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城春日 邂逅薛福成故居的旧时光…

csy

<p class="ql-block">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的薛福成故居: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超过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踏入故居,“钦使第”三个大字高悬门楣,那是光绪帝御笔亲题,历经风雨,依然散发着威严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轿厅,有匾“西轺堂”,“西轺堂”喻义宅第的主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2月,曾经以三品京堂候补的身份出使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西方四国。有曾国藩的对联“句里江山随指顾;堂前水木湛清华”。是主人和客人进门落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前面一顶八抬大轿为薛福成所用,后一顶四人大轿是薛福成母亲所用…</p> <p class="ql-block">正厅 正中高挂着曾国藩书写的“务本堂”匾额,有翁同龢书写的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对联。据说这是举行重大礼仪、会见重要宾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备弄长100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轴线上的花厅,装修精美,</span>有匾额“纯粹超迈”和“志力宏毅”,是主人与客人赏玩书画古董的地方。对联“功名待绘凌烟阁;霄汉常悬捧日心” ,作者张裕钊。张裕钊与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 ,是薛福成的同僚。</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后面是一道东西向的高墙,墙中间是一座砖雕门楼,门额为楷书“怀德维新”。这将“第”和“宅”前后分开,公务访客至此止步,内眷一般也很少跨出这道门。</p> <p class="ql-block">怀顾堂一副对联:“甘茗代醪名论如乐,清声向月和气在云”,这副对联出自左宗棠。</p> <p class="ql-block">西园更是春日里的一抹亮色。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在蓝天的映衬下,勾勒出优美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故居的庭院中,春风轻拂脸颊,带来丝丝甜意。天井回廊间,花木繁茂,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秀石玲珑,错落有致,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与周围的建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听雨舫对联是“雨箨风梢画意,高山流水琴心”,由彭玉麟题写。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列为“中兴四大名臣”,并有“大清三杰”之一的美誉,在晚清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楼之间、楼四周都配以“回”字形走廊,故称为转盘楼</p> <p class="ql-block">转盘楼是中轴线上最后两进(第五、第六进)房屋,高两层,面阔各十一开间,楼之两端还各有厢楼连接,平面组成“回”字形,中间一个长方块是大天井。它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转盘楼,有“中华第一迴楼”之称,内部空间开阔,给人一种大平层空间的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建筑风格上中西合璧,二楼走廊栏杆采用当时先进的车床加工工艺制成,填补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传经楼地处后花园的西北角,仿照宁波"天一阁"形状建造而成。"传经楼"这三个字是清末战功赫赫有名的左宗棠的手迹,意为藏书万卷,传之后世。</p> <p class="ql-block">传经楼 - 檐廊抱柱对联:“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树长风烟” ,作者清代书法家伊秉绶 。此联暗喻百年树人方能保世代昌盛。</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戏台的设计符合声学原理,戏台采用穹隆屋顶,后置隔音屏风,声音通过屋顶和屏风反射,与池水产生共振,能产生很好的声响效果。主厅和戏台一水之相隔,有一种隔水听音的悠远感觉。</p> <p class="ql-block">故居内薛福成生平介绍…</p> <p class="ql-block">建筑文字介绍 很细致 看后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故居有“薛氏家族实业发展大事记”展厅,薛家的缫丝业端雄霸一方,名扬天下…薛福成是我国资本工商业的发起者,晚清变局中的思想摆渡人…</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薛福成故居,不只是一处建筑的瑰宝,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 …无锡民间所说的薛半城 名副其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