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到过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那里的早点花色繁多自不待言,卖主推销起东西来更是不遗余力,叫卖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武汉人卖早点又是另一种风格,你看得上就坐下吃,看不上就走你的路,卖主是光卖不叫。</p> <p class="ql-block">1985年4月,我在武汉备考期间,连续十几个早晨,我的早点都是在街头小摊上吃的,终于品出了武汉早点的“味”。“花色品种齐全,兼有南北风味”,这并非夸大其辞的广告语,而是确确实实的大实话。汤圆、粢饭、米粑,可让你领略南方食品的独特风味;烙饼、包子、油饼、水饺,又深得北方客人的青睐。不过武汉街头也并不都是“舶来品”,这里的“拳头产品”多着呢!</p> <p class="ql-block">热干面,这要算市场投放量最大、销售最快的一种廉价食品。它类似于南方人夏天吃的凉面,先将面条煮熟,然后趁热晾干,拌上食油摊开,吃时抓一把在开水锅里一烫,佐以葱花、榨菜、酱油、味精和湖北特有的芝麻酱。别说吃,就是用筷子在碗里搅几下,那扑鼻的香味也够诱人的。</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我未打听出名目的东西,做法很是别致——烧麦蒸熟放凉后在面糊里一滚,马上放进油锅里炸,炸至微黄捞出,撒上胡椒粉,吃到嘴里,外脆内香略带辛辣,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真正称得上武汉名点的,还是三鲜豆皮。豆皮的制作程序挺复杂,先用绿豆和米制成的浆在锅里烙一块类似煎饼、又比煎饼大得多的豆皮,再将豆皮涂上鸡蛋,把糯米饭和炒熟的肉丁、虾米、香茹、笋丁、豌豆、木耳,一层一层地摊在豆皮上,加油煎制。出锅时,豆皮师傅凭着娴熟的技艺,把锅里豆皮均匀地分成若干块,两块对夹放在盘子里,热腾腾、香喷喷的,真叫人馋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中央电视台当仁不让,多次摄下了武汉人“过早”(即吃早点)的景况,吸引了全国游客纷纷前来品尝。我这枝拙笔未能尽述的,大家还可以从电视屏幕和武汉街头去领略。</p><p class="ql-block"> 1986年1月发表于《经济参考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