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课堂,深化初高衔接

独山子第三中学教研室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2日,克拉玛依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与独山子区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在独山子第三中学联合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高效课堂、深化初高衔接”为核心,通过“同课异构”的创新形式,深度探索物理课堂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旨在搭建初高中物理教学交流平台,推动区域物理教学质量协同提升。</p> <p class="ql-block">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吸引了独山子第一中学、独山子第二中学、独山子第三中学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共同参与,大家齐聚一堂,共研教学新径。</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独山子第二中学的杨艳老师以高中教师的专业视角,为初中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浮力》课程。杨老师的课堂风格沉稳自然,语言精准凝练,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她巧妙运用导学案贯穿教学全程,并精心设计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程中,杨老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浮力的现象感知切入,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浮力的定义、方向;通过深入浅出的推导,揭示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再到带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重难点在层层递进的探究中逐一突破,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独山子第三中学的周丹老师精彩呈现《浮力》新授课。教学中,周老师展现出严谨治学的风范,对教学细节精益求精。她精心设计学生分组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探究中,直观感受影响浮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同时,巧妙运用导学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精准把握课堂节奏。</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中,周老师以液体压强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与推导,带领学生探寻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构建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她善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不仅从物理原理出发解释生活现象,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克拉玛依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申运涛老师和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国钢老师围绕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维度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评课交流。两位专家老师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既肯定了教学亮点,也针对优化方向提出专业建议,为参与教师带来深刻启发。</p> <p class="ql-block">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成效显著,为后续教学和教研工作带来诸多启发。在教学方面,通过“同课异构”,不同教师对《浮力》课程的多样演绎,让教师们清晰看到教学方法、环节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启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课程更具逻辑性与趣味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而初高教师的交流互动,为初中物理教学指明方向,教师们意识到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前为学生高中物理学习做好铺垫,如在初中阶段适当渗透高中物理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依托克拉玛依市高中物理工作室与独山子区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的协同发力,成功搭建起跨校、跨学段的教研新平台。实践证明,这种创新型教研模式打破了学段壁垒,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为后续开展同类活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未来,应进一步鼓励更多学校与教师参与其中,推动联合教研机制常态化,通过集体备课、课题共研等形式,凝聚群体智慧,攻克教学重难点,促进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