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青蓝工程】青蓝相继,共筑教育梦——展览路小学第五届青蓝工程分享交流(八)

展览路小学教导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教育的美好,在于薪火相传的温暖,在于共同成长的喜悦。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一年级数学教师,我很幸运地在展览路小学这片教育沃土上,遇见了我的师傅——王健辉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师傅的引领下,我们以课堂为镜,以教研为桥,在思维的碰撞中精进教学,在校园的四季里感悟教育的真谛。这段亦师亦友的旅程,让我的教育初心愈加坚定,也让数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p> 春风化雨润无声,匠心传承见真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师傅王健辉老师是一位将教育智慧化为春风细雨的教学能手。她总能用"小火车接车厢"这样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妙趣横生。她的教案永远留有"三分空白",那是为课堂生成预留的智慧空间;她的口袋里常备自制教具,随时准备把数学变成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教学生涯不仅没磨灭她的热情,反而让她的眼神更加明亮——那是对教育不变的赤诚,是对每个孩子思维火种的珍视。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始终保持着"教学相长"的谦逊,当我分享新思路时,她会像发现宝藏一样认真记录。这就是我的师傅,用专业诠释教育的深度,用爱心传递教育的温度,在平凡的讲台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p> 新苗吐翠承甘露,雏凤清声试玉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褪去初为人师的青涩,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节奏。从最初的亦步亦趋到现在能独立构思教学设计,从紧张局促到从容把握课堂生成,每一次进步都凝结着师傅的心血。她教会我如何用教育的眼光观察生活细节,如何用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个教学环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最近的汇报展示中,我尝试将师傅"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实践,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时,我真正理解了师傅所说的"教育是唤醒的艺术"。师傅在评课时欣慰的笑容,是对我最好的肯定,也让我更加坚定要传承这份教育匠心。 </p> 青灯黄卷参玄奥,朱笔素笺琢玉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教研室,便是我和师傅最珍贵的"教研时光"。她会指着某个课堂片段问我:"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这个生成问题?"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反复推敲,从学情分析到教具准备,从语言表达到评价反馈,师傅用她特有的"问题链"引导我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难忘的是那次公开课,师傅特意留下来陪我打磨教案,她一边用红笔圈画重点,一边说:"好课就像绣花,既要把握整体构图,又要注重每一针的走向。"这些课下的教研时光,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成长,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教育者的匠心精神。师傅常说:"教研不是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对得起教室里那几十双期待的眼睛。"这句话,我会永远铭记。</p> 晴窗对语品秋韵,兰圃分香话杏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登讲台时,我常因课堂的不完美而焦虑,直到遇见师傅,才明白教育不是一场表演,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师傅说:"不要怕犯错,教育的魅力正在于那些意想不到的生成。"她让我懂得,真正的好课不是行云流水的完美呈现,而是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真实互动。和师傅的点点滴滴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课余时间师傅也会和我一起探讨学校里的校园文化。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的言传身教,让我逐渐放下对"标准答案"的执念,学会倾听孩子的"童言数语"。当她指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说"这都是数学的活教材"时,我才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生动。如今,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因弄懂一个问题而眼睛发亮,就会想起师傅的话:"教师的幸福,就藏在这些瞬间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我的师傅——王建辉老师,不仅教会我如何教书,更让我明白——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热爱传递热爱。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孩子们闪亮的眼睛时,终于懂得师傅说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深意。这份师徒情谊,将永远指引我在教育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郭旭</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晓姣、任常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