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游三苏祠咏苏轼<br>千古文豪,四大行家,百代立名。<div>叹浮沉宦海,清高吏事,</div><div>酌斟客路,旷达人生。</div><div>落笔清新,行文豪放,意境超然韵味馨 。</div><div>黄州谪、唱大江东去,故垒留铭。</div><div><br>词坛研玉敲冰,借流放、诗音震党争。</div><div>历秋烟凝露,烦襟变法,</div><div>春风化雨,仁政多情。</div><div>竹杖芒鞋,生蚝鲜荔,九死南荒啸傲声。</div><div>遗篇涌、敬一腔道义,三不诠评。</div> 注;三苏博物馆,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div> 三苏父子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轼又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文章四大家。清朝名相张鹏翮(hé)曾撰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以此颂扬三苏。特别是苏轼,2000年被法国《世界报》评选影响世界的12位“千年英雄”,中国仅此一位。两宋年间,眉山进士886人,史称“八百进士”,宋仁宗因此感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州”。</div><div> 苏轼在诗词、书画、学术、工程、养生、医药、酿酒、烹饪等方面均有建树。”苏轼从民本的视角,既反对王安石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而且都是在他们身居宰相之时。因此三次贬谪到黄州、惠州、儋州长达12年之久。</div><div> 上千年来,不计其数的文人学者,对苏轼留下的文化遗产如痴如醉,他们诠释、演绎、研究,都没有把苏轼说全、说完、说透。因此,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为三苏祠题词云:“说不全、说不完、说不透,永远的苏东坡。”由此可见,三苏文化的博大精深。</div>