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教育不是驯服,而是唤醒;不是约束,而是点燃。在阳明伏羲书院,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盏等待被擦亮的灯。今天,我们想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一个曾经迷失的少年,如何在传统文化与多元课程的浸润中,找到生命的光亮。</p> <p class="ql-block">一、迷途:当教育遇上成长的困局</p><p class="ql-block">12岁的刘少鍕曾是公办学校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不爱学习总逃课、与不良少年厮混在一起抽烟、打架、几天不回家等。家里长辈回忆:“那时的他满身戾气,对长辈恶语相向,沉迷游戏到凌晨,手指上的纹身仿佛是他对世界的无声抗议。”家庭、学校的教育已经陷入僵局,打骂无效,沟通无门,这个家庭几乎要放弃希望。</p> <p class="ql-block">二、破茧:多元化课程的疗愈力量。</p><p class="ql-block">抱着最后一丝期待,父母将刘少鍕送入阳明伏羲书院。在这里,我们以“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心学为根基,通过各种特色课程的融合,开启了他的蜕变之旅:</p> <p class="ql-block">1.武术与篮球:以刚柔之道炼心志 </p><p class="ql-block"> - 武术:每日练习八段锦、太极、武术套路,从一招一式中学会“收放自如”。教练告诉他:“武术不是对抗,而是驾驭自己的心。”曾经的暴躁逐渐化为沉静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 篮球:团队竞技让他懂得规则与协作,球场上的汗水替代了街头的游荡。</p> <p class="ql-block">2. 经典与书法:以文化之韵养心性</p><p class="ql-block"> - 经典诵读:晨读《弟子规》《孝经》等经典文本,从“孝悌忠信”中反思过往。他曾嗤笑“圣贤书无用”,如今却通过每天的经典诵读在不知不觉的慢慢觉醒着自己的内心。 </p><p class="ql-block"> - 书法修心:从开始的坐立不安到如今的安稳定坐,从握笔颤抖到字迹逐渐工整,一撇一捺间磨去心中浮躁。</p> <p class="ql-block">3. 习劳与好习惯训练:以躬身实践塑品格</p><p class="ql-block"> - 农耕习劳:在书院的菜地里,他第一次拿起锄头锄地、第一次挑水浇菜、第一次松土拔草……满手水泡换来的一筐青菜。让他明白“原来一顿饭要流这么多汗”,自此当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更明父母辛苦赚钱养家实属难!要珍惜粮食,感恩父母。</p><p class="ql-block"> - 好习惯训练:从“随意瘫坐”到“站如松、坐如钟”,从“路遇长时无视而过”到“彬彬有礼先问好”……每天的好习惯训练课都是由王震校长亲自授课的。爱生如子的王震校长办学三十年了,早已桃李满天下。如吴鸿清教授所言:“王震校长有一颗一心一意为孩子的清净心,这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三十年来王校长带过多少形形色色的学生,让学生们从自省到自醒再到自律,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育经验。好习惯训练课上亲自示范揖礼的庄重;每次返校到门口对圣人孔子像的三鞠躬;亲自带着他外出游学实践历练……渐渐的让他提起了恭敬之心,遇见长辈应当主动礼貌的打招呼,也懂得了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做了才会有……。</p> <p class="ql-block">4. 中医启蒙与音乐熏陶:以自然之道养身心 </p><p class="ql-block"> - 学习《黄帝内经》的“起居有常”,顺应天地作息。让他戒掉了熬夜游戏。 </p><p class="ql-block"> - 辨识草药时,自己看着那焦黄的烟叶才明了:“肺为娇脏,烟熏火燎伤的是自己。”</p><p class="ql-block">-音乐熏陶:情感与性格培养</p><p class="ql-block"> - 音乐可作为情感表达的出口,当自己心情低落时,听听静心的音乐,吹几首葫芦丝曲子,帮助自己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让自己心态平稳下来从而提升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三、新生:两个月见证生命觉醒 </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月的课程浸润,刘少鍕的变化让所有人惊喜: </p><p class="ql-block"> - 心静了:太极课上的“沉肩坠肘”让他学会专注,书法课上的字迹工整如他人代笔; </p><p class="ql-block"> - 行正了:篮球赛中他主动扶起摔倒的对手,餐桌上主动的帮手臂受伤的同学盛汤盛饭和加菜;</p><p class="ql-block"> - 眼亮了:日常生活中的打扫卫生、整理物品、浇花种菜等,让他能够仔细的观察每个细节之处,眼里有活能够主动帮忙做事情了。最触动是第一次放假回家——他跟长辈打了招呼后出去外面玩,一个多小时后自觉回到家里,在餐桌上他默默地帮家里的长辈盛好饭了并且礼貌地叫长辈们吃饭。那个瞬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找回了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四、家长心声:教育需要回归本质 </p><p class="ql-block">“曾以为孩子没救了,是书院的课程做到了我们十年没做到的事。”刘少鍕爷爷感慨。在与刘少鍕的家长聊天中,我们知道了他在家里的变化:“会礼貌与长辈打招呼”“吃饭前会给长辈盛饭,饭后也会洗碗了”“不再与之前的不良少年一起厮混了”……这些细节,正是教育最动人的答卷。</p> <p class="ql-block">结语:教育是点燃,而非雕刻</p><p class="ql-block">刘少鍕的故事不是奇迹,而是阳明伏羲书院“知行合一”课程的必然。我们的八大课程如同八味“心药”: </p><p class="ql-block">- 武术炼其魄,经典养其魂; </p><p class="ql-block">- 书法静其心,篮球铸其志; </p><p class="ql-block">- 习劳立其身,中医启其慧;</p><p class="ql-block">- 音乐熏其灵,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在躬身实践中看见生命的意义。在阳明伏羲书院,我们愿以武术的刚柔、经典的智慧、书法的沉静、篮球的热血、习劳的踏实、中医的仁心、音乐的熏陶、好习惯的伴随,陪每一粒种子扎根生长,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p><p class="ql-block">王老师:13707971188</p><p class="ql-block"> 17579378691</p><p class="ql-block">宁老师:199708356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