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黄山登山排队小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宏村水乡小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宏村古村留韵小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鄂赣皖三省行印象(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觅奇山秀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文图//许沪</b></p> <p class="ql-block"> 徐霞客是明代,聚地理学家、探险家、文学家、旅游家为一身的全球杰出名人,他所著“徐霞客游记”,说得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旅游大全。他的笔下曾凝聚一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黄山融合了五岳精华,更具奇幻之美,游览黄山后,五岳也显得平凡了。</p> <p class="ql-block"> 黄山属安微,历史上因安庆、微州两府,经济发达,区域调定,取二府各一字,便有了安微省之名。皖是安微的简称,据说,皖是白和完的融合,有着太阳图腾象征,在安徽区域内,是最具历史古韵的代名词,故取其皖为安微别称。慕徐霞客之说,我们的鄂赣皖三省行,黄山是首选地。3月21日,我们在婺源欣赏了情景剧“遇见婺源”,已临近十点,为了心中所属,我们连夜行一百余公里,赶往并下蹋黄山,以便第二天去领略黄山的奇异。</p>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黄山的太阳,早早的挣脱了东边的地坪线,冉冉升起,红红的,有些迷人。八点钟,我们准时从酒店出发,行半个多小时,抵达黄山景区,只见景区前已挤满了游客。估说有好几万人,这正是黄山人气吸引魅力的再现。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潮水般涌向黄山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入黄山排队,需经四道关,第一道关是入山安检。这里排队好些,不晒太阳,高大的敞篷下,两米的隔栏内,游客排着四列队,人挤着人,缓缓推着前行。不需要辩别方向,眯着眼瞌睡,哓得迈步即行。虽说人多拥挤,但有序,没有太阳的熏烤,杂味还不算浓。这道关验证随身行李和身份证,我们伴随着乱轰轰的糟杂声,经一个多小时的排队,总算从南门入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关是景区交通车安检排队,这道关是在一狭窄的长廓内,循环式护拦通道,可两人同行,上万人拥挤在通道里,挤着、推着前行,候着乘车。虽说景区交通车源源不断,乘车的争抢乱象十分不堪。经一个来小时排队,总算在拥挤中上了车,行约二十余分钟,抵达玉屏第三道关,乘坐揽车前验票排队,这道关最难,设在峡窄的长形露天广场,中间扎了三道绳索,每道绳索间约五米,十多分钟放行一次。临近午时,当顶的黄山太阳,赤辣辣的。只要进入排队行列,有如进入牢笼困境,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地导举着拴有小狗熊的小红旗,让我们跟紧他,没有多长时间,同行的旅友就被挤得七零八落。一中年夫妇同团旅友,被挤散相隔数米。男士无法忍受排队的困苦,起了退出此次黄山之旅的念头,苦于无法与女士口头相商,只好电话交流,统一意见后,待第一道绳索放行,趁游客稍有些松散,方退出排队,另行去了自游旅行。</p> <p class="ql-block"> 这道关最难的是,天上太阳烘烤,地下冒着热气,四方左右,飘扬着不少人的汗臭,一些人的狐臭,混杂着经过高温烘烤的变异女人香水味,那味道让人有些想发呕吐。要说受罪,这才是真正的遭罪。忍着心中的难受,一个多小时后过度到第四道乘揽车排队。这道关排队,循环通道设在简易杖篷內,可供两人同行。排队是人挨人,人挤着人,停顿十分钟,挪动一两步,一身的汗水,直往外渗出,一个字,难,二个字苦,三个词,遭罪,四个词,上挡被骗。1点30分,我们方坐上缆车,开启艰辛的登山旅程……</p> <p class="ql-block">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黄山”。黄山景观,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即: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我们出了玉屏索道,本以为黄山大,到了山上,人流分散,不那么拥挤的。谁知上山的各条道,都是人满为患,上山的、下山的,坐在道上休息的,挤满了山道。我们一行六人,在一便道小坡上,散坐在几株杉树下,乘着凉,一边休息,一边吃着零食充饥,满眼只见乱烘烘的人,不见奇特的黄山景。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行,行至半山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平台,这里便是传说中的始信峰。“不上始信峰,不知黄山松。”站在始信峰上,我们终于领略到了黄山松的独特魅力。它们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上,有的枝干粗壮,如同巨人的手臂,伸向远方;有的身姿婀娜,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在风中摇曳生姿。其中,最让我们难忘的是那棵接引松,它就像一位热情的主人,伸出长长的枝干,仿佛在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让人心中倍感温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转过几道弯,闻名遐迩的迎客松,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它高大挺拔,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枝如同巨人的双臂,热情地向游客们张开,仿佛在欢迎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树旁早已围满了游客,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想要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我们也不例外,在人群中挤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拍下了这棵象征着黄山的奇松。妻和董琼,老吴和罗二哥登上一小山头,朱慧挤在人堆中给她们分别拍照,留下最美的瞬间。我挤在人群中,从坡下拍着她们冒险的一瞬。这里的人太多,我们稍停顿,便拟转道前往光明顶。一路上都是人,听不少游人议论说,游客太多,景见不到,看到的都是人老脑袋。有其遭这个罪,不如下山算了。广播里也传来提示声,玉屏站揽车排队的人太多,请游客自选路线。我们也想由此转身下山,朱慧是摄影家,她提议来都来了,多转些景点,少留些遗憾。于是我们踏上了前往光明顶之路。</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我们伴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了著名的百步云梯、鳌鱼洞,又称一线天。