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送行记

优悠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1131938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编辑 优悠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亲和孩子,是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当一个女孩成为妈妈的那一天起,她的心就不再只属于自己,从此她与这个小生命紧密相连。牵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每个阶段都牵动着她的心,这种牵挂,伴随她终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学生跟我聊天,给我讲她正月送儿子去城里搭车的故事。 她儿子读大二了,个子比他高出两个头,年后返校去外地上学,她执意要送儿子上长途车站,在母亲的眼里儿子再大也是孩子。儿子开始不要她送,见她坚持就答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她特意为儿子做了荷包蛋,可儿子说不饿吃不下,一口水都没喝。上了去城里的车,儿子一句话不说,他们一前一后地坐在众人中,她因为有点晕车,到达客运站时忍不住哇哇吐了一地。儿子还只是默默地看着她一言不发,她以为肯定是儿子不愿她来送行才会这样,心里很不是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能搭早班车,他们从这个南站向北车站走去,她叫儿子停下吃早点,儿子还是说吃不下,只顾自己往前走,把她拉下一大截。到那个车站一看发车的时间,比南站还要晚,他们就又往回走,还回南站。儿子仍然只顾自己走着,好像漫无目的的走着,穿过了大街也不回头,她也跟着穿过街,儿子把她拉下了十米、二十米……又穿过一条大街,到了第一个车站,一直没有回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停住了脚步,站着,不去追,也不再穿过街,就那么望着儿子渐渐远去,渐渐混入了人群,渐渐看不到了,她的眼睛一片模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心中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难道孩子大了就这么不愿和妈妈一起行走了吗?她的心好痛好痛,向来好强的心一下子柔软得仿佛拧成一团。她艰难地转过身,泪水不断地流着爬满了脸颊。她掏出手机给儿子发信息:“既然我此行是多余的,那我回去了,祝你一路平安!”她无力地向回走,极力地抑制着不让啜泣声发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忽然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分钟后她的信息铃声响了,是儿子的。“妈,对不起。我今天的情绪很坏,昨晚那女孩和我分手了。我本来不想跟你说的。实在对不起,我不该把这心情发泄在你身上,你这么老远的来送我,又晕车,我却这样对你,说千万个对不起也难表达我此时对你的歉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看到这个短信,终于长长地吐了一口堵在心中的闷气,既有了些许的轻松又增加了一丝的担忧。为儿子不是因为她来送行生气而释怀,又为儿子因为一个女孩如此地低沉而怅然。于是她继续给儿子发短信,劝慰他想开点,要振作,要自强。儿子回了信:妈,你放心,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你别担心我。你回去吧,自己要保重身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子的车还没开,她怎么能先回去呢?她进了超市,买了饼干、饮料和水果,拎了一兜,返回去车站,送到儿子的手中,亲眼看着儿子剥开香蕉吃起来,亲眼看见儿子脸上有了笑容,她才稍稍放点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学生讲完后,深深地叹口气说:“做妈妈的,心窝是个无底洞,为孩子永远操心不满。”是啊,为了子女,父母有操不完的心,甚至哪怕是冒生命的危险也在所不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天下的母亲为子女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让别人去赞颂和敬佩,也不图儿女的回报。她们只希望儿女们能理解,能知道妈妈的心有时候也是很柔软的,也需要呵护与温暖。只是她们从不表露,因为能看到他牵挂的儿女快乐幸福,她们就有无上的快乐幸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