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在上学的年龄,家乡的两条河曾是我最好的陪伴。 一条大河,一条小河,一条穿城而过,一条沿城逶迤,一条离家近,一条离家远。</span></p> <p class="ql-block"> 小河离家不远,只须翻过屋后二十多米高的古城墙,可以说,一墙之隔。它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毗邻农村村民们一砍土墁一砍土墁挖出来的一条农田灌溉渠,当时我大概八九岁的年龄。渠水满灌的时候有两米多深,七八米宽的样子。小河没有开挖前,我时常领父母之命外出打猪草,捡柴火,拾麦穗,来来回回很是方便,但自从有了小河后,我再做这些事情不得不绕行很多的路,害得我心里还曾对小河产生过恨意呢。有了小河,我和小伙伴们当然兴奋极了。“不许去河里游泳,否则打断你的腿!”父亲黑着脸警告我。大人们担心又担心,但都被孩子们当成了耳旁风。清凉凉的河水,成为炎热的夏天里孩子们乐此不疲的乐园。平日里,要上学,又惊骇父亲的棍棒,我们会趁着大人们午睡,或是下午放学后的时光偷偷去河里洗澡游泳。所幸的是没有一个孩子遭遇过溺水。每年的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我和小伙伴们会结伴翻过高高的城墙,个个脱的精光,争先恐后喊着叫着跳进河里,或打水仗,或捏着小鼻子扎猛子,或狗刨食。玩累了,爬上岸,湿漉漉的光身子在盐碱土堆里来个‘驴打滚’,全身便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仿佛是油炸过的汤圆滚上了一层白芝麻。等晒够了太阳,然后大家再一起欢叫着跳进河中,河面刹时一片污浊。年复一年,小河两边的芦苇越长越高,越来越密,我们的童年也在年复一年中一去不复返。那个年代,生活虽然清贫,但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大河其实就是开都河,《西游记》里的流沙河,家乡人又称“母亲河”。我上小学时,大河离家远,或者说家离大河远。上中学后,大河离我近,近在咫尺。因为校园和开都河之间仅隔着一道河提。绵延千里的开都河,波光粼粼,水流湍急,暗流涌动,河面宽阔,风光旖旎。一座饱经沧桑的木桥,一座饱经风霜的钢筋混凝土桥,像两位历史老人连接着南北两岸。开都河的河水冰冷、清澈、碧蓝,河中的小岛上盛开着黄的、紫色的小花,茂密的芦苇,飘香的沙枣树盘根错节,交相辉映。清晨的开都河,鸟声如洗,杨柳依依。风从树林中穿过,水边的丛丛河柳,几度低伏,几度又起。夕阳下,漫天金红,我徜徉在河边,湍急的河水腾着细浪,带着细沙,潺潺流向远方。这该是一幅多么抒诗情、含画意的水彩画!耳边顿时会响起那美妙的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p> <p class="ql-block"> 往事是久远的烟云,不管是贫困的童年时代,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回想起来,我仍然有一种从心底涌出来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文字原创/周永明 编辑/周永明 配图配乐/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