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德里

子虚

<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NEW DELHI)乃印度共和国首都。新德里是印度首都及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根据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报告》,人口为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位于印度的西北部, 东经77度,北纬28度,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南方附近。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新德里是在古老的德里城基础上扩建而成,1911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1929年初具规模。1931年起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成为首都。</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乃隔着一座印度门(the Indian Gate),印度门以南为新德里,印度门以北为老德里。</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政府主要机构集中在市区从印度总统府到印度门之间绵延几公里的宽阔大道两旁。国会大厦为大圆盘式建筑,四周绕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圆柱,是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但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全部为印度风格。总统府的屋顶是个巨大的半球形结构,鲜明地带有莫卧儿帝国的遗风。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新德里还是全国交通的中心,有5条国家级公路、6条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还建有两座机场。</p> <p class="ql-block">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p><p class="ql-block"> 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着无数各地来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p><p class="ql-block"> 老德里其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因陀罗神(雷神)之住所”。</p><p class="ql-block"> 8世纪曲女城的土邦王迪里重建此城,由于古代诸侯割据,征战不休,新德里几经兴衰,历尽沧桑。</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旧德里是最后一座保存下来的城市。在城区和郊外还保留着不少古城的断壁残垣,至今古城有6座。</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1060年印度教王国阿里南格帕尔国王时期建造的拉拉科特;1304年卡尔吉王朝阿拉·乌德·丁国王时期建造的西里城;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时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罗兹·夏·杜洛拉克时期建造的弗罗兹巴德;16世纪莫卧尔王朝时期建造的普拉纳奎拉等。遗留下来的旧德里,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 罕下令在1638年动工兴建的。</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12世纪末,征服印度的外来穆斯林开始在这里建都。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七个德里城中的最后一座,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杰汗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七个德里城中的最后一座。</p><p class="ql-block"> 19世纪中期,英国吞并印度,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p><p class="ql-block"> 1911年,德里再次被宣布为首都。随即在德里城外的西南开始兴建一座城并于1931年完工,这就是新德里。</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旧德里展现了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新德里则是印度近代摆脱贫困独立前进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26日,独立后的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定都新德里。</p> <p class="ql-block"> 筆趣德里·新老无别</p><p class="ql-block"> 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译:亚穆纳河)西岸,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南方附近(其北方的喜马偕尔邦含义是雪域邦,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南部)。这个国家的首都有时称“新德里”,有时也称“德里”,这是因为德里本是一个古都,后来在古都旁边扩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将这个新城区称为新德里,以区别于老德里。</p><p class="ql-block">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印度门(the Indian Gate),印度门以南为新德里,印度门以北为老德里。</p><p class="ql-block"> 关于“德里”一名的来历,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德里是根据孔雀王朝的一位国王“德鲁”的名字演变而来,它是“德鲁”的变音;另有学者认为,公元前10世纪,这个城市就以因陀罗·婆勒斯特而闻名,国王阿恩格巴尔曾把它改名为拉勒高德,并且建立了许多铁柱,由于铁柱立得不稳,虽然经过加固,但仍松弛不牢,“不牢”印地语读为“梯里”,因此,这个城市便以“梯里”(即德里)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老德里和新德里已完全联在一起,印度老百姓说起首都时也通常是称“德里”,而非“新德里”。所以,称印度首都为“德里”似乎更符合现实。“德里”一词来自波斯语,意思为“门槛”,或者“门口”,也有人认为是“山冈”、“高地”、“尽头”或“流沙”,这些说法来自于古代印地语。</p><p class="ql-block"> 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着无数各地来的游客。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因陀罗神(雷神)之住所”。</p><p class="ql-block"> 8世纪曲女城的土邦王迪里重建此城,由于古代诸侯割据,征战不休,新德里几经兴衰,历尽沧桑。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于游历当下及积年积攒,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