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玛雅古迹之帕伦克古城

滴水书屋

<p class="ql-block">  离开墨西哥城,我们乘飞机飞往比亚艾尔摩萨,然后驱车前往原始深林中的一座小城帕伦克入住。这是通往西侧约8公里处的帕伦克遗址必经之路,小城处处洋溢着悠闲自在的乡村风情,一条主街道,傍晚灯火迷离,优雅的小餐厅连排于月色下,各种肤色的游客喝着酒、吃着美食,轻松快乐。</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们赶在大批量游客到来之前,来到了玛雅古典期后期的代表性遗址——帕伦克古城。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湿润,虽然有点热,但对于我们这些来自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人来说算是很舒适了。这座在原始森林内长眠约800年的遗址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这一地区自公元前便有人居住,7 世纪时在帕卡尔国王及其儿子恰恩,巴尔姆国王统治时代急速发展并迎来了最为强盛的时期。遗址拥有 500 栋以上的建筑几乎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过,其繁荣并不长久,9 世纪起城市遭到阶段性的放弃,10世纪末期在托尔特克族入侵时已经进入废墟状态,之后便长眠于原始森林内。</p> <p class="ql-block">  1746 年,德·索利斯神父到访此地,玛雅的历史性碑文与帕卡尔国王的地下坟墓等激动人心的发现相继问世,帕伦克逐渐成为闻名世界的遗址。遗址在发现时,大多数的建筑仅保留有装饰屋顶的部分,墙壁上的石灰雕刻呈红色与蓝色等鲜艳的色彩。不过,遗址惨遭之后到来的西班牙人的掠夺与纵火,失去了众多装饰墙壁与玛雅文字的石板等。</p> <p class="ql-block">  帕伦克得以发掘并修复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1993年在13号神庙内发现了“红色女王”的墓室等,至今还是有很多未解之谜。城市被放弃的原因不明,在没有车轮的时代建造巨型金字塔的方法至今无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  站在玛雅人的生命树(吉贝树,广州小导游说成木棉树,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下听导游介绍阳光闪烁下的废墟中的玛雅王国,想象着一千多年前在这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前曾经有过的盛大祭祀场景。不由得感叹人类之渺小与无助,玛雅人修建那么雄伟的建筑只是为了向上苍祈求,努力的活着。同时更感叹岁月之沧桑和无情,所有的故事都随风飘散,留下来残垣断壁和片言只语让后人去猜。</p> <p class="ql-block">  帕伦克遗迹约有1500多个庙宇,而我们今天看到开放区仅占5%。 距离入口最近的建筑是头盖骨神庙。神庙中央设有类似拱门的入口,立柱根部刻有兔子头盖骨的浮雕,用望远镜才能看到,令人毛骨悚然。</p> <p class="ql-block">  旁边较矮的神庙,有草棚搭设的保护通道,我们走了进去,用火山岩堆砌的狭窄通道尽头有一个墓室,用铁栅栏锁住,据说是"红色女王"的墓室。</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的高大建筑就是这里最著名的碑文神庙。高23米的神庙在帕伦克最为强盛的675年由帕卡尔国王(在玛雅语中意为盾)主持建造,692年,国王去世后由其子恰恩·巴尔姆国王继续建造并最终完工。因神庙最上部拥有刻着600字以上碑文的石板而得名。碑文内容为玛雅文字,描述了历时2世纪的帕伦克家族的历史,是玛雅文明研究的重要资料。神庙正面有69级十分陡峭的阶梯,最上部共分为5个房间,最中央的房间内有刻着碑文的石板。各房间的门柱上也刻有帕卡尔国王的浮雕等。在这座神庙的地下帕卡尔的石棺就在那里,5吨重的一整块巨大的石棺盖上的雕刻显示,帕卡尔将首先前往玛雅地下世界西巴尔巴(Xibalba)@,然后向上攀登传说中的世界树(Word Tree)。帕卡尔为其重生之旅装备齐整,戴有令人惊叹的死亡面具,质量最为上乘的玉颈圈、项链和戒指。