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寻根问祖行(精华版)

季铁军

<p class="ql-block">  季氏兄弟,寻根问祖,走亲访友,</p><p class="ql-block">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季氏良好家风。</p><p class="ql-block"> 阳春四月,齐鲁大地,烟雨江南,清明之后,桃柳纷飞,浙江金、丽、温,闽、沪季氏宗亲一行十二人抱着诚思孝信之情,赴鲁曲阜渤海封地费县,苏常州延陵封地季子庙附近寻根问祖,访亲问友的历史观感,增强宗亲友好,守护季氏一家亲的脉动交融。</p><p class="ql-block">季时勇夫妇(景宁)季熙星(金华)</p><p class="ql-block">季红弟夫妇(义乌)季显方(青田季宅)季财廷(青田高湖)季文波夫妇(永嘉)季瑞周(永嘉)季铁军(福建漳州)季雍 (上海)</p><p class="ql-block"> 季氏寻根问祖一行,得到祥义兄弟的鼎力相助,精心细致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季氏兄弟座谈交流</p> <p class="ql-block">15日抵达常熟问村</p> <p class="ql-block">问村枫叶红,宗亲喜相逢。</p><p class="ql-block">泥马康王渡,后裔念陵公。</p> <p class="ql-block">  泥马度康王,讲述的是季陵公陪同宋康王赵构南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季陵公是南宋初年的政治人物,他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政治与军事方面</p><p class="ql-block">• 忠诚护主:在金兵入侵、宋高宗南渡的混乱中,季陵与亲事官李宝背负九庙神主(北宋九帝雕像)随行,保护了重要的国家象征。</p><p class="ql-block">• 直言敢谏:季陵多次上疏直言,敢于弹劾权贵。例如,他曾三次上疏反对梁扬祖担任发运使,还因弹劾张浚专权而得罪高宗,被贬为太平知州。</p><p class="ql-block">• 军事建言:在高宗询问攻守之势时,季陵建议固守东南之根本建康。</p><p class="ql-block">• 平定叛乱:绍兴二年(1132年),季陵平定了江西统制官吴枢及吴机、元通进犯广东之乱。</p><p class="ql-block">经济与民生方面</p><p class="ql-block">• 临安治理:担任临安府知府时,季陵在战乱后重建官府,招抚百姓,严禁军中将士扰民,使百姓安居。</p><p class="ql-block">• 广州改革:在任广州知州期间,季陵严惩赃官,没收赃物价值数千万缗。他还重定税例,减税十分之三,使得税收收入增加三倍,军民丰足。</p><p class="ql-block">文化与学术方面</p><p class="ql-block">• 学术成就:季陵学问深博,著有《白云先生集》十卷,但已佚。</p><p class="ql-block">• 文化影响:他长期处于南宋初年的权力中枢,对龙泉青瓷的兴盛可能有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个人品质方面</p><p class="ql-block">• 刚直不阿:季陵因刚直得罪权贵,多次被贬,但始终不改其志。</p><p class="ql-block">• 深得民心:他在广东的政绩受到当地士民的称赞,人们刻石颂其德。</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季陵在南宋初年是一位忠诚、刚直、有才能的政治人物,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南宋初年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宗亲建刚,季老师热情讲解并款待。</p> <p class="ql-block">常熟步道巷季芝昌故居玉兰树</p> <p class="ql-block">季芝昌,清道光年间探花,军机大臣,闽浙总督,领兵部尚书衔,是举荐左宗棠,沈宝祯的恩师。其旧居已于日军侵华时炸毁。只留下两棵玉兰树。</p> <p class="ql-block">15日住靖江南园</p> <p class="ql-block">抵达季市镇,</p><p class="ql-block">参观季振宜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季振宜(1630—?),字诜兮,号沧苇,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官员、藏书家、版本学家和校勘家。他的主要业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官场政绩</p><p class="ql-block">• 地方治理有方:季振宜初任浙江兰溪知县,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治理有方,为百姓所称道。</p><p class="ql-block">• 直言敢谏:季振宜为官恪尽职守,风节凛然,多次上书弹劾权贵。他曾弹劾大学士刘正宗、吏部尚书黄廷机、侍郎岳思泰等人,揭露其独揽权要、结党营私、收受贿赂等行为,这些官员最终被参倒。</p><p class="ql-block">• 为民请命:康熙九年,季振宜在巡视河工时发现总河臣借协济之名向各州、县加派钱粮,导致百姓负担沉重,纷纷逃亡。他上奏康熙皇帝,恳求豁免百姓的额外负担。康熙皇帝批准了他的奏章,豁免了泰兴县当年河夫银27000两,同时扬州所属各州、县也得到了宽减。</p><p class="ql-block">学术与文化贡献</p><p class="ql-block">• 编纂《汇集全唐诗》:季振宜花费10年时间,将唐诗编纂成《汇集全唐诗》共717卷160册,收录了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这部作品成为康熙御定《全唐诗》的底本。</p><p class="ql-block">• 藏书与版本学贡献:季振宜的藏书极为丰富,被誉为“富甲天下”。他所藏的宋版、元版、抄本多达100多种,27000余卷。他还编纂了《延令宋版书目》(又名《季沧苇书目》),为后世的版本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p><p class="ql-block">文学成就</p><p class="ql-block">季振宜的诗风文采及治学之勤尤为人称道,他著有《听雨楼集》2卷、《精思堂集》和《诗稿》2卷、《奏疏》2卷,但这些作品如今已散落不知何处。