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健康的警钟》

木易

<p class="ql-block">2025.4.22./作者:窦文彬</p> <p class="ql-block">十八年来,我一直独居在书房一张西安交大一附院配置的能升降的活动床上。在这张床上,我留下了记录我生命回忆的文字,大概有200多万字,包括有2000多首诗歌和散文。2009年我整理了460首诗歌,自费出版了一个冠名《生命的浪花》的集子,记录了我生命中的真实生活,或是想警示亲友及周围人健康的活着。</p><p class="ql-block">我是2007年6月底被捡查胃癌晚期后被收住西安交大一附院治疗的。当年7月2号早8时我被推进手术室,麻醉后直至下午四时我才睁开了眼睛,意识到还是上午被麻醉的那个房间,慢慢我恢复了意识,知道自己已不能下床走动了,鼻子、胸部和下腹部插满了导流管,大概共有八条之多。这时的我和手术前已完全是两种状态了。因为是胃切除手术,后来的五个月治疗中,我只能施用鼻饲的办法进食(营养液),再后来的营养补充也只能是流食了。加之手术还切除了我的贲门和贲门上4公分食管,即使进口流食,也不能大口进食下咽,只能一滴一点的由口腔渗入到代替胃的十二指肠。进食过程稍不注意生冷或其它刺激性食物都会疼痛难忍。唉!我真感觉生不如死。好赖上帝又不收,只能这样苟涎残喘的活着……</p><p class="ql-block">自那以后,因没有了贲门,食物随时会倒流出来,有时还夹杂着胆液,那酸苦味道真是让我无语了。后来的体能只能让我陪着这张活动床,整日半躺在床上,至于大小便,更不必细题了。为打发日月,手机便是我最好的朋友。</p><p class="ql-block">苟活着,连医院也丧失了信心,在手术最初的一年时间里,我体重减少了30公斤,我一个体重185斤的壮汉,剩下130斤了。我已变成皮包骨头的清瘦老人了。化疗让我的身高也降了五厘米,弱不禁风己是实实在在的我了。手术一年后,医生曾两次告诉儿女为老人准备后事。上帝不收,阎王爷也不收,我就这样在痛苦中煎熬着。</p><p class="ql-block">我无聊的想着这种病使生命何时清零?便在手机上搜索:三月、五月、三年、五年……没有更长的时间。我却不相信,上帝既让痛苦惩罚了我,那就会留下时间的空间再穿越几年,这生命的穿越眨眼十八年了,哈哈哈!在长安的寒舍,一个另样的王宝钏出现了。虽是辛酸的回忆,却是警示健康活法的案例,谢谢朋友笑纳。</p><p class="ql-block">——2025年5•1节前夕</p><p class="ql-block">编辑:杨永辉</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窦文彬,1947年生于长安区斗门街道,曾任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工委主任,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文史研究员。著有诗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丰镐探宝》《爱我长安》《寻访昆明池》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声明免责: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