他的石棺展示了他祖先的形象,让人想起玛雅玉米神的象征意义,玛雅玉米神象征着轮回和再生的永恒循环。站在神庙的下面,我们只能看到它的雄伟和沧桑,上面所描述的文物,多数都被存放到博物馆,因为不允许攀爬,留在现场的也是看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条水渠,我们来到另外一个神殿区域,这里有太阳神庙、玉米神庙和十字架神庙。我们首先爬上太阳神庙,神庙内部墙面上刻有象征太阳的由盾与枪组成的战神,内部还有642年称赞帕卡尔国王的碑铭。在上面可以拍摄到十字架神庙。</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又爬上十字架神庙。这座神庙视野特别开阔,坐在高高的岩石边上的阴凉处,俯视水渠对面的遗址最中心、最气派的建筑——宫殿,微风徐徐,浮想联翩。想象着当时落后的建筑技术,如何建造出这么规模庞大的城;那个20吨重的石棺是怎么制成的,5吨重的石盖怎么盖上的?想象着不同阶层的人们穿梭于宫殿与神庙之间,都在做些什么。那座高15米的四层塔楼上面,是谁用什么仪器在观测天体?骑着双头美洲豹接受母亲王冠的帕卡尔国王是仁慈的还是残暴的?一切都没有答案。</p> <p class="ql-block">  十字架神庙中的一件雕刻颂扬了人间的王国,其中描绘了玉米,玉米对玛雅人的生存十分重要,因此玛雅人认为玉米是圣物。在一个创世故事中,玉米神创造了人类。玉米神在故事中以叶状(多叶)造型出现但它也以尖头造型这一标志性造型出现,这与玉米棒的形状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左手边的玉米神庙显得那么古老和矮小。类似拱门的入口以及上部左右两侧表示玉米叶与人类脖颈的窗户是这座神庙的特征所在,所以被后人称为玉米神庙。而十字架神庙因内部嵌板中心处有一幅十字架图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景区,里面有许多小摊贩,卖各种关于玛雅文化的商品,有按照玛雅日历与游客出生年月相对应的星象标志,各种看不懂的图腾。一位现场在 鸟的羽毛上作画的艺人很是特别,他用各种鲜艳的颜料在羽毛上画山画水画鸟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沁园春·梦玛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乙巳之春,余游墨西哥,入帕伦克遗址,登十字架神庙。俯瞰残垣断臂之古城宫殿,犹梦回玛雅,词以寄之。</span></p><p class="ql-block"> 此乃何方?玉米成林,金塔接天。看王骑双豹,绿翎环佩,民拼全力,血祭神怜。敬月追星,宏开历法,一脉文明千古叹。悲风切、听硕然长石,凿出新棺。</p><p class="ql-block"> 梦沉神庙思澜。却唤醒、沧桑堆四桓。问遗民何去?碑文谁识?亡灵犹在,玛雅焉还?信彼轮回,苍生有愿,残暴仁慈尽化烟。老吉贝,独从来无语,不懂人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宫殿中有骑着双头美洲豹的怕卡尔国王神像。绿咬鹃被玛雅人视为羽蛇神的化身,只有国王和高级祭司才有资格佩戴这种长达一公分的翡翠般尾羽。吉贝树被玛雅人奉为生命之树,连接天界、人间与地狱。</span></p> <p class="ql-block">  午餐我们选在69公里外的蓝水瀑布景区。餐厅的外面有许多妇女和小朋友在卖香蕉、玉米等食物。我把带来的零食分给她们,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这里被誉为全“世界最纯净瀑布”。瀑布高约100米,宽30米,湍急水流从石灰岩断层倾泻而下,在阳光折射下形成绸缎般的蓝色水幕,我们换上游泳装备,穿上救生衣,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跳入瀑布前的水域,逆流游向瀑布。水是清凉的,深浅不一,穿着救生衣游泳要艰难许多,很快我们就接近了瀑布,我们在当地人的示范下用背靠向瀑布前的岩石上,感受瀑布的冲击力,然后再潜水穿过瀑布,进入瀑布后面的岩洞里,真是够刺激的,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融入到瀑布中。上午参观玛雅古城的闷热和沉重一扫而光,留下来的是无尽的兴奋和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