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一部分:立命之学

大美霞

<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聊《了凡四训》第一部分:立命之学。</p><p class="ql-block">了凡第一次遇到长鬓飘逸、相貌堂堂、仙人气概的神算孔先生,幸亏年轻的了凡恭敬地向他致意,赢得了孔先生的关注。他对了凡说:你命中注定是读书做官人,明年就可以升学。并且劝诫本想做医生的了凡读书。</p><p class="ql-block">了凡把他带回家中,向母亲引荐,并且试探他的术数,这位孔先生给了凡算了几卦,说在县考中名列第14,府考中名列第71,提学考名列第9。第二年应考名次完全吻合,全都应验了。他又为了凡算了终生的运势吉凶,某年应升任四川某地的地方长官,在任三年半便告老还乡。53岁那年的8月14日丑时寿终正寝,无痛无病安详离世,连几点几分都算清楚了,一辈子注定没有子嗣。</p><p class="ql-block">袁了凡把这些全都记录下来,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选拔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料。从此以后他更加相信生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发迹迟早都有一定的时间,于是无所奢求,此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终日静坐,无心看书,后来遇到云谷大师,了凡便告诉云谷先生说,我被孔先生算的明明白白,一生的荣辱和生死都是注定不变的,就是我要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了。云大师笑着说:原来你也是凡夫俗子啊,只有平凡的人才受命运的制约,极其高尚的人天数不能限定他,极其凶恶的人,天数也对他无可奈何。你20多年来的一举一动,都被孔先生算得一清二楚,没有丝毫差异,岂不是个平庸的人吗?于是了凡问道:“天数可以逃避吗?”。他回答:“命运由我自己创造,福泽任我自己追求”。《诗经》《尚书》中说的很清楚,像道德仁义之类,取决于自身修养,当然可以通过努力来求得,一切福田不离人心,从内心自身寻求,不仅仅能获得道德和仁义,而且内外两方面都可以有所收获。只是向自身以外去汲汲以求,则这种追求必须符合天道。云谷又问道。孔公预测你终身命运怎样?他说你自己估量一下应不应该有子嗣,应不应该53岁寿终正寝?如果不能积累功德,从而获取福报。处事没有耐心,不能宽容他人。经常自以为。才智过人,我行我素,言语随便,此种都是薄福之相,怎么能够通过科举取得成功呢?和气能化育万物。我容易生气发怒,这是应当没有子嗣的第二个原因,</p><p class="ql-block">---仁爱之心是繁衍生命的根本,残忍之心是不育的根源。我矜持而自爱,珍惜名声和气节。常常做不。到舍己救人,这是应当无子嗣的第三个原因,多说话则消耗真气,这是应当无子嗣的第四个原因,嗜好饮酒。会损耗生命,这是应该无子嗣的第五个原因。喜欢通宵。通宵消遣,不能入睡,不善于保存元气,涵养身心。其余各种过失和罪孽很多,恕不一一举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