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多子女教育的失败,都是因为一对既无能又愚蠢父母的存在。这种无能和愚蠢,体现在他们对自己本应承担责任的逃避上。经常会看到很多父母,满脸忧虑、满脸急切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孩子就是不想学英语、不想学数学、不想学这、不想学那,该怎么办?我给他报了班、买了课,他就是不去,有什么办法能够逼着他去?”他们急得不得了,但是当你把问题抛向这群父母,问:你自己学过英语吗?你会说英语吗?你愿意每天花时间学习吗?十之八九的答案都是:没有、不会、没时间。然后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我是家长啊,我又不用学这些,学了又没什么用。”可是如果连他自己都不去学习英语,连他自己都不热爱英语,他凭什么要求他的孩子喜欢学英语?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当你把这些问题,同样抛给问问题的这群父母。你会发现,他们几乎同样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你天天捧着手机刷短视频,让孩子坐书桌前啃单词? 你三天两头点外卖垃圾,让孩子规律饮食、保持健康? 你一天到晚躺沙发上刷手机,让孩子培养运动习惯?</p> <p class="ql-block">你自己一天到晚抱怨生活、工作,满嘴“钱难赚,屎难吃,人难当”,让孩子积极乐观?别搞笑了,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些垃圾家长从始至终,就不会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不是通过理论强迫学习的,孩子是通过模仿引导学习的。教育是通过家长的以身作则,然后让孩子耳渲目染,认为这就是对的,以此来引导他们去做。如果家长自己就不爱学习,不爱看书,烂泥扶不上墙,整个家庭怎么可能有上进的氛围? 那他们的孩子,就根本不会有学习的动力。如果家里的氛围很差,但是这孩子却奇迹般地发愤图强,那只有两种原因:第一他天赋异禀,天生喜欢逆流而上,挑战自己。第二他是别人的种。就算他学好了,考试考得不错,他也不会理解学习的意义。因为他们的学习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成长,而是为了应付。应付考试、应付老师,应付家长。这样被逼着学习的孩子,我认识很多。就算考上了很好的学校,进入社会后也都是心智上的残疾。他们名校毕业,却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混不下去。一个人的学习,无法在行为上带来真正的进步,那这种学习毫无意义,纯粹是在浪费生命。所以想把孩子教育好的家长,好好问问自己:你自己是个爱学习的人吗?</p> <p class="ql-block">所以想把孩子教育好的家长,好好问问自己:你自己是个爱学习的人吗?你让孩子去报写作班,你自己会写作吗?你希望孩子能表达清晰,你自己会表达吗?你想孩子热爱阅读,你自己读完整本书了吗?你想让孩子热爱知识,你自己热爱吗?更可笑的是,大批极品还会将教育这个责任抛给学校,趾高气扬地说:“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们家长只需要负责提供钱、提供生活资助就可以了。”然后开始给你巴拉,扯一堆理由:“这破学校怎么教的、 老师不负责任、 教育体系太烂了、学校教育不到位!”好像说得自己没有责任,与自己毫无瓜葛一样。很多极其愚蠢以及无脑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指望学校的教育,能够改变他孩子的一生。现在的学校是干嘛的?只是知识的,育人的活根本不归他们管。培养个性?培养思考?培养习惯?指望耐心教导你的孩子?那真是太天真了。这些玩意,千万别想在学校里学到。因为除了父母,没有人会为他们的孩子负责。那些老师、校长再敬业,也不过是个上班族。他们只为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工资、为自己的考核负责,能少一点麻烦就已经万事大吉了。他们才不会管你的孩子,到底变成什么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