</p><p class="ql-block">综合评价</p><p class="ql-block">季振宜的政绩、学术贡献和文学成就都极为突出。他在官场上以清廉、正直著称,敢于为民请命;在学术上,他通过编纂《汇集全唐诗》为后世的唐诗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版本学和藏书方面,他的贡献也为后世所称道。他的多方面成就使他成为明末清初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季氏一门四进士</p> <p class="ql-block">16日抵达临沂</p> <p class="ql-block">临沂,熙星部下李总的款待,赵书记,叶总陪同。</p> <p class="ql-block">17日拜谒季文子庙</p> <p class="ql-block">  先祖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国政33年,辅佐了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以下是关于季文子“业绩”的详细分析:</p><p class="ql-block">政治业绩</p><p class="ql-block">• 稳定政局:季文子在鲁国政治动荡时期,通过驱逐公孙归父出境等手段,有效稳定了鲁国的政局。他执掌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但始终一心安社稷,为鲁国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开启三桓政治:季文子上承其祖成季之遗风,下启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政治。他的努力使得鲁国三桓得以顺利成长,最终成为日后凌驾于鲁君之上的强势卿家。</p><p class="ql-block">廉政业绩</p><p class="ql-block">• 倡导节俭:季文子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之风。《史记·鲁世家》记载,他“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此来收揽人心,并招纳人才,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的这种节俭行为在鲁国朝野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俭朴的社会风气。</p><p class="ql-block">• 树立榜样:季文子的节俭行为不仅影响了鲁国的官员,还影响了他的家族成员。例如,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因瞧不起季文子的节俭行为而被其父幽禁,后来改过自新,也仿效季文子的做法。</p><p class="ql-block">社会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人才汇聚:季文子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行为,吸引了众多人才归附。他的节俭和廉洁为他赢得了人心,使得更多有能力的人愿意为他效力,从而增强了季氏家族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后世传颂:季文子的节俭和廉洁被后世传颂,成为古代官员的楷模。他的事迹被记载在《史记》《国语》等古籍中,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综合评价</p><p class="ql-block">季文子在鲁国的执政期间,通过稳定政局、倡导节俭、树立榜样等措施,为鲁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政治智慧和廉洁自律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季文子的“业绩”主要体现在政治稳定、廉政建设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他的节俭和廉洁成为他最重要的政治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季文子先祖文</p><p class="ql-block">维</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二五年,岁次乙巳,三月二十,季红第,季向军,季雍,季铁军等浙,魯.沪、闽.季氏后裔一行十六人,谨以清心赤诚之奠,致祭于季文子庙前,</p><p class="ql-block">赫赫文子,鲁之贤卿。春秋之际,历佐三君。襄公宣公,成公继兴,公在朝堂,社稷以宁 。</p><p class="ql-block">公行俭德,邦家之光。无衣帛妾,粟马不养。金玉无藏,重器弗张,廉风凛凛,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莒仆之赂,公直谏匡。齐晋周旋,汶阳归疆。诸夏盟好,非公不昌,攘夷之功,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时逢乱世,权奸逞强。公心向鲁,社稷为纲。三桓擅权,私欲昭彰,公独守正,清风满囊。</p><p class="ql-block">魯国之民,感恩难忘。立祠祭祀,世代传扬。庙堂煌煌.德馨弥彰,英灵如在,佑我家邦。</p><p class="ql-block">今我来祭,敬呈心扬。缅怀高风,瞻望景行。愿公庇佑,福泽永长,山川焕彩,家国安康。</p><p class="ql-block">尚飨!</p><p class="ql-block"> 季氏后裔:季红第夫妇,</p><p class="ql-block"> 季熙星</p><p class="ql-block"> 季铁军</p><p class="ql-block"> 季雍</p><p class="ql-block"> 季文波夫妇</p><p class="ql-block"> 季财廷</p><p class="ql-block"> 季显方</p><p class="ql-block"> 季时勇夫妇</p><p class="ql-block"> 季晓东,建西,</p><p class="ql-block"> 季文静,季向军等谨敬</p><p class="ql-block"> 2025.4.17</p> <p class="ql-block">抵达费县</p><p class="ql-block">与向军宗亲和丁老师交流。</p><p class="ql-block">受到好客山东宗亲们的真心接待,赠送宗谱和书籍。</p> <p class="ql-block">考察季桓子井,季氏鄪国旧址。