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4-21,巴塞罗那,多云。</p><p class="ql-block">到达巴塞罗那第2天,今天的游览日程十分充实,上午先后打卡了三个“高迪之家”,下午及晚上则走了兰布拉大街,游览了巴塞罗那海港及沙滩。</p><p class="ql-block">今天早餐后约9点出门,坐地铁3站路,先去参观高迪的第一大杰作--圣家堂参观,想碰碰运气看能否入内游览。一出地铁口,立刻就被圣家堂的建筑气势所吸引所震撼。不过到了售票厅一问,果然预约参观早已满员无法进入,无奈只能绕场一周,从各个方位角度来观察整个建筑。</p><p class="ql-block">离开圣家堂,步行约半小时,我们来到了高迪的第二个作品“米拉之家”。今早出门时,青旅接待小姐姐给了我们二张“米拉之家”门票优惠券,不过此劵最后未被售票处认可,而是给了我们老年人优惠--门票19欧/人(包括讲解导游机)。随后我们花了约1.5小时,随着参观路线依次游览了米拉之家的“公寓-阁楼-屋顶”三大部分。</p><p class="ql-block">结束米拉之家参观已过中午,继续步行不远,便来到了高迪的第三个作品--巴特罗之家。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试图买票进入,而是外观打卡后就离开了,随后我们简单买了“烤爸爸”(土耳其烤肉夹饼)作午餐后,便回青旅休息了。</p><p class="ql-block">下午3点半再次外出,沿着巴塞罗那最著名的兰布拉大道步行,先来到了高迪的第四个作品--桂尔宫,简单打卡后离开,直接来到了海港边的“哥伦布纪念碑”瞻仰,随后来到巴塞罗那海滩,吹风踏浪看海鸥,与一路过来及海滩上的如织游人一起,共享节日的快乐和休闲好时光。</p><p class="ql-block">傍晚约6点半,我们坐公交车离开巴塞罗那港湾,一路观赏市景回到青旅。晚餐后我们第三次外出,一路漫步走过加泰罗尼亚广场及兰布拉大街,想感受一下巴塞罗那的民间夜文化,可惜除了满街的游人外,只见到有个别几个街头“铜人”及弹唱艺人,只能略感失望,回去休息了。</p><p class="ql-block">明天我们将继续在巴塞罗那游览,重点是参观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题头图:圣家堂外景</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全称赎罪圣家大教堂,是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p><p class="ql-block">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1883年高迪接手,直至1926年他去世时,教堂仅完工约20%。目前教堂仍在建设中,预计2027年左右完成。圣家堂融合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和哥特式等多种风格,建筑外形十分独特,中央部分为全塔楼尖顶组成,有18座塔楼,最高的中央塔象征耶稣基督,高达170米,直指苍穹,气势十分雄伟。教堂有三个立面,东侧的诞生立面刻画耶稣诞生场景,西侧的受难立面描绘耶稣受难,南侧的荣耀立面展现人类对神性荣耀的赞美。内部以树状柱子支撑屋顶,彩色玻璃窗让光线梦幻,营造出神圣氛围。</p><p class="ql-block">1984年,还在建造中的圣家堂,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尽管至今仍未完工,但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2010年,圣家堂又被教皇本笃十六世指定为宗座圣殿,使得圣家堂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圣家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典范,凝聚着高迪的天才智慧与人们对信仰和美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当前,圣家堂在建筑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已得到业界及民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成为全球游客和信徒向往的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家堂南立面实景</p> <p class="ql-block">繁复的北立面局部实景</p> <p class="ql-block">外墙西立面局部</p> <p class="ql-block">侧楼立面</p> <p class="ql-block">尖塔顶部及局部装饰实景放大</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Casa Milà)外景</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中庭之一。</p><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Casa Milà),又称拉佩德雷拉(La Pedrera),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街,是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建造于于1906-1912年间,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占地1323平方米,有6层,实际由两栋独立楼房组成,有3个门面、2个入口和1个地下停车场。米拉之家以波浪形立面闻名,白色石材砌成的外墙如波涛起伏的海面,铁条构成的阳台栏杆似海藻。屋顶上奇形怪状的构件,如烟囱、通风口等,兼具实用与艺术功能。内部空间布局灵活,没有直角,墙面与天花板曲线相接,采光中庭让每户都能双面采光。米拉之家是新艺术运动有机形态、曲线风格的极端代表,展现了高迪独特的建筑美学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参观米拉之家的公寓部分。</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的阁楼(建筑顶部的架空层)。</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的屋顶部分</p> <p class="ql-block">打卡高迪的第三个作品--巴特罗之家</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位于巴塞罗那格拉西亚大道43号,是高迪1904至1906年翻修改造的建筑,也是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代表。其设计灵感源自圣乔治屠龙救公主的传说,建筑外观独特,外墙由蓝色和绿色陶瓷装饰,起伏有致,阳台仿若张开的大嘴,屋顶像龙脊,还有形似骨头的支柱,远看色彩和谐又奇诡。房子内部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一楼主厅是精华部分,顶部有巨大螺旋造型,像大海漩涡,漩涡中心是海葵样的顶灯。天井被瓷砖铺满,顶部深蓝色,越往下越浅,直至白色。阁楼采用悬链拱,模仿恐龙身体结构。2005年,巴特罗之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的局部外景</p> <p class="ql-block">高迪的第四个作品--桂尔宫门面</p> <p class="ql-block">风韵十足的兰布拉大街</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兰布拉大街,是巴塞罗那最著名街道,也是欧洲著名林荫大道。它北起加泰罗尼亚广场,南至哥伦布纪念碑,长约1.2公里。这里曾是河流,“Rambla”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沙子”。大街分为五段,沿途有波盖利亚市场、维尔雷娜宫、利索剧院等知名景点。作为“流浪者大街”,街头艺人表演和“真人雕塑”是特色。街道两旁书报亭、花店等鳞次栉比,洋溢着活力与热情,承载着巴塞罗那历史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的佛朗明戈舞蹈馆。</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海港边的“哥伦布纪念碑”。这是西班牙第一个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顶部的哥伦布雕像(放大版)</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底座部分的狮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海港游览区步道。独特的桥梁造型。</p> <p class="ql-block">港湾边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航行中和在修中的游艇</p> <p class="ql-block">巴塞罗那海滩。</p> <p class="ql-block">在米拉之家公寓及屋顶花园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jv1ydr" target="_blank">南欧自由行-12-续游萨拉戈萨</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