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二街的慢街,大连城市中又一处网红打卡地。4月中下旬,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45年的海棠花盛开,和着70多年的老建筑,处处诉说着大厂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街道两侧是大连钢厂和大连化工厂的家属楼。苏式风格砖结构的三层楼房,修建于1950年左右,算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新型小区,现已列入城市保护建筑名单。2007年钢厂搬迁后,老城区逐渐衰落,40%居民迁离。2019年改造,三层老楼保留、工业管道装饰,再结合墙体彩绘和主题文化墙,便形成了200多米的文化长廊。<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变好,居民回流,一派新气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暖花开时节,区政府、街道时时举办海棠文化周,有各种活动,这里不一一介绍。几个小姐妹相约前往,拍照打卡,好不热闹。</span></p> <p class="ql-block"><b>附:交通</b></p><p class="ql-block">公交车:6路、20路、409路、410路、503路、519路、807路金家街地铁站下车,或乘轻轨在金家街轻轨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p> 1905文创园 <p class="ql-block">说到大厂情怀,工业情结,前几天有事去沈阳,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我也十分感兴趣这方面的主题,去了老厂改造的“1905文化创意园”,在这里一并记录。</p> <p class="ql-block">1905文化创意园,原址是沈重集团的二金工车间。该车间始建于1937年。2012年开始改造和修缮。因沈阳工业诞生于1905年(第一家工业企业落成),改造后此处便命名为1905文化创意园。</p><p class="ql-block">园内那大型的工业遗存—铁西(钢水浇铸)、天吊、钢架,满满的工业遗风,承载了为新中国工业发展而奋斗的铁西人的青春与热血。摄影好去处。我想像里面有咖啡厅,可以在那里多坐一会,有些遗憾,全是卖创意小商品的。尽管如此,在偌大的厂房和巨大的钢架面前,我一步一停留,深深地为新中国工业发展而骄傲,也被那些当时奋斗在一线的工人们而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