</p> <p class="ql-block">17日抵达曲阜参观孔庙孔府</p> <p class="ql-block">拜谒周公庙</p> <p class="ql-block">18日抵达邹城</p><p class="ql-block">参观孟庙孟府</p> <p class="ql-block">抵达台儿庄古城</p> <p class="ql-block">19日抵达扬州</p> <p class="ql-block">20日抵达泰州</p> <p class="ql-block">20日抵达南京,受到各地赶来的宗亲的热情欢迎和款待</p> <p class="ql-block">拜谒灵谷塔</p> <p class="ql-block">南京宗亲的盛情款待,赠礼品。</p> <p class="ql-block">21日抵达丹阳季子庙</p> <p class="ql-block">拜谒江阴季子祠,季子墓</p> <p class="ql-block">江阴季子祠</p><p class="ql-block">• 季子祠门厅与孔子十字碑:</p><p class="ql-block"> 门厅位于季子祠的入口处,建筑风格古朴庄重。其正中立有孔子所书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此碑是季子祠的重要标志性文物,碑身历经岁月沧桑,但仍保存完好,碑文字体苍劲有力,彰显着孔子对季子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君子殿与季子塑像:</p><p class="ql-block"> 君子殿是季子祠内的主体建筑之一,殿内正中的季子塑像栩栩如生,展现了季子的儒雅风度和高尚品德。季子身着古代服饰,手持书卷,面容祥和而庄重,让人不禁对其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至德殿与吴氏世系:</p><p class="ql-block"> 至德殿内供奉着吴国历代国君的神位,其中周文王的画像庄严肃穆,两侧则是泰伯、仲雍以及吴国其他君主的牌位。殿内还陈列着吴氏世系图,详细地展示了吴氏家族的传承脉络,体现了吴氏家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季子墓墓园:</p><p class="ql-block"> 墓冢位于墓园中央,呈圆柱形,周围石砌,高约 4 米,上为封土,生长着一些植物,显得古朴而庄重。墓前立有“延陵季子之墓”的墓碑,两侧有驼碑的赑屃,赑屃形态生动,雕刻精美,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围廊碑亭及戏台:</p><p class="ql-block"> 围廊碑亭位于季子祠内,其墙壁上刻满了历代文人咏季子墓和季子庙的诗作,这些诗作不仅是对季子品德的赞美,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戏台位于墓园入口处,背河而筑,飞檐翘角,具有典型的江南古典建筑风格,戏台上的“吴歈古韵”四字,彰显了此地的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江阴季子祠位于江阴市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而建的祠堂。季札,字子札,号延陵,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季札曾三次让出王位,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被传颂千年,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江阴季子祠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江南古典建筑特色。祠堂内有门厅、君子殿、至德殿、墓冢等主要建筑。门厅内陈列着季子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物,供游客了解和参观。君子殿内供奉着季子的塑像,殿内还展示了季子的名言警句和相关故事,让人感受到季子的高尚品德和智慧。至德殿内供奉着吴国历代国君的神位,体现了吴氏家族的传承和文化脉络。墓冢位于祠堂内的一处高地上,周围绿树环绕,环境幽静,墓前立有“延陵季子之墓”的墓碑,碑身庄重而古朴,体现了后人对季子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 江阴季子祠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季子文化的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了解季子的生平事迹和高尚品德,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江阴季子祠也是吴氏后人祭拜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家族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祥义兄弟与季氏宗亲话别</p> <p class="ql-block">  季氏宗亲开展寻根问祖活动,历时八天,行程涵盖常熟问村、季芝昌故居、靖江季市镇、季振宜纪念馆、临沂季文子庙、季桓子井、费县鄪国旧址、曲阜孔庙、孔府、周公庙、邹城孟庙孟府,丹阳季子庙,江阴季子祠等多个历史文化遗址。活动涉及江苏山东多个城市,包括常熟,临沂,费县,曲阜,邹城,台儿庄,泰州、扬州、丹阳季子庙、南京、江阴季子祠等地。</p><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中,季氏族人与多位族亲及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座谈,如季建刚、季向军、季凤来、季朝有、丁兆铭老师等,并受到款待。在南京,受到季洪赞,季友为,季军,季友坤,季中,季明冬、季海群,季益等江苏,南京,盐城本家的热情接待。寻根问祖活动,得到上海季祥义、祥武兄弟的全力支持,以及晓东、建西周到的服务,季雍、时勇精心策划安排。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过程,让参与者深切感受到了季家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以及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血浓于水,情重于山!此行圆满结束,又是新的开始,愿季氏天下一家亲!常来常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季氏良好家风。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