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工作(三一2)

小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妇幼是全市首屈一指的专科医院,我的加盟就是多了一打酱油的,从事的是党务、文秘、宣传教育、人事劳资等辅助工作,与郁副院长同在外面办公室,里间是院长和书记。每逢上级领导来院检查工作时,楼梯口那莅临指导的描红粉笔字才是我炫耀的资本,楼下那块黑板报也是我的招牌,可惜我是不会插图的瘸子。94年卫生系统篮球赛,院里女多男少只能组织女队,院长钦点我出任教练,我忙不迭解释:教练无法胜任,陪练应该称职。那次我还居然给她们陪出了一个女子篮球冠军。</p><p class="ql-block"> 终归术不同不便为谋。95年3月,从姐夫那里获知市里新成立的政法单位正在招考。因有“约法三章”在先,没房,我在姐姐家打地铺;不能安排老婆工作,一直免开尊口;五年内不得调动,那就偷偷摸摸报个名总不至于犯法吧。哪曾想考试、体检竟然一蹴而就,现已万事俱备,只差考察。之前姐夫还给我秘密联系了天元区纪委,巧合的是两个单位不约而同地通知我同一天前来妇幼对我考察政审。至此,我已无半点退路,只得如实向领导报告。万没想到,李院长虽百般不舍,还是为我大开绿灯,并建议我挑选前者。于是乎,我在尚未办理调动手续的情况下,就提前来到市政法单位上班,协助开展招录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姐夫和哥哥全是军人出身,我是例外,现在终于当上警察成为了半个军人。新的单位面临新的选择,但我犯了大错,光考虑轻车熟路留在了政工部门,如果选择业务部门重新开始,必将是另外一番风景。在政工部门前前后后一呆就是20年,中途因体制改革到两个业务部门轮岗3年,后几年又因体制调整,挂在业务部门却从事工会工作,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政工部门并非某些人眼中的权力部门,纯粹是业务部门的服务员。一天到晚没歇着,回想起来又说不上究竟做了啥,全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道不明,不被理解不被看好甚至还有上下两头受气的时候。开始几年热情似火,对每个干部的基本情况一清二楚,工资结构与级别烂熟于心,职称材料被省厅领导赞不绝口,连年被评为先进政工单位。特别是2011年,个人集市政法系统和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厅优秀党员和优秀政治工作者、连续三年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于一身。之后逐渐回归平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p><p class="ql-block"> 在业务部门的三年,我每天循规蹈矩、默默无闻,但有一件事可谓轰动全局、震惊省厅,堪称我今生的高光时刻。2003年11月,我转任二科副科长才半年,就在业务刚刚入门时,省厅四处举行本方向业务培训暨技术比武。我们已在科内确定老李为参赛人选,然而主管领导与一把手商定后点名让我去参加。于我而言,参加培训确实很有必要,但如果论比武,我不垫底才怪呢!我猜想肯定有人等着看我笑话的,比武结果揭晓之日必定是我难堪之时。</p><p class="ql-block"> 地市局加上厅四处共30多人组成一个班,三天培训结束后即是模拟考试,总分150分我只得到可怜的53分,排在倒数第四。这个成绩虽在预料之中,但又心有不甘。我苦思冥想,无计可施,只向主讲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增加一个讲解模拟卷的环节!没成想就是这个别人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居然让我成为一匹十足的黑马而一炮走红!</p><p class="ql-block"> 次日正式比赛,总分增至200分,我的考试成绩竟意外地飙升到146分,仅次于第一名2分,第三名则与我相差17分。其中有道分值达30分的题,模拟卷无人做来,第三名还是厅四处给我们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其难度可想而知。正式卷我居然把它给“蒙”出来了,而且全班独一无二,当时那高兴的劲头简直无以言表。说“蒙”一点不假,它纯粹靠的灵感,属偶然之偶然,过后若再给我一百道此类题,我也极难做出一道。不过即使抛开那30分,我也能以116分的成绩步入三等奖行列。</p><p class="ql-block"> 其实,第一名还是省厅临时修改了评分规则,故意让那位老肖高出我2分的,若按原规则我将比他还要多出3分。这个秘密只有我这个当事人心知肚明,第一名的老肖都大概率蒙在鼓里,它将成为永远不会解封的秘密。