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里的温情史诗 一一座小城的抗战记忆

刘裕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上饶抗战救援杜立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2年4月18日詹姆斯 哈罗德岛 杜立特中校率领美国陆军航空队16架 B -25轰炸机完成轰炸日本任务之后返航中国,除8号机飞往苏联海参崴降落,15架飞机75名美国突袭队员在中国赣浙闽皖区域迫降或跳伞,中国军民奋力营救杜立特行动突袭队员,共有64名队员获救,日军竟因此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场生死大救援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饶是整个救援行动的指挥中心,共有18名杜立特突袭队员在上饶获得救援并安全转移到后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上饶救援行动是上饶英勇抗战最精彩的篇章,也是上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被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它架起了一座中美人民之间和平友谊的桥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重温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历史,杜立特行动突袭队员是英雄,救援杜立特行动突袭队员的中国人民也是英雄。杜立特行动上饶救援以战火淬炼、以鲜血缔结出的中美人民友谊,激励我们永远铭记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敌的光辉历史,永远缅怀创造这段历史的伟大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吉米.杜立特</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空军四星上将、航空工程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吉米.杜立特( James H . Doolittle ,1896年12月14日﹣1993年9月27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米达。美国空军将领、杰出的特技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曾就读于洛杉矶初级学院和加州大学矿业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飞行专家和飞行教官。战后,留在陆军航空兵部队,1920年晋升为中尉,并在麻省理工学院(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学习,1925年获得高级工程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重新入伍。2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四个月后,他率领部队空袭了东京和其他日本城市。飞机随后向西飞行,大部分机组人员安全抵达中国大陆的友军防线后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空袭日本后被授予准将军衔,不久又晋升少将。1944年晋升为中将。1944-45年期间,指挥第8航空队攻击德国。战后,他重返壳牌石油公司,并在公共和私营部门担任顾问职务,1959年退休后仍活跃在航空航天业。1989 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9月2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圆石滩去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1942年4月18号,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校军官詹姆斯.杜立特尔带领80名死士(飞出去就不回来了,轰炸机太大,航母上不能降落)分乘16架 B -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以及大阪、神户等城市的多处战略目标进行了猛烈轰炸,这个后被称为"东京上空30秒"的轰炸行动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气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轰炸结束后,机队按计划飞往中国浙江衢州机场及浙江丽水、江西南昌两个备用机场。因为不熟悉航线、天气恶劣和油料耗尽,除1架迫降苏联(迷失方向了)、3架迫降中国海岸外◇其余12架飞机的机组人员都在浙赣上空弃机跳伞。落在中国境内的飞行员中,有5人死亡、8人被日军俘虏、64人被中国军民所救。日军为了找到这些美国飞行员并摧毁江浙一带的机场发动浙赣战役,造成25万中国人死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战"结束后,参加过东京轰炸行动的45名幸存者,成立了杜利特尔东京轰炸机队协会,他们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活动,追忆当年的英勇壮举,并向帮助他们的中国百姓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杜立特行动上饶大救援确立了上饶为抗战名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信江书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西古书院的璀璨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的信江书院,是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历史悠久。它最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当时名为曲江书院。廿乾隆八年(1743年),书院在后山建楼以祭祀朱熹,遂更名为"紫阳书院"。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才正式定名为"信江书院"。钟灵台上耸立的四角飞檐式魁星阁雕梁画栋,是书院的标志性建筑。而钟灵台前,还保存着春风亭、夕秀亭、日新书屋等古朴典雅的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4月18日,由上饶信江书院,上饶市文史馆,上饶市抗战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上饶抗战杜立特救援研讨会,上饶抗战杜立特救援图片展,在上饶信江书院隆重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月18日也是上饶抗战杜立特大救援83周年纪念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行动牺牲了多少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行动中,美军牺牲5人,日本死亡约50人;但中国因日军报复性屠杀导致约25万平民罹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美军与日军的直接伤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军:行动中5名飞行员死亡,包括3人溺亡(6号机)、1人坠崖(3号机)和1人后续在中缅战场牺牲(5号机 McGur 