这是一条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站在一线天的入口,抬头仰望,只见天空被挤成了一条细细的线,仿佛随时都会被两旁的巨石吞噬。走进一线天,脚下的石阶陡峭而湿滑,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石壁,一步一步地向下挪动。两旁的石壁冰凉刺骨,不时有水滴从上面滴落,打在身上,让人感到一丝寒意。虽然过程有些惊险,但当我们走出一线天的那一刻,心中却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一线天,我们便开始艰难的登山。缓缓的石阶,对我们来说,有如慢慢的长征路,我们气喘吁吁,百阶一息。董琼的脚曾有伤,她说早晓得这么累,就在玉屏下山算了。我安慰她说,逼一下,还不是走上来了。我们来到黄山的第二高峰光明顶,眼前一亮,这里地势平坦开阔,视野极佳,极目远眺,四周的山峦连绵起伏,尽收眼底。此时,已是下午四点,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远处的云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状,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温顺的绵羊,时而又像奔腾的骏马,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如梦如幻。我们本想深层次地去感受光明顶的微风拂面,聆听大自然柔和谐音的,然而,导游预留给我们集合的时间已到,只得依依惜别光明顶,前往云谷揽车站。</p> <p class="ql-block"> 从光明顶,前往云谷揽车站,约两公里,大都是下山道,游客没有上山那么多。穿行林海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青草和松树的独特气息,瞬间驱散了我们旅途的疲惫。山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它们或婉转低吟,或欢快高歌,仿佛在为我们的此行奏响一曲美妙的乐彰,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抵达云谷站,天己昏暗了起来,排队候坐揽车的游客仍很多。沿路山边,张帖有二微码,游客可手机网上购票,我学着手机购了票,要代其它几位同行购票,就不知咋操着了,只好到窗口,凭身份证为她们购了票。云谷站排队的人比玉屏站要少得多,排了半个来小时的队,即上了揽车。此时,地导来电寻问在哪里,有没有事,当听我说,已上揽车,无事时,连说,安全就好!安全就好。</p> <p class="ql-block"> 出揽车,我们前行200余米,排队登上景区交通车,天己黑了下来。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下,黄山的风景依然如幻如梦,远处的山峦依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何等的美哉,何等的壮哉。上到大巴,已七点半有余,同车仍有三分之一旅友没有返回。早回的旅友报怨说,太不自觉了,整整等了四个多小时。有旅友问导游,黄山的旅友咋那么多?许导说,这种状况,黄山三十年不遇,淡季客人胜似旺时景。说也奇怪,往年,这个时期是黄山的雨水期,常常是阴雨绵绵,今年是滴雨未下。待旅友全部上车,天全黑了下来,我们一行连夜乘车,赶到了黟县的宏村。</p> <p class="ql-block">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这句话,一直让我们心驰神往。抵达宏村,入住酒店已近十点,被灯光笼罩的宏村对我们仍然充满着吸引力。我们问导游,进古村有啥要求,得到的回答是凭身份证进入,65岁以上者免费。我们放下行李便结伴而去。走进古村,但见红灯笼在夜色中闪烁,让古老的村落,更具神秘的色彩。此时的宏村,少了白天的喧嚣,多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我们走在石板路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古老的村落,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们穿行几条小巷,但见不少开着的店铺,有零散的客人闲逛其间。一座半月湖畔,有几个靓女拍着艺术照,夜幕灯光下,呈现出迷人艺术形体。由于夜深的原故,加上感受宏村的夜色氛围,我们分别留下了一些瞬间风韵后,返回了酒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是3月23日,八点来钟,我们随团进入宏村,一幅宛如水墨丹青画面,呈现眼前。村口,两棵古老的大树,傲然挺立,像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古老的村落。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 沿着石板路前行,一汪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这便是南湖。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岸边的徽派建筑、远处的青山绿树,以及蓝天白云,倒映其中,相互交织,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走过南湖,进入宏村小巷。这里的小巷,纵横交错,宛如迷宫。脚下的石板路,几经岁月打磨,光滑无比,每一步都让人,仿佛能感受历史的厚重。小巷两旁,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飞檐斗拱,错落有致。墙壁上的青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展现着微派艺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穿梭小巷,不知不觉来到月沼。这里呈半月形,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周围的建筑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岸边,游人如织,充满了浓郁的游觅气息。</p> <p class="ql-block"> 除了南湖和月沼,宏村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承志堂,这座被誉为 “民间故宫” 的古建筑,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绝伦,让人叹为观止。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南湖书院,古色古香,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里,仿佛能听到昔日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p> <p class="ql-block"> 漫步宏村,随处可见写生的学生和摄影爱好者。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相机,记录下宏村的美丽与宁静。我们忍不住拿出相机,一路上不停地按下快门,誓必要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定格下来 ,永远的、永远的留存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