因为有话在先,第一名将被评为技术尖兵,每月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津贴,此等荣耀不可能授予我一个新兵蛋子,后来去部里比武也是派的第一名和第三名。我单凭这次出奇制胜成为黑马,让省厅四处上上下下津津乐道,也让我局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从政以后,我恪尽职守,勤奋努力,同所有公务员一样渴望得到施展能力的平台,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然而事与愿违,虽然最终弄了个三级高级调研员,但远非一帆风顺。客观上僧多粥少,我又不在重要的业务岗位,其实主观上还是自己的性格使然。我个性鲜明,重情重义、刚正耿直,又不善言辞、不谙世事,不会见风使舵,不会溜须拍马,属于领导不待见的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我不被重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机会都是擦身而过,只能望洋兴叹。</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提任6个主任科员,候选人中4个副科长我是之一,而且我的民意票高居第二,最后竟榜上无名。第二次,与老黄竞选办公室主任,无论民意票数还是理论测试成绩,我都成碾压态势胜出,无奈朝庭没人说话,又被无情弃用,不过省厅是足足拖了十个月后才正式下文,个中坎坷昭然若揭。第三次与老文参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前面民意与第二次如出一辙,不出所料,我又一次成了陪衬。不过文件中老文的新任职务成了纪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则长期由他人兼任。第四次,提任一个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民意票数我高居第一,这时主要领导临时来个骚操作,找我单独谈话,以“下次还有希望进班子”为借口让我退出这次竞争,通过如此私下运作后再来一轮民主推荐,这样硬是把他们心目中的那位领导夫人给运作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此后,凡是诸如此类的好事,不再像过去那样公开,一改所有符合条件的都纳入候选人参与民主推荐的方式,而是事先就已目标明确地内定提任人选,然后找一个不构成威胁的人作为陪衬,我连候选人都进不去了。最后那次内设机构高配,一次性增加几个副处级领导岗位,又给新领导大显身手用“自己人”的机会,此时我已年龄偏大,激情不再。</p><p class="ql-block"> 期间,我在单位还上演了一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戏。我负责的政治部,工作繁重,通常配有4人,后减到3人,其中还有一个闲人。那次主要领导通过党委会要将我那唯一的帮手小杨抽去业务部门,我据理力争,但胳膊哪扭得过大腿?!于是我当即断然书面辞职,并同时电话报告省厅主管领导。在政府机关公然挑战领导权威,这可需要何等胆量啊!在省厅领导吴主任的干预下,虽然最终小杨给留了下来,但可想而知,我由此业已成为十足的“边缘人”。</p><p class="ql-block"> 其实来到这单位不久,我就错过了一次平步青云的绝佳机会。当年那次没去成团县委是被动的,这次可是自己主动放弃的。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马书记需要一个兼开车的秘书,其夫人是我要好的同事,她亲自找我征求意见。而我深知自己文字功底薄弱,驾驶证又刚到手几天,就这样因为缺乏自信而葬送了一次大好前程。被选中的那位方同志,现在正坐在省司法厅厅长的位置。要是我当时不是那么幼稚急着拒绝,而是先去请教一下姐姐姐夫,那么我的简历肯定会改写;即使还在教师岗位,以我当年的能力和名气,评个正高职称应该是大有希望的;如果不离开妇幼,进到医院领导班子分管行政或者纪检估计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可事实上并没有如果,我也不去纠结这个如果了,上帝给我关闭了一张门,自然会给我打开一扇窗。我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平平安安退休后,每月还有上万元的固定收入,哪是我那一同割牛草的发小能比拟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长达43个年头的工作,偶尔也有那么一丁点小闹心,但那都是一闪而过不值一提的小插曲,总体来说已经非常顺利、非常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