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村,田园风光惹人醉 <p class="ql-block">作者:阴汉武</p> <p class="ql-block">妻子闺蜜第二次来成都,遇上了嘀嘀哒哒的落雨天,驱车前往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这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想让妻子闺蜜感受一下这里田园风光的氛围,进入战旗村,却与我上星期天刚带两孙子来这里一停车位留寻的境况截然不同,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冷清。我想:或许,不是周末,或许,是一直下雨才导致湿冷冷的街面上人少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停车场停的车辆不多,我们从停车场出来,首选的目的地“村里一天,吃遍全川”的壹里老街。尽管湿冷的石板路老街上行人寥寥,打着花雨伞,踏着被岁月打磨的光滑如绸的青石板路,那曲古巷深处充满古朴、雅致韵的古街,耐看的木阁楼,用废轮胎、旧瓦罐打造的景致,还有红灯笼、油纸伞等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让人恍惚踏入了记忆深处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街,穿越陈列着风谷机、拌桶、背篼等一件件传统农耕实物的天府农耕博物馆,便到了战我最喜欢的乡村十八坊。说真的,每次来唐昌镇战旗村,迷住我的不是柏木河、柏条河双河环抱,沙西旅游环线穿村而过的“上风上水、生态宝地”之美誉的生态田园村庄,而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热士上的村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了的热门打卡地——乡村十八坊。</p> <p class="ql-block">布鞋老作坊,是十八坊中名气较大的一个作坊了。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唐昌布鞋”千层底儿,棉布面儿,不同与一般布鞋的是毛边槽眼布鞋,需经过打布壳,打堂底,捶底,砂边等32道工序,比一般布鞋更耐穿。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还买了一双“唐昌布鞋”。听说,邓小平以前穿的老布鞋,均出自唐昌径的“唐昌布鞋”铺。看来,一双轻便、舒适、柔软的普通耐穿的老布鞋,不仅老百姓爱穿,就连中央首长也喜欢。</p> <p class="ql-block">到酱油坊,我一下子又找回了儿时的感觉。奶奶,今天去王家铺子(公私合营)打上五分钱的醋,晚饭酸酸的吃上一顿面条。这是我幼年时,邻居杨奶奶和她孙子来福的对话。我小时候,邻居杨奶奶家的日子真苦,她老伴去世早,儿子又患肝癌没有了,儿媳妇给杨奶奶丢下大儿子,领着小儿子远嫁了。生产队时期,杨奶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挣工分,每到年底,粮食缸早早就见底儿,一算账还欠生产队的钱。年年如此,奶奶家的日子一直很艰难。那时,老百姓的生活大多捉襟见肘,五分钱就可以打半斤醋。现如今回想起来,真的令人唏嘘。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大孙子看了战旗村的酱油制作过程,对我说,爷爷,从第一年夏、秋季的选种和日晒夜露,到了冬季,又得将呈黃褐色酱醪密盖,移藏室中。至翌年夏季,复移出晒露,豆粒已变紅褐色,甜味香味,还得将酱醪进行压制,榨出酱油,基本才算完工,这要花费好大的劲,生产酱油、醋的叔叔阿姨们真的太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喜欢小酌两杯的我,每次到烧酒坊,看到酒糟子堆积如山的酒坊,闻闻米糠香的香曲香味,就迈不开步子,都要购两瓶“战旗村”白酒。因为,现如今使用食用酒精、食用香料甚至是工业酒精等添加成分,加水勾兑的白酒可以做到鱼目混珠,若不是资深酒友很难发现。纯粮酿造的白酒,虽然价格稍微有点高,但喝后不上头,让人喝起来确实放心稳当。</p> <p class="ql-block">乡村十八坊采用“前店后厂"方式经营的传统工艺作坊,有豆瓣坊、酱油坊、陶艺坊、榨油坊、酿酒坊,还有布鞋坊、蜀绣坊、竹编坊、布染坊等等,在战旗村,乡村十八坊算的上是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肚子咕噜噜咕叫了,便轻车熟路地来到朋友杨开明的“战旗香椿苑”农家乐。战旗村400多户村民居住的类似小别墅的建筑,楼下设卷帘门车库,房前屋后,还能种花种菜,是政府建设的新农村示范点,有设施齐全的村文化室,幼儿园和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是开展文化活动和交流的场所,承载着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功能,极受村民喜欢。</p> <p class="ql-block">战旗村里有好多像村民杨开明一样,在自家屋里开办的“农家乐”餐馆。在成都干了八年厨师的杨开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那年回到家乡率先开办了“战旗香椿苑”农家乐,每天,他忙前忙后为前来战旗村游玩的旅客安排中、晚两餐的美味佳肴,由于价格便宜,每人每天只收60元,远近闻名。杨开明还是战旗村经营观光车的第一人,需要坐观光车的旅客还可免费乘坐他的观光旅游车,欣赏战旗村的优美风景,将奔波疲惫一扫而空。</p><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的我们,乘上杨开明的观光车开启了绕圈巡游的路程。一路上,杨开明向妻子闺蜜介绍:战旗村是个蔬菜专业村,原名叫集凤大队,总人口4400余人,蔬菜种植面积2000多亩,人均耕地的有一亩。2015年,战旗村将13亩闲置集体土地出让,收益超700万元。2023年,战旗村集体总收入687万元,全国各地赴战旗村参观旅游总人数超过了百万(人次)大关。</p> <p class="ql-block">金星湿地公园“大平小不平”,因古河道冲击和近代河流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真是一处很不错的地方,路边的黄花风铃木黄灿灿的,一个连一个的荷塘,还有荷花,下雨天还有人在钓鱼,妻子与闺密看的眼睛都直了。杨开明介绍:战旗村以薰衣草花田为核心吸引物,拥有花田新村、妈妈农庄、微美田园、生态果蔬等主题区域,周边柏木河、柏条河双河环抱,河流两岸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真的是游客休闲散步、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春早、夏热、秋雨、冬暖,温和多雨,温差较大,雾多的战旗村,路边除绿油油的麦苗,脆脆的生菜,看着最多的还是一片又一片的猕猴桃园,我问杨开明:“战旗村的果树是不是主要以猕猴桃为主呀?”杨开明笑了笑说:“除了猕猴桃,种得多的还有耙耙柑、梨子、苹果、桃子,种类可多了。”</p><p class="ql-block">杨开明还说道,离村子三里路的地方,还有一处叫横山的小山丘,那是有上千亩地的红叶,四月和十一月是最美最红的季节,有时间,我带你们去山上转一转?</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从湿地公园返回锦江路的路上,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别墅,白墙灰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亮丽。妻子闺蜜惊叹道,“这房子真漂亮!盖这房子得花不少钱吧?”</p><p class="ql-block">“不贵不贵,这是在自己的地上盖的,一千多一平米就能修起来。”杨开明平静地说。</p> <p class="ql-block">临别之际,我们久久不愿移目,战旗村曾经的农田阡陌,如今蝶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实在舍不得离开那静谧悠然的乡村景致的战旗村,满心都是对这份宁静美好的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