">  各大殿里分别陈列有释迦牟尼、未来佛、四大菩萨、四大金刚、五百罗汉等佛教文化系列巨型根雕作品一千余件。</p> <p class="ql-block">  衢州拥有18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融合了山水生态与人文底蕴,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文化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用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亲身游历和初步了解了绍兴、宁波、台州、温州、丽水、衢州六个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等。</p><p class="ql-block"> 这将是我们终身难忘的一次旅游和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