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 遇见安阳

蓑笠翁

<p class="ql-block">文字:蓑笠翁</p><p class="ql-block">摄影:蓑笠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暖风曛,花红柳绿,人间最美四月天,蠢蠢欲动的心终于经不住美好时节的万千诱惑,我和红姐,还有小福,在一个明媚的早晨,开启了一场令人期待的暮春自驾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福是我和红姐的代步工具,一辆福特轿车,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在我们眼里,小福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朋友,甚至是家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台老车,两位年近六旬的旅行小白,一路向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在美好的季节,出去浪一浪,撒个欢儿,不知道这是勇气还是莽撞,但美好的光阴里,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终究是不负这大好春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吹着和煦的春风,伴着红艳艳的朝霞,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自驾游的第一站,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南安阳。</p> <p class="ql-block">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p><p class="ql-block">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古诗集《诗经》里的两句话。天命降下黑色的玄鸟,它降生出了商朝的始祖,居住在广阔无垠的殷地。殷商非常适宜承受天命宜,能受上天所赐百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3300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朝在此传位8代12王,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经255年。周武王伐纣灭商,殷地逐渐荒芜,沦为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王朝后期都城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遗址的发掘,大量的青铜器和甲骨文残片重见天日,让商朝中晚期的都城殷,又一次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世界由此而东望,又一次重新审视这个安静的小城——古都安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高速,走人民大道,大约十几分钟后,一座以中国古代祭祀神器“鼎”为设计意象的恢宏建筑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近博物馆,整个建筑的独特设计令人震撼,殷墟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诗经·商颂》,形状像一座雄壮的方鼎立于河流大地之间,层叠深邃,整体给人一种厚重感。建筑外观采用青铜色,顶部的青铜纹路古朴大气,周围的水池和草坪相映成趣,使得整个馆本身就像一件艺术品‌。此外,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充满了神秘感,象征着商代文明的辉煌与厚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游告诉我们,殷墟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鼎形单体建筑,是中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邑商,三个甲骨文大字镶嵌在博物馆正门的门楣上,在正门两侧有两方巨大的浅水池,水池被两侧绵延高大的草坪堆土所环抱,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都城坐落于洹河之滨,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对洹河文化的尊重,也象征着洹水在商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大门,大堂的空间很大,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只大鸟的雕塑悬浮在在大堂的正上方,其设计思路应该来源于诗经里的那句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为三层建筑,共设有八个展厅,以“伟大的商文明”为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以及甲骨等文物4000件套。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楼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为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和基石,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一楼东南角的“殷墟车马遗迹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车马坑和殉葬坑,历史更迭,木铜朽蚀,一代王朝的恢弘盛景已随岁月悠然远去,唯有深埋地下的车马遗迹和不朽骸骨引领着我们穿越千年时光,一窥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景象和奴隶社会中贵族们的骄奢淫欲及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二层和三层展出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和甲骨。这其中包括出土于安阳市武官村的司母戊大方鼎(复制件,原件存放于国家博物馆),出土于妇好墓的司母辛方鼎和亚长墓最为珍贵的青铜亚长牛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我们了解了伟大的商文明,让我们知道了武丁和妇好,知道了亚长,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的古代文明,让我们为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以揭秘的形式,展现商代铁血武将亚长的悲壮。 可以看到契刻占卜记录刻字规范,工整秀丽。“子”是这批占卜记录的问卜者,其与商王武丁、妇好的关系极为密切,拥有号令商王朝其他诸子及诸侯大臣的至尊权威。占卜内容“日记式”展示了“子”的日常生活,涉及祭祀、贡纳、军事、田猎、宴饮、舞乐等诸多事项,生动再现了商王朝“王子”的方方面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解码文明密码,还原商代“王子”形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夏祖先用青铜铸就了一个时代,用甲骨文书写了一段历史,黄土之下的商代文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星空中会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不虚,遥远而厚重的商代文明为安阳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探秘寻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一楼到三楼,我和红姐用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才将大部分展品欣赏完,神奇而精美的文物令人赞叹和震撼,当下午一点,我们走出西门出口时,才感觉到已经饥肠辘辘了。</p> <p class="ql-block">打开导航,转过几条街,穿过几条小巷,与一碗扁粉菜和一盘油酥饼相约在胡同口,鲜香浓郁,口感爽滑,我和红姐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计划中的第二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巧合的是,正好赶上闭馆日,这让我们错过了对中国文字最佳的学习机会,这是我们安阳之行的最大遗憾。有人说,遗憾是人生常态,但遗憾也是一种期待。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走进文字博物馆的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门外拍一张照片也算是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不成文字博物馆,安阳还有天宁寺和文峰塔。</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位于安阳市文峰南街西段,创建于隋代仁寿初年(601——604年),五代、宋、元、明、清均有修葺。清乾隆37年,彰德府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规模达到鼎盛,被誉为“南北丛林之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天宁寺建筑群曾经占地数百亩,精美的殿堂楼阁,数不胜数,恢弘浩大,但曾经的神奇终抵不过历史的变迁,多少绝代的风华俱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惊艳世人的天宁寺塔和不远处的钟楼被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宁寺塔,又称文峰塔,立于古天宁寺院内,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天宁寺塔通高近40米,共分五层,由下而上逐级增大,呈伞状,风格独特。塔分三个部分:塔基、塔身、塔刹;塔基为八角地栿,上筑圆形扩张仰莲塔座。塔身立于圆形莲花须弥座上,呈平面八角形,各层较低矮,交错分布有通风窗。正门门额上刻“文峰耸秀”四个大字,塔身假门隔心雕有盘龙、璎珞等图案。倚柱上浮雕腾龙和卷云。八面门窗之上部各有一幅高浮雕图案,内容是释迦牟尼降生、修行、说法、涅、侍佛和南海观音等佛传故事,形象生动古朴、端庄丰满,具有晚唐造像遗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游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她说,最初设计塔型为纺锤形状,但在修建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于是半途收工,塔于是成为今天上大下小的样子。此说法未必是真,聊作一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宁寺塔内有旋转楼梯直通塔顶,站在塔顶平台,可俯视整个安阳全貌,向远眺望,太行逶迤,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可惜,由于保存文物的需要,几年前关闭了塔顶通道,我们未能登顶,阵风吹过,塔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清脆悦耳,似在抚慰,又似在叹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时间不足于和安阳促膝长谈,但与安阳相遇,却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阳,不仅仅是一个安静而神奇的地方,更是一个尊重历史令人期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殷墟,天宁寺塔,文字博物馆,古洹河… …,在古城安阳,正静静地等着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