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名:野渡无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128482</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3月24日游览里约热内卢。3月23日游览完伊瓜苏瀑布傍晚开始此行第四飞由伊瓜苏飞到里约,晚上品尝了巴西烤肉。第二天开始游览里约市容,用大半天的时间游览了耶稣山、科帕卡巴纳海滩、天梯教堂、塞勒隆台阶,下午开始本行程的第五飞巴西里约飞智利圣地亚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的海滨城市,它不仅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更是南美最具标志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首先游览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建筑,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基督像。基督像坐落在约热内卢耶稣山上的雕塑。耶稣山(科尔科瓦多山)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海拔709米。汽车给我们送到耶稣山半山腰,在此我们乘坐缆车上山,我就看见了基督像的背影,迫不及待的拍下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缆车终于来到基督像前,游人如梭,想拍一张画面干净的照片很难。基督像(救世基督像)矗立在耶稣山之巅,高达38米,张开双臂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不仅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也是里约热内卢最重要的象征。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里约热内卢市区的壮丽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待登顶直面圣像,方知何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眺处,瓜纳巴拉湾的碧波中浮着糖面包山及一些小岛,恰如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喻。14公里长的尼泰罗伊大桥横卧碧波,正应了杜牧“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工笔写意。而远处马拉卡纳体育场的环形穹顶,恰似苏轼“万人鼓噪慑吴侬”的磅礴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尼泰罗伊大桥是一座连接里约热内卢市与尼泰罗伊市的跨海大桥,全长14公里。从耶稣山上远眺,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座大桥横跨海湾,将两座城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尼泰罗伊大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也是里约热内卢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山时山岚渐起,云雾缠绕林间,倒教人想起王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空灵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由耶稣山去科帕卡巴纳海滩路上车拍风景,不知道是什么教堂,但是建筑优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站游览科帕卡巴纳海滩。科帕卡巴纳海滩是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海滩,长达4.5公里,以其美丽的海滨风景和丰富的夜生活而闻名。导游介绍说:周末里约市民喜欢来这里度过,市民会穿着“牙签比基尼”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然后会在旁边的酒店里面吃烤肉、唱歌,甚至跳起欢乐的舞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趣的是,海滩与耶稣山互为观景点,恰似卞之琳《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哲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告别科帕卡巴纳海滩,我们的车向天梯教堂驶去,途中看到耶稣山、面包山以及城市纪念碑,城市纪念碑建筑独特,令人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站参观里约大教堂。里约大教堂又称天梯教堂,是一座造型独特的现代建筑,是里约热内卢的又一地标性建筑。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彩绘玻璃窗和雕塑艺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里约大教堂外面正在装修,工人在高空作业。教堂门前是耶稣睡在长椅上面的雕像,表示他的苦行生活,暗合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四站塞勒隆台阶,这里是我今天最喜欢的地方,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简直是摩肩接踵,好难拍摄。塞勒隆台阶位于里约热内卢的拉帕和圣特雷街区之间,是一条由智利艺术家乔治·塞勒隆用来自60多个国家的瓷砖、陶片和镜子铺设而成的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台阶,是里约热内卢的著名街头艺术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乔治·塞勒隆是一位来自智利的旅行艺术家,以卖画为生,曾游历过50多个国家。1990年,塞勒隆定居里约热内卢后,开始用废弃的瓷砖改造家门口的阶梯。这一举动逐渐演变成一项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捐赠者。经过多年的创作和完善,塞勒隆台阶最终成为一条长达125米、拥有250级台阶的巨型艺术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塞勒隆台阶怀孕女子的画像反复出现,谜团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般引人遐思。我们在台阶留影时,忽然领悟到智利艺术家二十年的坚持,恰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现代诠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许多情侣、夫妻在这里拍下纪念照,留下了他们幸福的瞬间。我也在塞勒隆台阶红绿方格之间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与这条充满艺术气息的台阶共同见证了时光的流转。在这里我们也见到了中国元素的瓷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特雷街上的壁画或涂鸦栩栩如生,仿佛将整条街道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画廊。我漫步在这条街道上,欣赏着每一幅作品,感受着里约的艺术氛围与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塞勒隆台阶下方的贫民窟,里约贫民窟最大特点是集中在山上,而且房屋都是红砖原色,似乎永远在建设中,与山顶基督像形成刺眼对照。这让我想起雨果的叹息:“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里约将神性与世俗、绚烂与困顿都写进了山海长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我们来到马拉卡纳球场在外围看看,球场前有球王贝利的雕像。挥手告别贝利,我们的车驶向机场,准备飞往智利的圣地亚哥。此次里约热内卢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也领略了它的艺术与魅力。这段旅程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