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驾--云和梯田,中国最美梯田

桃花🌸🌸开

云和梯田景区,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形成历史可追溯至唐初,兴于元、明,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景区海拔跨度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超1200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700多层。 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以庞大的体量,强大的视觉震撼力以及独特的四季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 这里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合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于层次,“云雾奇观,浮云世界”是云和梯田的一大特色亮点。 景区内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国家4A级景区之一。 景区主要分为九曲云环和白银谷(坑根石寨)两大游览区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九曲云环,梯田最佳观赏地</b></font></h3> <b>九曲云环</b>是指梯田旁的山路蜿蜒曲折,似有九条巨龙在云雾中游弋,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觉。这里是云和梯田的精髓所在与最佳观赏地。倘若运气好,便能目睹日出云海、天籁云和交相辉映所形成的“声、光、影”相得益彰的绝美之景。 云和梯田之美,不仅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在蕴藏着天人合一的人类创造和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农民辛勤耕耘,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梯田技术。 放眼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中国农耕文明的立体史册,中华民族的农耕智慧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一千年前,云和畲汉先民修堤筑埂、开垦坡地、引泉入田,巧妙利用贫瘠山地的千米落差,建造千里田畴。 畲汉两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 耕牛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人、一牛、一犁,是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 <b>流水播春</b>,梯田的一个出水口。每年稻谷收割后,农民们开始放水灌田,做田埂,以备春耕。田里灌水之后,就像一块一块的镜面,随着天空的色彩而变幻,是年中梯田最美的时候。 依山势错落分布的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一层一层散落在山间,千余米落差的山坡之上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优美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梯田阡陌纵横,田坑交错,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 站在梯田的高处,眺望远方,有许多村子散落在山间,袅袅的炊烟氤氲在屋顶上,这里似乎多了一份生活,一份烟火气。 作为云和梯田标志性建筑,位于海拔800余米高山上的“<b>天开云顶”观光平台</b>和云顶玻璃观光塔,是俯瞰梯田全景的最佳所在。 玻璃观光塔40米高,采用钢结构的花瓶式建筑,实现了360度全角度的观景体验。 云和梯田犹如一位四季美人,春穿花衫,水满层畴:夏披绿纱,禾海滚浪;秋着红裳,金穗漫山;冬裹银裘,雪毯素装。年复一年,山花不败。<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白银谷(坑根石寨)</font></b></h3> 在海拔750米高的云和梯田核心地带,有一个村子叫“坑根村”,原名“坑根石寨”,因出产过大量银矿石,又名“白银谷”。 据史料记载,明代丽水县各乡分布着多处银矿遗址,蕴藏着丰富的银矿资源,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明王朝在此设置银官局专管银矿事务。随着银矿开采业的兴起,当地人口与经济迅速发展,至元明时代达到高潮,梯田的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 在银矿开采的繁荣时期,矿工们就地取材,以石头奠基、用黄泥夯墙、拿黑瓦盖顶,沿着山涧河谷,修筑成一个个独立的院落,院落与院落在梯田之间错落分布,形成独具特色的坑根石寨。 古村依山而建,顺坡而筑,错落有致。块石为基,黄土夯墙,青瓦覆顶,卵石铺路……它低调地静静存在,犹如时光的见证者,将古朴和原始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漫步在道路小巷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木亭栈道。 <b>老茶坊</b>是一幢清代古建筑,原为村中大户的祠堂,后被改建为坑根学堂,也曾用作村委办公楼。该建筑内有两根红豆杉柱,省内罕见,现为云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各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质朴又静谧。 沿着峡谷的栈道继续往上,可抵达云和梯田景区的最高点<b>七星墩观景台。</b> 七星墩海拔近1100米,原是古人仰观星象、敬天祷告、指导农事和生活的场所,目前是华东地区宝藏级观星胜地,能俯瞰整个白银谷和梯田。 悠闲质朴的乡村气息,抛去了嘈杂与繁琐,来到这里,只剩下惬意的时光。不需要赶时间,慢慢的走走逛逛就好。<br> 它没有城市里高楼大厦的繁华,却让人更加舒适、惬意。村子里的村民,都有着自家的地,种着粮食,到了成熟的季节,麦子、玉米就晾出来。这本不是什么绝美到惊叹的景致,却满满的烟火气。<br> 小河上有一座<b>银官桥</b>,相传是当年朝廷银官检查矿工挑白银下山之处,故而得名。桥上原本并无廊屋,银官们为躲避风雨,才建造了这座风雨廊桥。 古老的坑根石寨,曾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这里保留着原始的质朴。石寨、农房、泉井,以及脚下的廊桥与远山,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我们在石巷中穿梭,漫步于石寨之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墙、一砖一瓦,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深邃。 站在这里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时,想起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矿工和农民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这片土地上的辉煌历史。 云和雪梨,一个2斤重。 云和梯田,如诗如画,是大自然完美的杰作。天籁之境,遗世独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壮丽画卷,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前来探寻。 晚上我们入住丽水市景宁畲乡古城。畲乡古城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一座以畲族文化为核心打造的仿古文旅街区,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的文化展示窗口。 古城依托畲族千年历史与民俗风情,融合传统建筑、非遗技艺、美食和山水景观,再现了畲族先民“依山而筑、逐水而居”的生活场景。 古城临鹤溪河而建,溪水穿城而过,古桥倒影与两岸灯火相映,周边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诗画格局。 暮色中沿河徐行,石阶沁着溪水的凉意,木拱廊桥如一道弯月横跨水面。柳枝轻拂桥栏,对岸酒旗微晃,有山歌混着流水声隐约传来,廊桥倒影与天际星河无声相融,恍惚踏进了畲家千年流转的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