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香晕染人生——世界读书日随笔

凤凰涅槃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在夏夜的蝉鸣里,我总爱蜷缩在老屋的木窗边,借着昏黄的煤油灯翻动书页。那时的书,是贫瘠生活中的一捧清泉。家中仅有的几本课本,被我摩挲得边角卷起,纸页泛黄,却成了我最初的乐园。语文课本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葚,仿佛伸手便能触碰那湿润的泥土气息‌。我趴在窗台上,对着月光一遍遍背诵,仿佛文字里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咒语。</p> <p class="ql-block">一次偶然,同学借给我一本破损的《安徒生童话》。书脊开裂,内页残缺,但那些故事却如星火般点燃了我的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风中蜷缩的身影,丑小鸭在湖面倒影里的惊诧,拇指姑娘乘着荷叶漂向远方的孤勇……这些画面在煤油灯下跳跃,将现实的粗粝晕染成童话的柔光‌。那时的我尚不懂“书香”为何物,却已感受到文字渗入生命的温度——它像一滴墨,落在素白的宣纸上,悄然扩散,勾勒出最初的斑斓。</p> <p class="ql-block">少年时,我常徘徊在县城图书馆的旧书架间。那里的书脊斑驳,尘埃在阳光中浮沉,却让我第一次触摸到“知识”的重量。一本《鲁迅全集》让我窥见文字的锋芒:狂人日记里的吃人隐喻,阿Q精神里的国民性批判,像一把解剖刀划开蒙昧的皮囊。我抄录下那些尖锐的句子,在笔记本上写满批注,仿佛与百年前的先生隔着时空对话‌。</p><p class="ql-block">高中那年,我偶然读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孔多小镇的雨季绵长,家族轮回的宿命如咒语般缠绕,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字让我震撼到失眠。我躲在宿舍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完整本书,清晨醒来时,枕边仍弥漫着油墨的气息。那些文字教会我:孤独不是深渊,而是通往自我认知的甬道;疯狂不是堕落,而是对抗荒诞的盔甲‌。从此,阅读不再只是消遣,它成了我重塑灵魂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大学图书馆的穹顶下,我常凝视古籍区的线装书。帛卷上的篆字如游龙,竹简上的隶书似磐石,一部《论语》承载着两千年的仁礼之道,一卷《庄子》流淌着逍遥天地的哲思。读《史记》时,我仿佛听见太史公在烛火下的叹息;翻《陶庵梦忆》,又随张岱梦回西湖的雪夜扁舟‌。这些文字不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民族血脉的延续。</p><p class="ql-block">曾参与人教社的读书活动,为《少儿国学》撰写《论语》读后感。当我写下“君子和而不同”时,忽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不是复刻古人的衣冠,而是让经典的精神在当代语境中重生。就像苏轼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李杜的诗句穿越千年仍能叩击心扉——书籍是文明的基因库,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段基因的携带者与传递者‌。</p> <p class="ql-block">工作后,地铁通勤的碎片时间里,我总捧着一本诗集。艾略特的荒原、里尔克的秋日、辛波斯卡的清晨,这些句子像一粒粒种子,落在喧嚣的缝隙里,静待发芽。某日读到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恍然惊觉:阅读恰似一场无声的晕染,它不改变生命的底色,却让粗糙的纹理变得细腻,让苍白的画面生出层次‌。</p><p class="ql-block">去年回乡,翻出儿时的课本。泛黄的纸页上,当年用铅笔标注的“精彩段落”依然清晰。哥哥笑说:“你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可算找到了?”我摇头——黄金屋太冷,而书香是暖的。它不承诺功名,却馈赠更珍贵的事物:在《百年孤独》中学会悲悯,在《追风筝的人》里读懂救赎,在《庄子》的寓言中触摸永恒‌。</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长卷,总有风雨滂沱处。那年寒冬,我因一场重病困于病房。白墙冷寂,药水刺鼻,唯有枕边一本《我与地坛》成了避风港。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地坛徘徊的身影,与窗外枯枝重叠,他写:“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攥着书页,仿佛握住命运的绳索。那些文字如针灸般刺入麻木的神经,疼痛中生出清醒——原来苦难并非绝境,而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落笔‌。</p><p class="ql-block">某夜读到《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在矿井下的独白让我泪湿被角。他蜷缩在潮湿的巷道里,用报纸裹着《牛虻》抵御黑暗,煤油灯映着书页上的句子:“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那一刻,病房的惨白竟透出暖意。书籍教会我:困顿时,文字是裂缝中的光;绝望时,书香是泥泞里的舟‌。</p> <p class="ql-block">书架上的每本书都是一扇未关闭的窗。推开它,可听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的沉吟,可见普鲁斯特在玛德莱娜蛋糕的气味里打捞逝去的年华,亦可随三毛穿越撒哈拉的风沙,在荷西的墓前种下一株橄榄树。</p><p class="ql-block">书香晕染的人生,从不止于知识的累积。它是将他人的悲欢化作自己的血脉,将历史的尘埃凝成生命的琥珀。正如苏轼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墨色渗入灵魂的宣纸,那些读过的字句终会化作眉宇间的从容、谈吐中的温润,以及面对命运跌宕时,那一抹淡然而笃定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文/凤凰涅槃</p><p class="ql-block">图/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