中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军:东京空袭造成约50人死亡、400人受伤,但对军事目标实际破坏有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中国的巨大牺牲,杜立特行动牺牲了多少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中国军民营救64名美军飞行员,日军发动浙赣战役报复,实施细菌战和大规模屠杀,导致25万中国平民死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军重点摧毁浙江、江西的机场和村庄,如林冲湾镇遭屠戮,幸存者记录显示"枪杀任何人,包括男女老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历史影响与争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行动虽提振盟军士气,但间接引发日军对华暴行,蒋介石曾向美方控诉这一代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美民间友谊因此深化,如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成为两国共同记忆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2月17日,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省秀书记尹弘主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会议强调:深入挖掘我省外事资源,深化与美国地方友城、青年、人文、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讲好"杜立特上饶救援行动"等民间友好故事,拓展深化经贸往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助力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饶著名的抗日战争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浙赣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饶在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浙赣战役(1942年5月一8月),这是日军为报复美军"杜立特空袭"并摧毁浙赣线机场群发动的战略性进攻,也是第三战区指挥的核心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战役背景与起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接导火索: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中队16架 B -25轰炸机空袭东京后,计划降落浙江衢州机场,但因燃油不足多架坠毁于上饶广丰、玉山等地。日军为防止盟军继续利用浙赣线机场实施"穿梭轰炸",决定摧毁该区域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军部署:调集13军(杭州方向)和11军(南昌方向)共14万兵力,东西夹击浙赣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战役过程与上饶的军事地位.第三战区指挥中心:1939年起,上饶皂头为第战区长官部驻地,统筹苏浙皖赣闽五省抗战。</span></p><p class="ql-block">上饶沦陷:1942年6月12日日军攻占玉山,13日占领上饶城区,7月1日东西线日军在横峰会师,打通浙赣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盟军飞行员救援:战役期间,上饶民众曾救助5名坠落在广丰的美军飞行员,成为战时国际合作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战役影响与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军民伤亡:中国军民伤亡25万(含上饶区域),日军伤亡2.4万。上饶全市因战役及日军占领导致伤亡2.3万人,其中死亡1.37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战略意义:虽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但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延缓其"五号作战"计划,间接支援太平洋战场,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延缓其"五号作战"计划,间接支援太平洋战场。</span></p><p class="ql-block">4.日军暴行与上饶抗战记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轰炸与"三光"政策:战役前后,上饶遭日机600余架次轰炸,伤亡超3500人;占领期间日军屠杀平民,仅玉山一县死亡6604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击抵抗:中共领导的新四军逃狱干部在玉山组建临时支部,开展游击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总结:浙赣战役是上饶抗战的核心事件,体现了其作为第三战区指挥中心的战略地位,也记录了军民殊死抵抗的悲壮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5日下午5时,蒋介石致电冈村宁次,派代表到上饶玉山机场,接受中国陆军司令何应钦的命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给驻华日军发出电令:上饶玉山机场作为战败国向战胜国投降的洽降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8月16日玉山机场跑道被大雨损坏,8月17日,蒋介石正式电告冈村宁次,日军受降地点改为湖南芷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大救援”是83年前抗日战争期间,一段发生在上饶的传奇救援故事,成就了中美友谊的一段佳话。为捜救援助杜立特等64名美军飞行员,被日军发动了浙赣战役进行报复,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大规模屠杀,使25万中国平民不幸罹难。中美人民之间的生死之交令人羡慕动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珍惜当下,而中美民间交流的蓬勃生命力,在于有无数个体用脚步丈量,用镜头记录,用真心碰撞出的鲜活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动在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段经历血与火考验的友谊,也将在岁月里扎根、生长,代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缘起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之间这个救援传奇,虽然有点模糊却将被永远铭记的友谊情感 拼图,还原历史真相,唤醒历史记忆,感知历史温度,体现了历经战争和生死考验的中美人民友谊生生不息,加强了复杂国际形势下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情感共鸣,推进了中美两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坚守,中美两国人民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杜立特行动上饶救援虽已成为历史,但由此升华的中美人民友谊告诉我们,中美相和,两国受益,世界受益。中美相斗,两国受损,世界受损。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应该成为中美交往共识,坚持这个共识,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之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